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问题研究

作 者: 朱明琪
导 师: 李新
学 校: 苏州科技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居环境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评价 苏州
分类号: X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化作为人类历史进步的产物,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已成为各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标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使得城市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并威胁到居民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影响了城市人居环境,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城市化问题的基础上,对苏州市区人居环境自然环境子系统、居住环境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及社会环境子系统作了客观建设水平和人居满意度两方面的评价,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苏州市区人居环境的现状,从而使提出的人居环境优化措施更具针对性,为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将人居环境分为了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及社会环境四个子系统。介绍了相关的评价方法,并参照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列举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其次,根据研究区域的区位特征和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了具体评价指标。在客观建设水平和人居满意度两个方面对苏州市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苏州市区人居环境的发展状况,提出苏州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与建设的具体措施。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21
  1.1 研究背景  11-13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1.2.1 研究目的  13
    1.2.2 研究意义  13
  1.3 城市化过程中人居环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8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15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5-17
    1.3.3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  17
    1.3.4 国内外研究总结  17-18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8-20
    1.4.1 研究内容  18
    1.4.2 研究方法  18-19
    1.4.3 技术路线  19-20
  1.5 论文创新点  20-21
第二章 城市化及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  21-32
  2.1 城市化的理论与过程  21-27
    2.1.1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21
    2.1.2 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  21-27
  2.2 人居环境理论  27-32
    2.2.1 人居环境的概念  27-28
    2.2.2 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  28-29
    2.2.3 人居环境的空间尺度  29-30
    2.2.4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30-32
第三章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32-42
  3.1 选取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指标的理论依据  32-33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3
    3.1.2 城市生态学理论  33
  3.2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33-34
  3.3 指标类型  34-35
  3.4 国内外各类评价指标方法  35-36
  3.5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6-42
    3.5.1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37-39
    3.5.2 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39-40
    3.5.3 一般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0-42
第四章 苏州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42-73
  4.1 苏州市概况  42
  4.2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42-43
  4.3 苏州城市化过程的人居环境变化  43-50
    4.3.1 生态环境  43-49
    4.3.2 基础设施  49
    4.3.3 社会经济  49-50
  4.4 苏州市人居环境客观建设水平评价  50-55
  4.5 权重的确定  55-61
  4.6 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61-64
  4.7 指标综合评分  64-66
  4.8 苏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  66-71
    4.8.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67
    4.8.2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67-70
    4.8.3 评价结果分析  70-71
  4.9 人居环境客观建设水平及人居满意度评价综合分析  71-73
第五章 苏州市人居环境优化措施  73-78
  5.1 自然环境子系统  73-74
  5.2 居住环境子系统  74-75
  5.3 基础设施子系统  75-76
  5.4 社会环境子系统  76-7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8-80
  6.1 结论  78
  6.2 创新  78-79
  6.3 问题与不足  79-80
参考文献  80-83
致谢  83-84
附录  84-87
个人简历  87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3.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4.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5.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6.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7.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8.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9.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10.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1.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2.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3.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4.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15.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6.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7.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8.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9.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20. 大连海域消防力量部署方案研究,U698.4
  21.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