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A_2BO_4型复合氧化物对柴油机尾气PM-NO_x同时催化去除的研究

作 者: 袁秀兰
导 师: 马智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工业催化
关键词: NO 柴油机炭烟 同时催化去除 吸附性能 A2BO4复合氧化物
分类号: X7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柴油机作为汽车动力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而由此引起的尾气排放问题也日益严重。稀薄燃烧型柴油机解决了CO和CH化合物的排放,其尾气主要的污染成分是碳颗粒和NOx。由于两者的生成条件不同,采用单一的机内净化无法达到日益严峻的排放法规的要求。而传统的后处理需要若干种方法共同使用才能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繁琐、复杂。因此,同时催化净化柴油机排放的碳颗粒和NOx成为该领域的热门话题。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Sr)BO4(B=Mn、Fe、Co、Ni、Cu)、La2-xSrxCuO4(x=0.1、0.2、0.3、0.4、0.5、)、La2Cu1-xFexO4(x=0.1、0.2、0.3、0.4、0.5)以及La2Cu0.8B0.2O4(B=Mn、Fe、Ni)等A2BO4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TG-DTA、XPS、H2-TPR和NO-TPD等手段对相关样品进行表征,并利用程序升温技术对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A2BO4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PM-NOx同时催化去除的活性,对La2CuO4进行A、B位分别取代发现,A位Sr取代不利PM-NOx的同时催化去除,而B位Fe取代则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对比H2-TPR数据和活性评价数据发现,A2BO4复合氧化物上氧的活动能力影响了PM-NOx同时催化去除的活性。以La2CuO4样品为例,在对La2CuO4的B位Fe取代后发现:氧的活动能力强的催化剂活性评价NO的转化率相对差些,而A位取代得到的结果相反。碳颗粒起燃生成CO的温度只有跟CO与NO还原反应起燃温度越接近,催化剂的PM-NOx同时催化去除的活性越高,否则,不能达到同时去除两者的目的。在PM-NOx同时催化去除中反应中,从XPS数据来看,La2Cu(1-x)FexO4催化剂上晶格氧活动能力越强,NO的转化率越大,而且从NO-TPD数据也发现NO的吸附量随着晶格氧(Ol)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NO的吸附量越大,NO-TPD第二脱附峰顶温度越低,NO转化率也越大。表明,晶格氧的活动能力越强,催化剂同时催化去除PM-NOx活性越高。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23
  1.1 引言  9
  1.2 柴油机尾气微粒(PM)和NOx 的生成及危害  9-13
    1.2.1 微粒(PM)的生成及危害  10-11
      1.2.1.1 微粒(PM)的组成  10
      1.2.1.2 微粒(PM)的生成  10-11
      1.2.1.3 微粒(PM)的危害  11
    1.2.2 NOx 的形成及危害  11-13
      1.2.2.1 NOx 的生成  12
      1.2.2.2 NOx 的危害  12-13
  1.3 柴油机尾气污染物微粒(PM)和NOx 的机外消除  13-18
    1.3.1 微粒(PM)的机外净化  13
    1.3.2 NOx 的机外净化  13-16
      1.3.2.1 直接分解  14
      1.3.2.2 选择还原(SCR)  14-15
      1.3.2.3 储存还原  15-16
    1.3.3 PM-NOx 同时去除技术  16-18
      1.3.3.1 四效催化转化器与微粒捕集器联用技术  16-17
      1.3.3.2 PM-NOx 的同时催化去除技术  17-18
  1.4 PM-NOx 同时催化去除催化剂种类及发展概况  18-21
    1.4.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8-19
    1.4.2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19-20
    1.4.3 A_2B0_4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20-21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1-23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3-33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3-24
    2.1.1 实验原料  23-24
    2.1.2 实验仪器  24
  2.2 催化剂的制备  24-26
    2.2.1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制备  24-25
    2.2.2 载体的处理及负载活性组分  25-26
  2.3 催化反应装置和检测装置  26-30
    2.3.1 催化反应装置及评价条件  26-27
    2.3.2 实验结果的检测装置  27-30
  2.4 其它数据的测定  30-32
    2.4.1 X 射线衍射仪(XRD)  30
    2.4.2 热重(TG)和差热(DTA)  30
    2.4.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30-31
    2.4.4 H_2-TPR  31
    2.4.5 NO(0_2)-TPD  31-32
  2.5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复合氧化物结构和催化性能研究  33-46
  3.1 催化剂的XRD 分析结果  33-37
    3.1.1 LA_2B0_4 催化剂的XRD 分析结果  33-34
    3.1.2 其它系列催化剂XRD 分析结果  34-36
    3.1.3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XRD 分析结果小结  36-37
  3.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  37-45
    3.2.1 LA_2B0_4 的活性评价结果  38-39
    3.2.2 LaSrB0_4 的活性评价结果  39-40
    3.2.3 La_(2-x)Sr_xCu0_4 的活性评价结果  40-42
    3.2.4 La_2Cu_(0.8)B_(0.2)0_4 的活性评价结果  42-43
    3.2.5 La_2Cu_(1-x)Fe_x0_4 的活性评价结果  43-44
