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年卢卡奇“历史”概念的成因及实质

作 者: 沈南璐
导 师: 刘福森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历史 历史哲学 历史主义原则 二律背反
分类号: B08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这本书最重要的核心范畴是历史概念。历史概念作为一种历史主义原则,不仅是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的实质,而且也体现在他的理论内容中。历史概念的提出,是卢卡奇通过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而获得的成果。历史之所以是历史辩证法的逻辑起点,从根本上说,就在于马克思说明了历史总体性,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近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主客体相分的二律背反问题。卢卡奇以历史概念命名这本书,认为总体性是社会历史的总体性,历史概念是论述物化和阶级意识的前提。历史是一种革命性的批判。历史概念处于卢卡奇哲学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是他全部理论的基石。由于青年卢卡奇的理论背景的复杂性和当时的第二国际内部的自然性及机械主义的倾向,促使他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的哲学,并企图通过更新和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方法论来恢复马克思理论的革命本质。所以,青年卢卡奇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带有强烈的黑格尔色彩,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历史哲学的再现。

全文目录


绪论  6-8
第一章 “历史”概念在哲学史上的演绎  8-14
  一、第一阶段:十八世纪前的历史观  8-9
  二、第二阶段:十八世纪的历史哲学  9-11
  三、第三阶段:历史主义原则  11-14
第二章 青年卢卡奇“历史”概念的成因  14-20
  一、理论背景  14-17
  二、社会背景  17-20
第三章 青年卢卡奇“历史”概念的实质  20-30
  一、二难困境的解决  20-25
  二、历史主义原则  25-30
第四章 历史主义原则的体现  30-36
  一、总体性方法在其本质上是历史的  30-32
  二、物化与真正的“历史”概念相违背  32-34
  三、阶级意识体现阶级对社会历史总体的关系  34-36
结语  36-37
注释  37-41
参考文献  41-43
论文摘要(中文)  43-45
论文摘要(英文)  45-48
后记  48

相似论文

  1.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D771.2
  2.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5.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6.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8. 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G40
  9. 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G529
  10. 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演变,G527
  1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2. 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研究,G633.51
  13. 论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G633.51
  14.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G633.51
  15. 韵·探究广告设计的中国味,J524.3
  16.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17. 广西博白地佬话比较研究,H17
  18. 传奇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J905
  19. 高中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探析,G633.51
  20. 高职院校历史课的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711
  21. 依标施教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G633.5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哲学流派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