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作 者: 李建章
导 师: 周发明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种植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755次
引 用: 1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加入WTO后,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波及中国农村,改变农民观念和思想,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活化为公开的失业大军,再加上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就业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如何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如何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进行人力资源的全面有效开发,就成为新世纪农村发展的一个极其迫切和重要的命题。 本文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理论佐证的基础上,探讨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原因,揭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己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外部环境与运行机制包括体制、经费投入、思想认识、管理服务、组织落实、培训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原则和措施。本文的创新在于从整体上从增加投资、改善农村教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四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导言  8-18
  1 问题的提出  8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12
    2.1 本课题研究目的  8-9
    2.2 本课题研究意义  9-12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7
    3.1 关于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含义  12-14
    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14-15
    3.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  15
    3.4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5-16
    3.5 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16-17
  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7-18
第二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18-28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18-20
    1.1 人力资源的内涵  18-19
    1.2 农村人力资源的涵义  19
    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19-20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20-28
    2.1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20-23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理论  23-24
    2.3 二元发展理论  24
    2.4 晏阳初开发“脑矿”的教育思想  24-26
    2.5 邓小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26-28
第三章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现状分析  28-44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28-35
    1.1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劳动力严重剩余  28-29
    1.2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失衡  29-31
    1.3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素质较差  31-35
  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成因  35-39
    2.1 长期的人口政策性失误直接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队伍的庞大  35-36
    2.2 落后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包容了农村人口低质量下的高劳动参与率  36-37
    2.3 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多质量低导源于教育投入的相对不足  37-38
    2.4 多方面原因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38-39
  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39-44
    3.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的成绩  39-41
    3.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1-44
第四章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44-61
  1 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增加投资  44-49
    1.1 树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  44-45
    1.2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条件  45
    1.3 广开投资源路,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45-47
    1.4 加大健康投资,构筑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47-48
    1.5 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财政承担比例  48-49
  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改善农村教育  49-54
    2.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制性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49-50
    2.2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50-51
    2.3 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  51-52
    2.4 发展农民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52-53
    2.5 端正农村教育目标,培养地方人才  53-54
  3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4-59
    3.1 农村人力资源非农转移的制约因素  54-55
    3.2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非农转移的对策建议  55-59
  4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59-61
    4.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59
    4.2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9-61
参考文献  61-64
致谢  64-65
个人简介  65

相似论文

  1.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2.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3. 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山东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442.6
  4.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导师制的对策研究,F276.44
  5. YQ石化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F272.92
  6. 高校后勤实体的归属性及其人力资源配置研究,G647.4
  7.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研究,D630.3
  8.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G717
  9. 大连市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297
  10. 基于统一战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613
  11. 通榆县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分析,C964.2
  1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G647
  1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G717.2
  14. 山西交城红星化工有限公司人员流失状况调查研究,F426.7
  15. 保健品行业绩效管理的研究,F426.82
  16.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17. 基于Y学院的人事代理制度实施研究,G647.2
  18. 高校教师资源利用效率极其提高途径研究,G645.1
  19. 青海油田劳动服务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426.22
  20. 我国金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F272.92
  21. H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F272.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