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联组织的功能再定位研究

作 者: 华辰武
导 师: 翟新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功能定位 青联组织 思想政治 社会引导
分类号: D2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多样的情况下,青联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青联组织工作和活动必须具备持久性、整体性、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青联组织的影响力。①这就要求青联组织在思想功能上,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要坚持面向青年群众,从青联组织的密切联系广大青年的组织优势出发,服务于广大普通青年的发展需求,广开青年参与的渠道;在政治功能上,要努力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各界优秀青年,尤其要引导各族各界青年充分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引导他们自觉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在社会功能上,青联组要要更丰富地开展青联委员活动,增强各界青年在委员活动中的交流的便利,增进各阶层青年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积极支持和参与构建影响全体青少年的团属传媒体系,从而影响更多的青年。鉴于上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探索新时期新阶段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按照党的要求,系统研究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各类青年资源,着眼于青年群体的变化和青年工作的新特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推动社会与青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定位好青联组织的思想、政治、社会功能,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对青联组织的功能再定位进行研究,在简要回顾整个青联组织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和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历史时期青联组织的主要功能定位基础上,探讨了当前青联组织社会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青联组织功能定位依据的研究,对青联组织的功能再定位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为保证青联组织功能再定位的成效性和可行性,笔者还相应提出青联组织功能再定位的落实措施及发展对策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16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1-12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2-13
  第四节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3-14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6
    一、研究思路  14
    二、研究内容  14-16
第二章 青联组织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  16-21
  第一节 青联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  16-17
    一、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  16
    二、全国青联的成立  16
    三、全国青联的历史沿革  16-17
  第二节 青联组织功能的转变过程  17-18
    一、青年联合会组织指导思想的转变  17
    二、在实践中不断拓宽青联工作的领域  17-18
    三、青联的工作方法日趋灵活多样  18
  第三节 现阶段青联组织功能定位分析  18-21
    一、现阶段青联组织思想功能定位分析  18-19
    二、现阶段青联组织政治功能定位分析  19
    三、现阶段青联组织社会功能定位分析  19-21
第三章 青联组织社会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21-25
  第一节 思想功能存在的问题  21-22
    一、无法满足青年参与社会的政治热情  21
    二、精神思想提升与个人生活追求的矛盾  21
    三、青年社团类组织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21-22
    四、思想教育能力上凸现不足  22
  第二节 政治功能存在的问题  22-23
    一、政治功能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22
    二、政治内容不适应青年发展的社会需求  22
    三、工作手段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竞争  22-23
    四、职业与事业的有机统一问题  23
  第三节 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  23-25
    一、青年群体的分化加剧了组织凝聚青年的难度  23-24
    二、社会功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利益变化的格局  24-25
第四章 青联组织的功能再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  25-35
  第一节 功能定位依据  25-27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青年思想认识不足  25
    二、非正规化青年组织的发展更能迎合青年人的社会需求  25-26
    三、网络化虚拟化发展是青联组织的发展趋势  26-27
  第二节 功能再定位研究  27-31
    一、增强思想功能在青联组织工作中的重要性  27-28
    二、政治功能要以柔性化工作手段进一步展开  28-29
    三、社会功能要以服务社会事业为核心  29-31
  第三节 落实措施及发展对策研究  31-35
    一、发挥青联组织的独特作用  31
    二、加快青联组织自身的和谐建设  31-33
    三、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  33-35
第五章 结论  35-37
参考文献  37-40
致谢  40-4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1-43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4.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5.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6.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7.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8.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教育的研究,G641
  10. 体验式就业教育,G647.38
  11.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及其路径分析,G641
  13.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G206
  14. 提高新时期对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422.62
  15.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探析,G633.2
  16. “灌输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17. 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231
  18. 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研究,G633.2
  19. 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G641
  20. 地方本科院校校园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G641
  21. 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政治课教材改革的历史考察,G633.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团的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