    3.2.6 催化剂活性评价小结  44-45
  3.3 本章小结  45-46
第四章 影响催化剂样品同时脱碳脱硝的因素分析  46-62
  4.1 A_2B0_4 复合氧化物H_2-TPR 结果  46-50
    4.1.1 La_2SrB0_4(B=Mn、Fe、Co、Ni)的H_2-TPR 结果  46-47
    4.1.2 La_(2-x)Sr_xCu0_4(x=0、0.1、0.2、0.3)的H_2-TPR 结果  47-48
    4.1.3 La_2Cu_(0.8)B_(0.2)0_4(B=Mn、Fe、Ni)的H_2-TPR 结果  48
    4.1.4 La_2Cu_(1-x)Fe_x0_4(x=0.1、0.2、0.3)的H_2-TPR 结果  48-50
    4.1.5 A_2B0_4 系列催化剂H_2-TPR 结果小结  50
  4.2 A_2B0_4 型复合氧化物H_2-TPR 活性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50-54
    4.2.1 LaSrB0_4(B=Mn、Fe、Co、Ni)的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50-51
    4.2.2 La_2Cu_(1-x)Fe_x0_4(x=0.1、0.2、0.3)的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51-52
    4.2.3 La_(2-x)Sr_xCu0_4(x=0.1、0.2、0.3)的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52-53
    4.2.4 A_2B0_4 复合氧化物H_2-TPR 分析小结  53-54
  4.3 La_2Cu_(1-x)Fe_x0_4(x=0.1、0.2、0.3)的O1s 的XPS 结果与分析  54-56
    4.3.1 La_2Cu_(1-x)Fe_x0_4(x=0.1、0.2、0.3)的O1s 的XPS 结果  54-55
    4.3.2 La_2Cu_(1-x)Fe_x0_4(x=0.1、0.2、0.3)的O1s 的XPS 分析  55-56
  4.4 La_2Cu_(1-x)Fe_x0_4 吸附性能研究结果与分析  56-60
    4.4.1 催化剂吸附性能表征结果  56-58
      4.4.1.1 La_2Cu_(1-x)Fe_x0_4(x=0.1、0.2、0.3)的NO-TPD 结果  56-57
      4.4.1.2 La_2Cu_(1-x)Fe_x0_4(x=0.1、0.2、0.3)的0_2-TPD 结果  57-58
    4.4.2 La_2Cu_(1-x)Fe_x0_4(x=0.1、0.2、0.3)吸附性能讨论  58-60
    4.4.3 La_2Cu_(1-x)Fe_x0_4(x=0.1、0.2、0.3)吸附性能小结  60
  4.5 本章小结  60-62
第五章 PM-NOx 同时催化去除反应特点研究  62-73
  5.1 不同碳源的研究  62-65
    5.1.2 printex-U 型炭黑TG—DTA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63
    5.1.3 不同碳源燃烧活性及分析  63-65
  5.2 NO、0_2 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及分析  65-68
    5.2.1 0_2 浓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65-67
    5.2.2 NO 对碳燃烧反应的影响  67-68
  5.3 载体的影响  68-71
    5.3.1 LA_2B0_4(B=Mn、Fe、Co、Ni、Cu)体系负载在堇青石上  68-70
    5.3.2 负载不同载体后催化剂活性  70-71
    5.3.3 负载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小结  71
  5.4 本章小结  71-73
第六章 全文总结  73-75
参考文献  75-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锰—铁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研究,X701
  2.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3. 酸肉中产一氧化氮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发酵香肠发色的影响,TS251.65
  4. ABA诱导的玉米叶片ZmCCaMK活性研究及亚细胞定位,S513
  5. 姜黄素对运输应激状态下生长猪海马NO-NOS系统的影响,S858.28
  6. 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1.4
  7. 外源性NO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32.14
  8. Fe(Ⅲ)EDTA催化还原中活性炭改性的研究,TQ424.1
  9. 活性炭吸附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各类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X791
  10. 活性炭高选择性净化医用一氧化氮中二氧化氮的特性研究,TQ126.24
  11. 再燃条件下生物质还原氮氮化物特性研究,TK6
  12. 二次风配风对W火焰锅炉燃烧特性影响数值模拟,TK224.11
  13. 六方氮化硼微观结构与吸附性能的研究,TB383.3
  14.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仑特罗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96
  15. NO在贵金属Pt和Pd修饰的TiO2上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研究,X701
  16. 铁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X701
  17. NO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生存分析及失败模式,R739.63
  18. DETA-NONOate对卒中后大鼠NADPH氧化酶介导的氧化应激的影响,R743.3
  19. 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R544.1
  20.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放射性小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R285
  21. 壳聚糖基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对Ni~(2+)吸附性能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