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ε-聚赖氨酸的菌种选育及合成过程强化

作 者: 廖莉娟
导 师: 毛忠贵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工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菌种筛选 氨基酸 原生质体育种
分类号: TQ9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由25-35个L-赖氨酸单体通过α-COOH和ε-NH2脱水缩合的酰胺键聚合而成。它具有水溶性强、热稳定性好、抑菌谱广、无毒可食用等化学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天然生物防腐剂。另外,由于ε-PL支链带有正电荷的α-NH2,它还能用作生物可降解材料、乳化剂、高吸收性水凝胶、药物载体、抗癌增进剂和生物芯片外被等,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主要对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对已有的ε-P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进行了改进。首次报道了一种对菌体毒性远小于美蓝的染色剂—诱惑红,直接添加到初筛培养基平板中,完全不影响菌体的生长。诱惑红作为一种阴离子型染料能与带正电荷的ε-PL发生静电吸引而形成浓缩的颜色圈,从而简化了筛菌步骤,可以快速、方便的筛选出目的菌。利用该方法,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26株ε-PL产生菌,产量为0.15-0.50g/L;通过薄板层析,进一步确定了菌株的产物是赖氨酸聚合物。探索了对禾粟链霉菌(Streptomyces graminearus)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方法。首先对禾粟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与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条件为:0.5%(W/V)溶菌酶作为破壁酶,30℃酶解120 min,得到原生质体后采用30%(W/V)的PEG 6000促融5 min。以磺胺胍抗性为指标,筛选紫外诱变后的禾粟链霉菌作为融合亲本,按上述条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了最高产量为0.91 g/L的融合子,较初始菌株的产量提高了72%。考察了不同氨基酸对禾粟链霉菌发酵生产ε-PL的影响。发现在添加浓度为1 mM时,苯丙氨酸(Phe)对ε-PL发酵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进一步对Phe的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进行了优化,在发酵初始添加3 mM Phe使ε-PL产量提高了20-30%。首次建立了禾粟链霉菌以葡萄糖为碳源发酵生产ε-PL的中心代谢网络,并通过代谢流量分析(MFA)阐述了Phe促进ε-PL产量提高的内在机理,即添加Phe抑制了莽草酸途径中的关键酶,阻碍莽草酸途径,使PEP更多的流向了OAA,最终使ε-PL产量提高。研究还表明,在发酵48 h时添加1.37 g/L赖氨酸(Lys),可使产量提高64.8%,说明存在着外源Lys直接转化为ε-PL的可能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1.1 食品防腐剂  7-8
  1.2 微生物源生物防腐剂  8-12
    1.2.1 钠他霉素  8
    1.2.2 乳酸链球菌素  8-9
    1.2.3 ε-聚赖氨酸  9-12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2-15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5-23
  2.1 实验材料  15-18
    2.1.1 实验试剂  15-16
    2.1.2 实验仪器  16
    2.1.3 相关溶液配制  16-17
    2.1.4 培养基  17
    2.1.5 土样的采集  17-18
  2.2 实验方法  18-21
    2.2.1 不同碱性染料形成透明圈效果的比较  18
    2.2.2 不同染料对产生菌毒性大小的比较  18
    2.2.3 诱惑红最佳使用浓度的确定  18
    2.2.4 ε-PL浓度与颜色圈大小的关系  18
    2.2.5 菌株产量与颜色圈大小的关系  18-19
    2.2.6 目的菌株的筛选步骤  19
    2.2.7 摇瓶发酵培养条件  19
    2.2.8 氨基酸添加方式  19
    2.2.9 原生质体融合亲本的获得  19
    2.2.10 原生质体制备步骤  19-20
    2.2.11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20
    2.2.12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20
    2.2.13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20
    2.2.14 原生质体灭活  20
    2.2.15 原生质体融合  20
    2.2.16 PEG 6000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20-21
  2.3 分析方法  21-23
    2.3.1 菌体量测量  21
    2.3.2 残糖测定  21
    2.3.3 pH测定  21
    2.3.4 ε-PL含量测定  21
    2.3.5 氨基酸含量测定—OPA FMOC柱前衍生法  21
    2.3.6 赖氨酸含量检测  21
    2.3.7 原生质体制备率、再生率、融合率的计算  21-23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23-43
  3.1 ε-聚赖氨酸生产菌的筛选  23-29
    3.1.1 筛菌方法的改进  23-27
    3.1.2 利用诱惑红颜色圈法筛选ε-PL产生菌  27-29
  3.2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29-32
    3.2.1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29-30
    3.2.2 溶菌酶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30
    3.2.3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30-31
    3.2.4 聚乙二醇(PEG 6000)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31-32
    3.2.5 高产融合子的筛选  32
  3.3 氨基酸对E-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32-43
    3.3.1 不同氨基酸对禾粟链霉菌合成ε-PL的影响  33
    3.3.2 苯丙氨酸(Phe)对ε-PL发酵的影响  33-35
    3.3.3 探索Phe促进ε-PL合成的的原因—代谢流量分析  35-40
    3.3.4 外源赖氨酸对ε-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40-43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43-45
  4.1 主要结论  43
  4.2 展望  43-45
致谢  45-47
参考文献  47-51
附录一:缩略语表  51-53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3

相似论文

  1.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2.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3. N-甲基取代吡咯类香料的合成及其卷烟加香应用研究,TQ655
  4.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5.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6.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7.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8. 稻米外观品质氮素效应的解剖学与生化学分析,S511
  9.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影响水稻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511
  10. 丙酮酸、肌酸及丙酮酸肌酸对肉鸡氨基酸谱的影响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S831.5
  11. 日粮营养水平对前胃上皮几种氨基酸转运载体及Na~+/H~+交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S816
  12.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13. 联萘酚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分离,O631.3
  14. 西瓜、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西瓜连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15.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S649
  16. 白眉蝮蛇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表征,Q55
  17. 氨基酸保护及肽键合成的研究,O629.71
  18.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纳米硫化镉的合成及应用,O614.242
  19. 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胺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TQ463.5
  20. 氨基酸金属离子复合膜化学修饰传感器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研究,S481.8
  21. 过敏原TBb抗原表位区及其关键氨基酸的鉴定,R28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其他化学工业 > 发酵工业 > 发酵法制氨基酸 > 赖氨酸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