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鱼腥藻7120中all1723基因的鉴定、性质及功能研究

作 者: 陈伟伟
导 师: 王全喜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鱼腥藻7120 all1723基因 鉴定 性质 功能研究
分类号: Q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鱼腥藻7120是一种丝状体蓝藻,含营养细胞和异型胞,营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形胞可进行固氮作用,所以常被作为研究光合和固氮作用的模式生物之一。2001年,Kazusa DNA研究所完成对鱼腥藻7120全基因组的测序,随后该物种中许多基因产物的功能也被相继测定,然而,仍有部分基因功能未被鉴定,如all1723的基因,对它的了解仍局限在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结果,认为该基因产物是一个可能的醛缩酶。碳碳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由酶催化的碳碳合成由于其具有立体选择性催化底物的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在这个领域,由于醛缩酶催化的醛缩反应被应用于糖类、多羟基抗生素及其它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因此近年来醛缩酶家族被很多学者关注。在醛缩酶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它能催化果糖-1, 6-二磷酸、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之间的可逆反应。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参与了生物体很多重要的代谢反应,是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后第一个催化由3C化合物转化为6C化合物的酶,处于第一个分支点上,同时它也是控制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酶之一。其次它也参与了糖酵解反应,这个代谢过程中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的作用和卡尔文循环中正好相反,是将6C化合物转为3C化合物。另外它也参与了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等,它是生物体进行有氧代谢与无氧酵解的关键酶之一。因此本研究对鱼腥藻7120中这一可能的醛缩酶基因all1723的功能进行了鉴定,并进一步对其酶学性质与蛋白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生物信息学还是实验的手段均鉴定all1723基因产物是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all1723基因产物在pH8.0时活性最高,添加0.2mM的Mg2+时能极大地提高其活性,而1mM的EDTA会完全抑制其活性;利用同源重组获得all1723基因的敲除和过表达的突变株,并在DNA水平上鉴定正确,以便进一步的功能鉴定。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1. 文献综述  11-25
  1.1 蓝藻(Blue green alga)  11-15
  1.2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 -1, 6-bisphate aldolase)  15-24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4-25
2. 材料与方法  25-43
  2.1 材料  25-29
  2.2 方法  29-43
3.all 1723 基因信息学预测及其性质分析  43-52
  3.1 all1723 基因信息学预测  43-45
  3.2 pET-all1723 的构建  45-48
  3.3 all1723 基因产物的活性测定  48-49
  3.4 all1723 基因产物的米氏常数与速率常数  49-50
  3.5 不同因子对all1723 基因产物酶活的影响  50-52
4.all1723 基因产物的功能分析  52-75
  4.1 all1723 基因缺失突变株的功能分析  52-60
  4.2 all1723 基因过表达(all17230)突变株的功能分析  60-75
5. 讨论  75-77
  5.1 选择鱼腥藻7120 中all1723 基因作为靶基因的原因  75
  5.2 all1723 基因产物的鉴定  75-76
  5.3 鱼腥藻7120 同源重组双交换整合平台构建  76
  5.4 all1723 基因敲除突变株的获得  76-77
6. 总结与展望  77-79
  6.1 all1723 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  77
  6.2 all1723 基因的鉴定和性质分析  77
  6.3 all1723 基因功能的初探  77-78
  6.4 展望  78-79
参考文献  79-86
致谢  86-87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7

相似论文

  1. 辐射问题的球谐函数—离散坐标法研究,TK124
  2.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3. 易错PCR定向进化扩展青霉FS1884脂肪酶,Q78
  4.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5.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6.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7.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8. 柔性、刚性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1.1
  9.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10. 精白保胚发芽米淀粉特性研究,TS235.1
  11. 大米蛋白酶解—接枝共聚综合改性技术的研究,TS201.2
  12.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13.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14. 高温蛋白酶Pgsey及解旋酶Htc16特征的初步研究,Q814
  15. Thermobifida Halotolerans YIM 90462~T木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以及酶学特性研究,Q78
  16.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7.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18. 豫西、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抗性研究,S435.121
  19.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20.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21.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X17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分子生物学 >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