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关联理论角度解析《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

作 者: 宋会征
导 师: 杨纳让
学 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言语反讽 语用学 关联理论 回应 《哈姆雷特》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2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言语交际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言语反讽己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丌始致力于其本质特征,产生原理及语用机制的研究。本文基于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在其关联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反讽回应论,分类解析了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现象,力图说明非研究者主观臆造的实例也可在此理论框架下得以合理诠释,从而进一步证实其在反讽理解中的可靠性和可行性。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性是说话人话语所产生的语境效果和听话人理解该话语所付出的努力之间的一种关系。在相同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而付出的努力越多,则话语的关联性就越弱。如果输入的信息内容值得人们付出一定的努力来理解,它肯定具有关联特性。关联理论下的反讽回应论不同于古典修辞语义学和传统语用学的反讽观。它认为言语反讽并非简单的语义颠倒,也并没有违反什么准则,而是一种随意言谈。言者通过回应他属的言语、想法、观点或是社会标准、规范和对事物的普遍期许,同时表达自己对回应内容的否定态度,以达到反讽的效果。由于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关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言语反讽的产生机理:相较于平铺直叙,反讽能够产生更为复杂的语境效果来平衡话语理解中的额外心力。《哈姆雷特》的文本类型和剧中人物的矛盾关系使得反讽应运而生。本文从中摘选了23个言语反讽实例,依其所回应的他属内容的不同分为三类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了其生成机制及语用效果,证实了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为言语反讽的剖析提供了一条更为合理的认知语用学依据,也验证了反语回应论对各类“中性”文学语料的分析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在实际中也是可行的。由于语料范围所限,对于融合了仿拟,隐喻,双关等其他语言形式的复杂反语,本文并未有针对性地提及,以示不足。此外,本文只着重对比分析了关联理论下的反语回应论与Grice及其追随者的传统反语观,并未对其他影响深远的反讽理论作以评价,若综合讨论其他学者所提出的各种观点,相信会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Chapter 1 Introduction  8-12
  1.1 Background  8
  1.2 Concept of Irony  8-9
  1.3 Purpose and Main Idea  9-10
  1.4 Organization  10-12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2-24
  2.1 Grice on Verbal Irony  12-18
    2.1.1 Irony as a Flouting of Quality Maxim  12-16
    2.1.2 Attitudes Conveyed in Irony  16-18
  2.2 Searle’s Account of Verbal Irony  18-20
  2.3 Leech’s Irony Theory  20-21
  2.4 Summary  21
  2.5 The Necessity of Cognitive Study on Irony  21-24
Chapter 3 Relevance Theory and Ironic Utterances  24-36
  3.1 Relevance Theory  24-30
    3.1.1 Concept of Relevance  24-25
    3.1.2 Principle of Relevance  25-27
    3.1.3 Interpretiv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 and Echoic Utterances  27-30
      3.1.3.1 Interpretive Dimension  27-29
      3.1.3.2 Echoic Utterances  29-30
  3.2 Verbal Irony  30-36
    3.2.1 Echoic Theory of Verbal Irony  30-32
    3.2.2 Types of Source Echoed  32-33
    3.2.3 Verbal Irony and Relevance  33-34
    3.2.4 Advantages over Gricean Account  34-36
Chapter 4 Analysis of Ironic Utterances in Hamlet  36-58
  4.1 Hamlet  36-37
  4.2 Language Material and Identification  37
  4.3 Detailed Analysis of Ironic Utterances  37-57
    4.3.1 Direct and Immediate Echoes  37-42
    4.3.2 Echoes of (Real or Imaginary) Attributed Thoughts  42-54
    4.3.3 Echoes of Norms or Standard Expectations  54-57
  4.4 Summary  57-58
Chapter 5 Discussion  58-64
  5.1 Additional Contextual Effect  58-59
  5.2 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  59-64
Chapter 6 Conclusion  64-66
Acknowledgements  66-68
Bibliography  68-72
研究成果  72-73

相似论文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回应机制”研究,X820.3
  2.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3. 英汉双关修辞格对比浅析,H15
  4. 语用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H319
  5. 《老友记》中口语标记语的关联视角研究,H313
  6. 基层政府回应力研究,D630
  7. 关联理论视域中广告翻译效度的分析,H315.9
  8. 政府利益整合与宗教组织政治介入类型关系研究,B911
  9.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军事用语语义泛化研究,H030
  10.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级差含义研究,H319
  11. 显性教学对高职学生习得英语拒绝语的影响,H319
  12. 从关联理论看日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省略现象,H36
  13. 中国大学生汉英请求言语行为的中介文化风格实证研究,H319
  14.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红楼梦》中幽默会话的翻译,I046
  15. 解析关联理论对《雷雨》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阐释力,I046
  16. 《人人都爱雷蒙德》中言语幽默的关联理论分析,H313
  17. 《威尼斯商人》对话的语用分析,I561
  18. 猫を用いる比喩表現の翻訳についての研究,H36
  19. 关联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G633.41
  20. 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研究,H315.9
  21. 基于关联理论的隐喻阐释和隐喻翻译研究,H0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