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AZ31镁合金双稀土转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作 者: 张丽丽
导 师: 董国君
学 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镁合金 稀土 转化膜 耐蚀性
分类号: TG17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硝酸铈和硝酸镧混合溶液对AZ31镁合金进行双稀土转化处理,讨论了成膜温度、成膜时间和添加高锰酸钾等对膜层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膜层表面形貌;采用点滴实验、盐水浸渍实验、Tafel极化法和EIS评价了双稀土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讨论浸渍时间对转化膜性能的影响的实验中,点滴实验表明,经过双稀土处理,镁合金的变色时间6 s提高到79 s;盐水浸渍实验显示在3.5%的NaCl溶液中转化膜的腐蚀速率是基体的1/5倍;极化曲线表明,转化膜的腐蚀电位提高了0.313 V,腐蚀电流密度由4.03×10-2 mA/cm2降为2.31×10-4 mA/cm2。SEM测试表明双稀土转化膜的微观形貌呈破裂的干泥状,双稀土转化处理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并且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耐蚀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设计均匀实验,通过SEM、Tafel和EIS测试确定了最佳成膜工艺为:成模温度为48.679℃,成膜时间3 min,成膜浓度为0.006 mol·L-1,成膜促进剂的量为7.2 mL·L-1,转化液中铈和镧物质的量比为0.5,并且对最佳成膜工艺进行验证实验。采用TiO2溶胶对双稀土转化膜进行处理,膜的表面形成了新的膜层。SEM表明经TiO2溶胶处理后双稀土转化膜表面有TiO2溶胶覆盖在裂纹中,使裂纹减小,未露出内层膜,膜层变得均匀完整。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对TiO2处理后的双稀土转化膜进行电化学测试,表明采用TiO2处理后试样的腐蚀电位由-1.143 V升高到-0.747 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并且交流阻抗谱的容抗弧半径增大,极化电阻由1.61 kΩ增大到1.81 kΩ,试样的耐腐蚀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后通过E-t实验分析了膜的形成机理。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稀土元素掺杂Ca3Co4O9与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TQ174.1
  2.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制备及其电偶腐蚀性能,TG174.453
  3. Mg-Zn-Y-Zr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TG146.22
  4.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5.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6. 稀土改性环氧片锌涂料耐硫酸盐还原菌性能研究,TQ630.1
  7. 番茄对稀土的耐性及修复污染环境的潜力研究,S641.2
  8. Eu3+和纳米Eu2O3对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R735.7
  9. 系列稀土—邻菲罗啉—吲哚乙(丁)酸配合物抑菌作用,R96
  10. 砷和锑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O641.4
  11. 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3d-4f异核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O627.3
  12. IVA族金属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结构,O611.4
  13. 低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法合成与表征,TB383.1
  14. Eu3+掺杂稀土硼酸盐REBaB9O16(RE=稀土离子,Y)的发光光谱研究,O627.3
  15. 三芳氧稀土配合物对碳化二亚胺的活化以及转化的研究,O627.3
  16. 吡啶羧酸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O627.3
  17. 镁合金板状坯材挤压参数的研究,TG379
  18. 两种高温合金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TG174.4
  19. Tm和Dy掺杂的YSZ涂层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TG174.442
  20. 稀土铝酸盐Dy3Al5O12、NdAlO3、LaAl11O18粉体制备及烧结行为研究,TB383.3
  21. 聚碳酸亚丙脂合成催化剂的高效负载化及产品多孔膜制备研究,TQ3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 > 腐蚀的控制与防护 > 金属表面防护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