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微转移研究

作 者: 徐克锋
导 师: 周岩冰
学 校: 青岛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端粒酶 RT-PCR
分类号: R73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检测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淋巴结组织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3例胃下部癌病人No.1、No.9和No.14v组(收集到目标组别淋巴结病人分别为:45例、41例和44例)233枚常规病理阴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结组织连续切片法检测发现:66枚No.1组淋巴结4例病人的6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82枚No.9组淋巴结3例病人的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85枚No.14v组淋巴结2例病人的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对连续切片阳性淋巴结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对连续切片阴性者检测分别发现No.1组另有7例病人10枚淋巴结、No.9组另有8例病人13枚淋巴结、No.14v组另有11例病人11枚淋巴结检测到微转移,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12=5.1429,x92=6.1250,x14v2=9.0909,P<0,05)。本组病人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微转移率分别为:24.44%(4+7/45)、26.83%(3+8/41)和29.55%(2+11/44)。三组淋巴结分组病人淋巴结微转移度为:No.1组24.24%(6+10/66)、No.9组20.73%(4+13/82)和No.14v组17.65%(4+11/85)。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原发肿瘤大体分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TRAP—ELISA法在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方面较连续切片法更敏感,胃下部癌病人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均存在较高的微转移率,建议对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微转移检测,以准确分期及指导治疗;D2术式应为标准术式。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引言  6-8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8-12
  1.1 标本选择  8
  1.2 主要试剂  8
  1.3 主要仪器  8-9
  1.4 连续切片法步骤  9
  1.5 端粒酶的TRAP-ELISA法检测  9-11
    1.5.1 淋巴结的采集、保存  9
    1.5.2 工作液的准备与保存  9-10
    1.5.3 组织提取及蛋白定量  10
    1.5.4 TRAP反应  10-11
    1.5.5 杂交和ELISA步骤  11
    1.5.6 阳性对照  11
    1.5.7 阴性对照  11
    1.5.8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  11
  1.6 统计学处理  11-12
第二章 结果  12-18
  2.1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结果  12-13
    2.1.1 连续切片EH染色法  12
    2.1.2 TRAP一ELISA法  12-13
  2.2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和病人临床病理学的关系  13-18
    2.2.1 不同年龄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13-14
    2.2.2 不同性别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14
    2.2.3 不同大体分型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14-15
    2.2.4 不同浸润深度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15
    2.2.5 不同肿瘤大小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15-16
    2.2.6 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16-17
    2.2.7 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17-18
第三章 讨论  18-25
  3.1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18-21
    3.1.1 端粒的结构  18
    3.1.2 端粒的作用及端粒酶的功能  18-19
    3.1.3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  19-20
    3.1.4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演变及TRAP—ELISA法的应用  20-21
  3.2 胃癌的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微转移  21-23
    3.2.1 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分期  21-22
    3.2.2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意义及对胃癌分期的影响  22-23
  3.3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23
  3.4 影响胃下部癌No.1、No.9、No.14v组淋巴结转移、微转移的因素分析  23-25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30
附图  30-36
文献综述  36-57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7-58
致谢  58-61

相似论文

  1. 普洱茶抑制乳腺癌SHZ-88细胞及保护亚基胍诱导的胃癌前病变和放疗损伤的作用,R285.5
  2. 凡纳滨对虾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3. 昆虫OBP CSP和sid-1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Q78
  4.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5.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6. 小麦苗期磷胁迫诱导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S512.1
  7.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8.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9.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10.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R737.33
  11. HCO3-、K+和HSO3-对大豆幼苗rbcL与rbcS表达及光合作用的影响,S565.1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13. 非小细胞肺癌CVATS肺叶切除133例分析,R734.2
  14. 老年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预后分析和化疗评价,R735.3
  15. 靶向人端粒G-四链体的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键合作用研究,TQ460.1
  16.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CLC1基因鉴定和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17.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cel6B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S646.12
  18.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研究,R445.2
  1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593.22
  20. 塞来昔布、丁酸钠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R735.35
  21. CD24mRNA在大肠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735.3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胃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