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胃损伤的机制及防护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杨靖
导 师: 谢晓华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专 业: 老年医学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胃损伤 钙调神经磷酸酶 醛固酮 硫化氢 线粒体
分类号: R3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与目的: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阻断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血流,造成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大量有害介质随血流到达远隔脏器,势必对远隔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门脉血流阻断后可使门脉压力增加,引起胃肠道毛细血管高压性受损,微循环障碍,消化道粘膜水肿、出血、溃疡和坏死,形成内毒素血症及消化道细菌移位,给移植成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威胁着术后病人的存活率。全肝缺血再灌注引起消化系重要脏器-胃的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通过手术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胃组织功能及结构改变,动态检测血浆及胃组织内炎性反应、脂质过氧化反应,并通过钙调、内源性H2S/CSE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及线粒体能量代谢,较全面地研究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胃损伤的发病机制。并应用H2S供体NaHS、CaN抑制剂FK506、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及激素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干预,进一步研究在全肝缺血再灌注胃组织损伤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寻找对胃损伤有效的保护措施。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机理及干预效果;二、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线粒体机制及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第一部分实验分组:雄性Wistar大鼠184只,随机分为2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20min再灌注0h、2h、6h、12h、24h、48h、72h组、缺血40min再灌注0h、6h、72h组;FK-506、MP、NaHS、Spiron空白对照组及20min+6h干预组;MP、Spiron 40min+6h及40min+72h干预组。第二部分实验分组: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20min再灌注6h组、FK-506、MP、NaHS、Spiron空白对照组及20min+6h干预组。再灌注后观察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组织病理、硫化氢(H2S)、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CSE活性、核因子(NF-κB)、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的含量和活性以及用RT-PCR的方法检测胃CaN mRNA (?)勺表达。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膜电位及线粒体酶的变化,观察光镜下胃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结果:全肝缺血再灌注初期2h-6h胃功能(排空率、小肠推动力)就表现出最严重损伤,光镜下观察胃组织结果同样提示再灌注后6h胃粘膜损伤最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20min再灌注组,血清TNF-α、血浆MDA、血浆AngⅡ水平、胃ICAM-1、NF-κB和胃ALD水平在缺血及再灌注后开始升高,再灌注2h-6h达到峰值。血浆ALD在全肝缺血20min增高并达到高峰,再灌注后开始降低。胃CaN含量和胃CaN mRNA在缺血期先升高,后开始下降,再灌注12h时达最低,72h时恢复,胃CaN活性在缺血期、再灌注初期变化不明显,再灌注6h开始升高,12h达峰值。血浆H2S于缺血20min开始明显下降,再灌注后2h开始升高,6h达最高峰,至再灌注后72h逐渐恢复,而胃CSE酶活性在缺血期及再灌注初期变化不明显,于创伤后6h降低到最低,72h后才逐渐恢复。缺血40min再灌注组,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大多数指标变化程度较缺血20min相应组更为显著,胃组织损伤较缺血20min组更为严重。应用FK506、Spiron、MP和NaHS药物干预后,观察到创伤最重时间点的胃组织各项指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提示药物对胃组织损伤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缺血20min再灌注6h组线粒体呼吸功能下降,RCR及P/0明显降低,Na+/K+ATP酶,SDH酶及膜电位下降,Ca2+-ATP酶含量升高。应用FK506、Spiron、MP和NaHS药物干预后,与缺血20min再灌注6h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缺血阶段和再灌注阶段均可造成胃损伤,且随缺血时间延长,胃损伤加重,以再灌注6h损伤最为严重。炎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活化、过度的氧化应激、钙调神经磷酸酶、内源性H2S/CSE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均参与了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胃损伤。应用FK506、Spiron、MP和NaHS药物干预后,药物通过外源性H2S补充及CaN抑制剂降低了炎细胞浸润及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增加线粒体呼吸功能、提高膜电位及线粒体ATP酶产量,对胃损伤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6-8
中文摘要  8-11
ABSTRACT  11-14
前言  14-17
第一部分 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机理及干预研究  17-66
  一 材料与方法  17-33
  二 结果  33-51
  三 讨论  51-64
  四 附图  64-66
第二部分 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线粒体机制及干预研究  66-80
  一 材料与方法  66-70
  二 结果  70-73
  三 讨论  73-80
结论  80-81
存在的问题  81-82
参考文献  82-91
文献综述  91-99
  综述参考文献  96-99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99-100
致谢  100

相似论文

  1.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2.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3.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4.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5. 线粒体温和解偶联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R341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7. 腺苷介导的侧脑室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后心肌保护作用,R542.22
  8.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9. MCFP对肝癌细胞生物行为学影响初步研究,R735.7
  10.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Eca-109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R735.1
  11. 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机制的研究,S562
  12.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13. HIF-1α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表达及意义,R654.1
  1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R735.35
  15. 万胜化风丹的急性肝肾毒性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16. Nrf2-ARE通路在离体鼠心缺血/吡那地尔后处理中作用的研究,R96
  17. 黄芪注射液对小儿机械性肠梗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72
  18. 右旋柠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R733.7
  19.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R282.5
  20. 乙醛脱氢酶2在法舒地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探讨,R54
  21. 缺氧后处理影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机制的研究,R563.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