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需要引入逻辑分析

作 者: 陈郁
导 师: 郭开平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典诗词 鉴赏 逻辑分析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8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提高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也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在现今的诗词教学实践中,人们依然习惯于在“悟”的前提下揣摩品味,依然热衷于感性积累而排斥科学分析,依然乐意于享受成果而不是揭示规律。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体两面,两者并不能彻底分离,往往相互渗透。诗词是典型的语言艺术,创作和欣赏都要借助语言,语言的抽象性决定了诗词离不开逻辑思维,诗词传情达意创设境界都是艺术,艺术的直觉性决定了诗词离不开形象思维。因此,体现在诗词创作与欣赏中的抽象和形象(理性和感性)经常呈现出水乳交融的情形。本文认为:古典诗词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都存在逻辑;对诗词进行必要的逻辑分析有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有利于揭示诗词创作的部分规律,最终达到提高、增强高中生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兴趣。除绪论外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概念与语词。主要阐述理解语词的内涵和外延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和开端;辨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鉴赏诗人锤炼词句良苦用心的基本技巧;体味概念与语词之间微妙关系是把握诗歌语言丰富多彩的主要方法;意象、隐喻则是语词概念的变化和转移。其次是简单判断与推理。主要阐述对同一诗(诗句)作出不同解释形成不同的艺术趣味与境界是源于推理,而且推理是避免造成对诗歌误解和曲解的基本方法,通过推理可以还原出那些因思维跳跃而省略的内容,再现作者创作的情景。再次是各种复合判断及其推理。它们概括了语句关系的各种变化情况,也是古典诗词语言含蓄曲折、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原因,掌握它们可以避免在语义的海洋中迷失自己。然后是逻辑的基本规律。主要阐述人类有效思维的基本规律,在诗词中为了表达或真实或新奇或朦胧的情绪,诗人需要决定是遵循规律还是故意违反规律。最后是归纳、类比、论证。主要阐述古典诗词包含着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各种理解和看法,而归纳、类比、论证正是表现这种理解和看法的有效途径。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2-3
Abstract  3-6
第一章 绪论  6-16
  1.1 古典诗词教学与考试的现状令人担忧  6-10
  1.2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引入逻辑分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0-13
  1.3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引入逻辑分析”的准确含义与现实意义  13-16
第二章 概念与诗词用字  16-34
  2.1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之把握语词内涵与外延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18-23
  2.2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之概念间关系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23-26
  2.3 “明月当空叫,黄狗卧花心”之概念与语词关系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26-28
  2.4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之意象、隐喻  28-34
第三章 简单判断与推理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34-46
  3.1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性质判断与推理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37-40
  3.2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关系判断与推理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40-43
  3.3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之模态判断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43-46
第四章 复合判断与推理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46-62
  4.1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联言判断与推理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46-49
  4.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选言判断与推理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49-53
  4.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假言判断与推理在鉴赏中的运用  53-59
  4.4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二难推理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59-62
第五章 逻辑基本规律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62-68
  5.1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之同一律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62-65
  5.2 “一树黄梅个个青,打雷下雨满天星”之矛盾律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65-68
第六章 归纳、类比和论证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68-78
  6.1 “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之“归纳”在诗词鉴赏中的作用  68-73
  6.2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之“类比”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73-75
  6.3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之“论证”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75-78
结语  78-80
致谢  80-81
参考文献  81-84

相似论文

  1.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2.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3.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5.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23.2
  6. 中职幼师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G633.3
  7. 试论数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G633.3
  8. 广州市高中理科班的语文教学研究,G633.3
  9.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G623.2
  10.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G633.3
  11. 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G633.3
  12. 语文教学“泛人文性”问题的反思与对策,G633.3
  13.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4. 生存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G633.3
  15.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研究,G633.3
  16. 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指导策略,G633.3
  17.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校园文化研究,G633.3
  18. 将影视资源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G633.3
  19. 论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G633.3
  20. 体校生语文分层教学研究,G633.3
  21. 中职语文教学的“个性”缺失与对策,G633.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