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EGb761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胶质细胞变化的影响

作 者: 仲玉洁
导 师: 王金兰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标准银杏叶提取物 慢性脑缺血 认知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 大鼠
分类号: R7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和目的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C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多种原因引起脑长期灌注减少所致。与神经元相比,长期低灌注更容易导致脑白质损害。脑白质主要成分是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慢性脑缺血时,髓鞘形成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减少,.髓鞘脱失,神经传导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学习、认知功能障碍。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反应性增生,成为屏障阻碍髓鞘再生,同时产生神经毒性因子,损伤神经元和包括自身在内的神经胶质细胞。然而,与神经元不同的是,胶质细胞受损后具有较强的修复、再生能力,所以,以白质损害为主的病变具有较好的恢复潜力和更高的治疗价值。标准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761),含24%的银杏黄酮苷(flavonoid)和6%的萜烯内酯(terpenoid)等多种活性物质,药理作用广泛。目前,有关EGb761在脑缺血时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较多,而其对神经胶质细胞抗缺血损伤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阻断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运用行为学测试、组织病理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慢性脑缺血时学习认知功能、神经髓鞘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变化,以及EGb761对其的影响,为探索慢性脑缺血时神经保护途径开辟新思路、提供理论证据。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与分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30g,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单纯缺血组,C组为EGb761干预组,每组10只。2模型的制作采用永久阻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单纯缺血组和干预组分离并剪断双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仅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将符合标准EGb761含量要求的达纳康片研成粉末状,用蒸馏水溶解并混匀配成浓度为5mg/ml的溶液,术后24小时按照0.5ml/100g灌胃,假手术组和单纯缺血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均每日一次,持续12周。3标本的收集与处理模型制作12周后每组应用Y迷宫先行学习能力测试,之后经心脏灌注,断头取脑,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供HE染色、髓鞘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用。4观察指标(1)Y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3)丽春红2R-亮绿髓鞘特殊染色观察胼胝体区髓鞘形态变化;(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皮层、胼胝体及海马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CNPase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GFAP阳性细胞数的表达情况。5统计方法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作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一般情况术后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迟缓、不思饮食、自洁能力下降。术后1天开始,假手术组大鼠精神较前恢复,反应较前灵敏,进食较前增多。单纯缺血组、EGb761干预组的一般状况改善相对较差。EGb761治疗后,干预组状况较单纯缺血组明显改善。2学习能力各组大鼠的学习成绩,即达到学会标准所需总电击次数如下:假手术组33.30:±1.16次;单纯缺血组68.30±2.06次;EGb761干预组46.90±1.45次。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缺血组大鼠达标所需次数明显增多,而干预组的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单纯缺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E染色假手术组海马区细胞结构紧密,层次清晰,神经元偶见变性、坏死,大部分的细胞形态正常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单纯缺血组细胞排列稀疏,结构紊乱,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可见大量变性、坏死的神经元,胞核皱缩,有碎片出现,细胞周围出现间隙,空泡变性;EGb761干预组细胞结构和排列及神经元变性、坏死较单纯缺血组明显减少。4丽春红2R-亮绿髓鞘特殊染色各组取胼胝体部位进行观察,参考Wakita H评分标准评分,判断髓鞘损伤的严重程度。A组0.052±0.025分;B组2.808±0.176分;C组1.66±0.271分。与A组相比,B组、C组的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C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CNPase免疫组化染色各组取皮层、胼胝体、海马处进行观察,计数CNPase阳性细胞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皮层:A组9.70±1.34个;B组4.80±1.03个;C组7.10±1.10个。胼胝体:A组27.80±1.93个;B组18.20±1.75个;C组23.80±1.32个。海马:A组7.70±0.95个;B组3.90±0.88个;C组5.70±0.82个。3个部位,B组和C组CNPase阳性细胞数均少于A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B组CNPase阳性细胞数少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 GFAP免疫组化染色各组取皮层、胼胝体、海马处进行观察,计数GFAP阳性细胞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皮层:A组12.90±1.66个;B组28.20±1.87个;C组19.40±1.43个。胼胝体:A组17.01±1.49个;B组28.50±1.58个;C组22.00±1.49个。海马:A组10.50±2.55个;B组24.30±2.46个;C组16.60±1.51个。3个部位,B组和C组GFA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GFAP阳性细胞数多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慢性脑缺血可引起少突胶质细胞减少,髓鞘脱失,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反应性增生,以及相关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2、EGb761可减轻慢性脑缺血时少突胶质细胞的反应性损伤,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反应性增生,以及由此引起的髓鞘脱失和认知功能障碍。3、EGb761在慢性脑缺血时既可以保护神经元,也对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5
论文部分 EGb761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变化的影响  15-43
  前言  15-17
  材料与方法  17-22
    1.1 材料  17-18
    1.2 方法  18-21
    1.3 统计学处理  21-22
  结果  22-26
    2.1 一般情况  22
    2.2 学习能力测试  22-23
    2.3 HE染色  23
    2.4 丽春红2R-亮绿髓鞘特殊染色  23-24
    2.5 CNPase免疫组化染色  24-25
    2.6 GFAP免疫组化染色  25-26
  讨论  26-35
    3.1 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选择和评价  26-27
    3.2 CCI大鼠髓鞘形态学变化及EGb761的影响  27-28
    3.3 CCI大鼠少突胶质细胞的表达及EGb761的保护作用  28-31
    3.4 CCI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及EGb761的影响  31-33
    3.5 CC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EGb761的影响  33-35
  结论  35-36
  附图  36-39
  参考文献  39-43
综述部分 慢性缺血性脑白质损害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43-66
  参考文献  59-66
后记部分  66-69
  缩略词索引  66-67
  个人简历  67-68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2.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4.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5.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6.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7.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R614
  8.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9.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10. 植物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R580
  11.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GAP-43表达的影响,R651.3
  12.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3. 大鼠股神经结扎损伤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R651.3
  14. 大鼠颅内外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R743.3
  15. 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R742.5
  16. 不同属种肉类对大鼠生长、消化代谢及抗氧化性的影响,S865.12
  17.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18.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19. 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Q253
  20. 抗痛风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R259
  21.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