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少年保护处分制度的构建

作 者: 苏琨
导 师: 高维俭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非行少年 保护处分 权益保障 矫治 构建
分类号: D9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现代少年司法制度中,保护处分是针对非行少年的重要举措之一,保护处分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非行少年自身犯罪的危险性,保护处分本身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以司法性机能为背景的连续性处遇制度,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尽管也存在一些类似于国外保护处分制度的防控措施,但这些措施大部分是以社会本位和报应刑主义为基点,过于强调刑罚和社会防卫效果,忽略应有的保护教育理念,进而导致非行少年所要承受的法律负担和违法犯罪的成年人所遭受的法律后果大同小异,保护处分制度的缺失如今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良性发展的掣肘因素。正是基于该理论背景,本文拟通过研究、对比、鉴别国外保护处分制度,尤其是日本的保护处分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专家学者的著述,追本溯源,理清保护处分制度的基本问题,将其构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非行少年应对制度。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共计约三万三千字左右,具体内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保护处分制度的概念、理论依据和法律性质三个基本问题。保护处分制度概念或者称谓,各国略有不同,本文在列举了国内外学者为保护处分抽象概括的不同概念之后,对保护处分概念予以界定,即保护处分是一种在责任追究方面尽量不采用刑罚措施而设立的,进而达到特殊预防效果的管束处分措施。关于保护处分制度的理论依据,本文归结为三类,即保护者理论和人格权理论的调和、教育刑理论的推动以及国家亲权与儿童最佳利益的结合。至于保护处分的法律性质,本文则主要通过其与保安处分制度以及刑罚制度之间的对比研究予以界定,即保护处分制度本身脱胎于保安处分,但又不限于保安性质,它自身拥有更为浓厚的保护和福利内涵,它将在少年司法领域充当起替代刑罚、避免刑罚的角色地位。第二部分主要从适用对象、类别划分、程序保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对日本保护处分制度予以概述,总结出其基本特征以及制度设计可供我国借鉴之处。第三部分主要是将我国现阶段类似保护处分的措施与第二部分中论述的日本保护处分制度进行综合对比,指出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处分制度,保护处分制度面临着保护理念未落实、法律依据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人员不充足、权利保障不到位等问题。第四部分主要讨论我国保护处分制度的具体构建问题。本部分首先指出我国保护处分构建理念应是优先保护少年,前提是保护处分制度入律或者制定专门少年法,以明确保护处分制度的法律地位;其次,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保护处分制度的适用对象宜定为严重不良行为少年和轻微犯罪少年,具体的措施设计方面,在优化我国现有类似处遇措施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保护处分措施,大致分为社区类和拘禁类两大类;最后是分别从适用程序、辅助机构设施建设、配套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对我国保护处分制度进行完善。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7
Abstract  7-11
引言  11-13
一、追根溯源:保护处分制度的基本问题  13-18
  (一) 保护处分的概念  13-14
  (二) 保护处分的理论依据  14-16
    1. 保护者理论和人格权理论的调和  14
    2. 教育刑理论的推动  14-15
    3. 国家亲权与儿童最佳利益的结合  15-16
  (三) 保护处分的性质  16-18
    1. 保护处分与刑罚  16-17
    2. 保护处分与保安处分  17-18
二、他山之石:日本保护处分制度述评  18-25
  (一) 日本保护处分的适用条件  18-19
    1. 非行事实  18-19
    2. 需保护性  19
  (二) 日本保护处分适用对象  19
  (三) 日本保护处分的类别  19-21
    1. 保护观察  19-20
    2. 移送儿童自立支援设施或养护设施  20
    3. 移送少年院  20-21
  (四) 日本保护处分的配套机关和专业人员  21-22
    1. 非行发现机关  21-22
    2. 调查、诊断机关  22
    3. 实施保护机关  22
  (五) 日本保护处分的程序  22-25
三、比较反思:我国少年处置体系的不足与缺陷  25-30
  (一) 少年保护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保护处分制度缺失  26-27
  (二) 保护处分制度的配套工作体系不完善  27-28
  (三) 少年的程序性权利保障不充分  28-30
四、路径选择:少年保护处分制度的构建  30-44
  (一) 保护处分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立法定位  30-32
  (二) 保护处分的适用对象  32-33
  (三) 我国保护处分体系的具体构建  33-44
    1. 社区性保护处分  33-37
    2. 拘禁性保护处分  37-40
    3. 保护处分的一般程序  40
    4. 保护处分制度的配套机构与设备体系  40-44
五、结语  44-45
致谢  45-46
参考文献  46-48

相似论文

  1. 面向动态文档集的大规模文本索引构建技术的研究,TP391.3
  2. 上下文相关的词汇复述研究,TP391.1
  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4.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5.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6.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7. 高校品牌构建策略研究,G647
  8.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鸭源分离株侵袭相关基因致病机理研究,S852.61
  9. 转hrfl基因小麦赤霉病抗性分析与水稻RNA沉默通用载体构建,S512
  10. 栽培花生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S565.2
  11. 蝴蝶兰花序分生组织基因LFY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蝴蝶兰的遗传转化,S682.31
  12.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13.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G258.6
  14. 论节约型政府及其构建方略,D630
  15.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抗寒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分析,S793.9
  16. 复杂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综合矫治,R783.5
  17.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C975
  18. 基于人类行为下的生态环境构建,X171
  19. 安氏Ⅲ类成人低角病人的拔牙治疗,R783.5
  20.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21. 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