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家蚕EST-SSR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初步应用

作 者: 李傲祥
导 师: 朱勇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遗传学
关键词: 家蚕 耐氟性 EST-SSR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多态性
分类号: Q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家蚕(Bombyx mori)是遗传学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模式生物,也是国际鳞翅目基因组协会确定的鳞翅目昆虫的代表,应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研究家蚕遗传多样性,寻找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基因资源,特别是用SSR标记构建家蚕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基因,对选育高产优质家蚕品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99年Reddy等报道了从家蚕基因组中分离出28个微卫星位点,用其中的15个微卫星标记对13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Nagaraju等通过比较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SR、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在家蚕中的运用,认为SSR最适合做家蚕连锁图谱,目前在家蚕中已构建了包含518个SSR标记,覆盖3431.9cM的连锁图。常规SSR分子标记开发需要构建基因组文库、制备探针和分子杂交等,过程烦琐而且开发成本较高,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和应用,近年来,随着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计划在不同物种间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深入,在很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中都积累了大量的EST序列,利用EST序列开发SSR标记(即EST-SSR)成为新的研究热点。EST-SSR标记除了具有基因组SSR标记的优点外,还可对决定重要表型性状的等位基因进行直接鉴定,主要由于其位于基因的转录部分,与功能基因紧密连锁;EST-SSR际记还具有物种间通用性高的特点,可以应用在一系列相关物种中。目前已在葡萄、甘蔗、小麦、黑麦、大麦、大豆、水稻、松树以及高羊茅等植物和中国对虾、马氏珠母贝、蜜蜂、绵羊、鲶鱼等动物中建立了EST-SSR标记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截止2007年12月26日,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大约245000条家蚕EST序列,但目前这些序列中的EST-SSR的情况还未明确,更无利用这些序列来建立SSR标记的报道。本研究对现有家蚕第12连锁群中的EST-SSR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了解家蚕EST部分资源的特性,为利用家蚕EST建立SSR标记和探索其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实验结果如下:1)从NCBI公共数据库获得与家蚕12连锁群相关的ESTs序列4465条,做聚类和拼接处理后,得到581条无冗余ESTs序列,在122条序列中共检测到154个EST-SSR,占所研究的EST序列的2.73%,平均每3.12 kb含有一个EST-SSR;三和四核苷酸重复是主导类型,其大部分为Perfect形式,分别占EST-SSR总数的36.36%和28.57%;EST-SSR标记的核苷酸重复平均长度约为16.2bp,最长为30 bp;通过同源性比较,有86条SSR-EST没有找到同源序列,10条不符合筛选标准,其余26条SSR-EST中共含有40个SSR,14个(35.0%)位于5’-UTR,11个(27.5%)位于3’-UTR,15个(37.5%)位于CDS区。2)为建立稳定的家蚕EST-SSR标记技术体系,本实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筛选了影响家蚕EST-SSR的主要PCR因素,建立了最佳的反应体系,在15μL反应体系中,包含2.0mmol/LMg2+,60 ng模板DNA,0.30 mmol/L dNTPs,0.50μmol/L引物及1.0UTaq酶,并通过梯度PCR实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以该体系为基础,应用EST-SSR引物扩增8个家蚕的基因组DNA,扩增条带清晰稳定,聚类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供试家蚕的地理来源关系。以0.5的相似性为分割点,8个家蚕可分成2大类群,类群Ⅰ主要由中国系统家蚕组成,类群Ⅱ由日本系统家蚕组成。该研究为EST-SSR标记技术在家蚕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3)采用回交法把显性耐氟主效基因导入到性状优良的家蚕夏芳中可以提高其后代的耐氟性,利用前期获得的与家蚕耐氟基因紧密连锁的EST-SSR标记NS1201,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对目标基因进行辅助选择,可以加快回交后代遗传背景的选择速度,因而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5
  1.1 家蚕耐氟性研究进展  11-16
  1.2 EST-SSR标记技术  16-25
第二章 引言  25-27
  2.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5
  2.2 本研究主要内容  25-26
  2.3 技术路线  26-27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27-35
  3.1 实验材料  27-29
  3.2 实验方法  29-35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35-45
  4.1 家蚕第12连锁群的EST-SSR信息分析  35-37
  4.2 家蚕EST-SSR标记技术体系的优化及多态性分析  37-40
  4.3 利用EST-SSR标记辅助改良家蚕耐氟性  40-45
第五章 讨论  45-47
  5.1 关于家蚕第12连锁群EST-SSR标记  45
  5.2 EST-SSR连锁的目标基因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上的位置  45-46
  5.3 本研究获得的EST-SSR标记的利用价值  46
  5.4 关于利用MAS和回交法改良家蚕耐氟性  46-47
第六章 结论  47-49
参考文献  49-57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7-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3. 猪BMP7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关联性分析,S828
  4. 猪BMP7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多态性检测及其与繁殖性状关系的研究,S828
  5. 湖羊BMP4基因克隆、表达与多态性分析,S826
  6. 铁皮石斛叶绿体微卫星的开发应用及其种间通用性研究,S567.239
  7. 鸡CFL2基因遗传变异及其效应与表达的研究,S831
  8.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9.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661.2
  10. 太湖猪卵巢组织FSHR基因表达水平与5’调控区多态性分析,S828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5.3
  12. 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布鲁氏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分型研究,S855.12
  13. MTRR基因A66G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R542.22
  14. 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17v2启动子活性分析,S435.622
  15. 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生理分化和遗传多态性研究,S435.131
  16. 抗体的非对应性激发及其与H2-Eb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R392
  17.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18. 心脏离子通道SCN5A基因和minK基因多态性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R541.75
  19. 亚洲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R541.4
  20.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关系,R587.1
  21. TOLL样受体2、4mRNA在麻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R755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分子生物学 >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