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实验与研究

作 者: 汪学芳
导 师: 车云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地理教育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协作学习 中学地理
分类号: G633.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5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协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它对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模式。本文首先从协作学习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入手,分析了中学地理教学开展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其次重点讨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的特点和优势,并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模式有效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有效整合的方法和步骤。第三通过开展教学实验,结合问卷调查和教育统计方法,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及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及良好的信息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最后还阐述了一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反思。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英文摘要  3-4
中文文摘  4-11
导言  11-13
第一章 协作学习的概述  13-16
  一、协作学习的概念、要素及模式  13-14
    1、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13
    2、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13-14
    3、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14
  二、协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14-16
    1、平等关系原则  14-15
    2、互相依赖原则  15
    3、积极互动原则  15
    4、全面发展原则  15
    5、合理评价原则  15-16
第二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  16-21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16
    1、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16
    2、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  16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特点  16-17
    1、交互性  16-17
    2、协作性  17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7-19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7-18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8-19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与传统课堂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比较  19-21
    1、我国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19
    2、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的优点  19-21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研究  21-35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可行性  21-23
    1、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  21-22
    2、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  22-23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23-27
    1、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分析  23-24
    2、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的分析  24-26
    3、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分析  26-27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  27-29
    1、课堂竞争模式和自由竞争模式  28
    2、协同合作模式和伴学合作模式  28
    3、相长模式和顾问模式  28-29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评价机制  29-30
    1、评价的内容  29-30
    2、评价者  30
    3、评价的方法  30
  五、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方法和步骤  30-35
    1、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  30
    2、收集与开发教学软件资源  30-32
    3、掌握和搞好教学设计工作  32-35
第四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的教学实验  35-48
  一、实验开展条件  35
    1、客观条件  35
    2、主观条件  35
  二、实验设计方案  35-37
    1、指导思想  35
    2、实验目的  35-36
    3、实验方法  36
    4、实验对象  36
    5、实验时间  36-37
    6、实验因子  37
  三、实验准备阶段  37-39
    1、确定任务  37
    2、进行动员  37-38
    3、形成小组  38
    4、创设环境  38-39
  四、实验开展过程  39-44
    1、明确任务  40
    2、小组计划  40
    3、协作研究  40-42
    4、成果汇总  42-44
    5、最终评价  44
  五、实验结果分析  44-48
    1、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考察  44-45
    2、对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考察  45-46
    3、对发展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考察  46-48
第五章 结论  48-50
  一、本实验研究的结论  48
  二、本实验研究的创新点  48-49
  三、本实验研究的局限性  49-50
第六章 关于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协作学习的思考  50-53
  一、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  50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50-51
  三、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和发展  51
  四、信息技术的作用  51-52
  五、评价机制的改变  52-53
第七章 结束语  53-54
注释  54-55
参考文献  55-57
附录一:学生地理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表  57
附录二:实验组学生对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学习中作用的评价调查表  57-58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2.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G434
  3.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4. 广州与河源中学地理教育区域差异分析,G633.55
  5. 地理园(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G633.55
  6.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7. 教师自主发展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51.1
  8. 广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G434
  9.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10. 博客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G633.41
  1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12. 依托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G434
  13. 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G642.0
  14. 信息技术变革对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的影响,G252
  15. 新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434
  16.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验研究,G633.67
  17. C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研究,F270.7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G434
  19. 协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7
  20.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相关性实证研究,F224
  21. 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G4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历史、地理 > 地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