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

作 者: 吴丹丹
导 师: 滕世华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区域合作 长江三角洲区域 人力资源一体化
分类号: F24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核心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包括产业、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力资源一体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人力资源整合不同于其他资源,其流向、规模、结构并不是政府和市场所能单方面调控的,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深入研究与探析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情况和特点,可以使我们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人力资源的整合过程,从而对我国其他区域的人力资源一体化以启发与借鉴。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人力资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本文在对与此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本的概念认真辨清的基础上进行了界定。同时,重点梳理了区域合作理论,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一章概要阐述了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简单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以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概况。然后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源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以明确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以及一体化的背景意义。第二章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首先概要介绍了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现状,然后重点梳理了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的分布与流动历史,包括人口和从业人员的统计、产业结构的变化等,最后概括了长三角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人力资源的区际区域内流动特征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等。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长三角区域发展中人力资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和素质偏低,造成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区域内人力资源流动受到行政体制的阻碍,区域分割现象严重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区域人力资源合作才能得以解决。目前,虽然地方政府已经开展活动,但是合作的程度不深、合作的积极性不够、合作的层面不宽。第三章重点剖析了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困境及原因。长三角人才合作方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合作机制与办法,本章即在分析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合作中碰到的主要问题,并且重点解剖合作困境存在的原因。从利益代表的角度出发,区域地方政府由于多重角色容易引发利益上的冲突,在合作中出现投机行为;从法律法规政策角度出发,合作容易受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行政体制的阻碍。第四章分析介绍欧盟和日本的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状况,旨在从中获得对我国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有积极借鉴意义的经验启示。欧盟是世界上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日本都市圈区域的发展和长三角地区实际情况相近,因此参考这两个地区在促进一体化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配置制度、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与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等,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是非常好的经验启示。第五章提出了推进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的对策思路。这是本研究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通过前文对长三角人力资源现状以及区域合作的困境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国外人力资源一体化实践经验分析借鉴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应该从长三角人力资源目标、合作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推进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的进程。结语部分试图在总结本研究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说明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提出一点思考。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既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更需要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跟踪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理论研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9
  一、问题的提出  11-12
  二、相关概念界定  12-17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17-19
第一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与人力资源因素  19-23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  19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19-21
    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概貌  19-20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概况  20-21
  第三节 人力资源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21-23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3-30
  第一节 全国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比较  23-24
  第二节 长三角人力资源分布与流动特点  24-27
    一、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24-25
    二、区域人口状况与从业人员变化  25-26
    三、区域内外人力资源流动特点  26-27
    四、区域人力教育资本的分布状况  27
  第三节 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  27-30
第三章 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中的区域合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30-37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发展与现状  30-32
    一、合作意识形成阶段  30-31
    二、制度和组织保障建立阶段  31
    三、多领域的人力资源合作阶段  31-32
  第二节 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困境原因分析  32-37
    一、区域人力资源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二、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困境原因分析  32-37
第四章 国外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37-41
  第一节 欧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  37-38
  第二节 日本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推进  38-40
  第三节 经验启示  40-41
第五章 推进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41-49
  第一节 共同制定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规划  41-42
    一、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规划  41
    二、长三角政府共同制定人力资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41-42
  第二节 加强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竞争性合作  42-44
    一、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43
    二、合作方式变化:联合治理  43
    三、合作政策变化:区域人力资源政策制定  43
    四、合作机制变化:区域网络治理主体多样化  43-44
    五、合作法制变化:区域人力资源法律法规建立  44
  第三节 完善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体系  44-46
    一、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44-45
    二、长三角人才市场规范化管理  45-46
    三、城市协调机制管理  46
  第四节 推进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6-49
    一、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组织架构及分工管理模式  46-47
    二、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的服务功能体系  47-49
结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6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6-57
后记  57-58

相似论文

  1.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2.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3. 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山东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442.6
  4.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导师制的对策研究,F276.44
  5. YQ石化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F272.92
  6. 高校后勤实体的归属性及其人力资源配置研究,G647.4
  7.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研究,D630.3
  8.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G717
  9. 大连市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297
  10. 基于统一战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613
  11. 通榆县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分析,C964.2
  1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G647
  1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G717.2
  14. 山西交城红星化工有限公司人员流失状况调查研究,F426.7
  15. 保健品行业绩效管理的研究,F426.82
  16.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17. 基于Y学院的人事代理制度实施研究,G647.2
  18. 高校教师资源利用效率极其提高途径研究,G645.1
  19. 青海油田劳动服务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426.22
  20. 我国金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F272.92
  21. H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F272.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地方劳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