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株植物乳酸杆菌LABR-X产细菌素的研究

作 者: 孙锋
导 师: 范远景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关键词: 细菌素 诱变筛选 培养条件 纯化 抑菌机理
分类号: TS20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细菌素(bacteriocin)是某些细菌产生的抑菌肽或蛋白,这些物质可以杀灭和抑制与之相同或相似生境的其他微生物。虽然许多细菌都能产生细菌素,但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更适合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现在只有几种商品化的细菌素,如nisin,nisin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非常有效的抑制许多食品中的腐败菌,并延长其货价期。但由于其不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和抑菌活性的不稳定限制了它在食品工业与饲料工业中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继续大力开发其他乳酸菌细菌素。本文从自然的酸菜发酵液中挑选分离出形态良好的8株菌落菌株进行初筛,通过抑菌实验,选取抑菌最大的菌株作为诱变出发菌株LABR,经微生物常规鉴定方法初步鉴定LABR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利用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对LABR多轮复合诱变筛选出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LABR-X,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离心浓缩后的发酵液对指示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优化菌株LABR-X的培养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MRS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6,接种量为5%(V/V),装液量为60%。在该培养条件下,LABR-X的生长稳定期为18~26小时。LABR-X发酵液经蛋白酶稳定性实验发现,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敏感,同时结合水合茚三酮反应和双缩脲反应得到的阳性结果,充分证明LABR-X的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含有多肽类物质成分,即乳杆菌素。按照蛋白质物质提取纯化原理,LABR-X发酵产物经硫酸铵盐析法粗提、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纯化、Tricine-SDS-PAGE电泳分离等方法提取精制乳杆菌素,通过透析袋处理得到的抑菌活性最大的乳杆菌素组分分子量约20.1kDa,其效价为nisin的2倍,经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乳杆菌素中含有13种氨基酸和5种未知寡肽。利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菌体形态观察、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乳杆菌素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实验结果显示乳杆菌素能够破坏指示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致谢  8-15
第一章 绪论  15-23
  1.1 细菌素综述  16-22
    1.1.1 细菌素的定义及与抗生素的区别  16-17
    1.1.2 细菌素的分类  17-18
    1.1.3 细菌素的抑菌机理及其自我免疫  18-19
    1.1.4 细菌素的应用前景及安全性  19-22
  1.2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22-23
    1.2.1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  22
    1.2.2 研究的目的  22-23
第二章 乳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23-34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24
    2.1.1 实验样品  23
    2.1.2 抑菌活性指示菌  23
    2.1.3 试剂  23
    2.1.4 仪器与设备  23-24
    2.1.5 培养基  24
  2.2 实验方法  24-25
    2.2.1 检测方法  24-25
    2.2.2 指示菌及其浓度的确定  25
  2.3 菌种选育方案设计  25-28
    2.3.1 菌种的分离与初筛  25
    2.3.2 酸性末端产物的排除  25-26
    2.3.3 过氧化氢干扰的排除  26
    2.3.4 类细菌素产生菌的鉴定  26-27
    2.3.5 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  27-28
  2.4 结果与分析  28-33
    2.4.1 指示菌浓度的确定  28-29
    2.4.2 类细菌素产生菌的初筛  29
    2.4.3 酸性末端产物的干扰  29
    2.4.4 过氧化氢干扰的排除  29-30
    2.4.5 细菌产生菌的鉴定  30-31
    2.4.6 UV照射的最佳剂量  31-32
    2.4.7 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  32
    2.4.8 UV与 DES相结合的多轮复合诱变  32-33
    2.4.9 遗传稳定性  33
  2.5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LABR-X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产物蛋白质性质的研究  34-41
  3.1 材料与仪器  34-35
    3.1.1 实验样品  34
    3.1.2 抑菌指示菌株  34
    3.1.3 试剂  34
    3.1.4 仪器设备  34-35
  3.2 实验方法  35-36
    3.2.1 检测方法  35
    3.2.2 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35
    3.2.3 正交实验  35-36
    3.2.4 发酵浓缩液对酶的敏感性  36
    3.2.5 水合茚三酮与双缩脲反应  36
    3.2.6 发酵浓缩液在不同pH值下与不同温度下的抑菌活性  36
    3.2.7 发酵浓缩液的抑菌谱  36
  3.3 结果与讨论  36-40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36-38
    3.3.2 正交实验确定产细菌素的最佳条件  38
    3.3.3 优化后菌种 LAB-X的生长曲线  38-39
    3.3.4 发酵浓缩液的酶敏感性  39
    3.3.5 发酵液上清液的茚三酮与双缩脲反应  39-40
    3.3.6 发酵浓缩液在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下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谱  40
  3.4 本章小结  40-41
第四章 乳酸杆菌素的提取纯化  41-51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42
    4.1.1 发酵菌种  41
    4.1.2 抑菌活性指示菌  41
    4.1.3 试剂  41
    4.1.4 仪器与设备  41-42
  4.2 实验方法  42-44
    4.2.1 抑菌性检测方法  42
    4.2.2 nisin标准曲线  42
    4.2.3 考马斯亮蓝 G-250法标准曲线的制作  42
    4.2.4 硫酸铵盐析法粗提  42
    4.2.5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  42-43
    4.2.6 Tricine-SDS-PAGE方法测定乳杆菌素的分子量  43-44
  4.3 结果与分析  44-50
    4.3.1 nisin标准曲线和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44
    4.3.2 饱和硫酸铵沉淀盐析  44-45
    4.3.3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层析单因素实验  45-46
    4.3.4 最优条件下的洗脱曲线及其抑菌效果  46-48
    4.3.5 乳杆菌素纯化效果  48
    4.3.6 乳杆菌素分子量的估测  48-49
    4.3.7 乳杆菌素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49-50
  4.4 本章小结  50-51
第五章 乳杆菌素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51-58
  5.1 材料与仪器  51
    5.1.1 实验样品  51
    5.1.2 抑菌指示菌株  51
    5.1.3 试剂  51
    5.1.4 仪器  51
  5.2 实验方法  51-53
    5.2.1 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抑菌效果  51
    5.2.2 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测定  51-52
    5.2.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52-53
  5.3 结果与分析  53-57
    5.3.1 乳杆菌素对大肠杆菌作用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53-54
    5.3.2 乳杆菌素对大肠杆菌的扫描电镜图  54-55
    5.3.3 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测定  55-57
  5.4 本章小结  57-5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8-60
  6.1 主要结论  58-59
  6.2 展望  59-60
参考文献  60-6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5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3.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4.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5.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6.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7.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8. Fengycin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01.3
  9. Bacillus subtilis fmbJ抗菌脂肽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55.1
  10. 副干酪乳杆菌絮凝沉淀甘薯淀粉机理及其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TS231
  11. 人参花酸性多糖GFLA-1的纯化及其分析,S567.51
  12. 高纯罗汉果苷V的提取纯化技术研究,S668.9
  13. 蛹虫草多糖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研究,S567.35
  14. 苦瓜皂甙抑菌机理初探及其抑菌模型建立,R285
  15. 纳米银材料对植物病原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TB383.1
  16. 软化芽孢杆菌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大肠杆菌中胞外分泌的优化,TQ925
  17. 多种乳酸菌混合制剂及发酵乳活菌计数方法的研究,TQ921.3
  18. β-氨基丙腈生物转化生产β-氨基丙酸的微生物菌种选育及其培养与转化工艺研究,TQ922
  19. 高纯度番茄红素的制备,TQ914.1
  20. 酶法制备苹果渣低聚木糖的研究,TQ929.2
  21. 可溶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TB3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食品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