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优势探析

作 者: 张海涛
导 师: 孟庆俊;张卫军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政治学
关键词: 话语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普世价值 制度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抗震救灾和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突出表现让世界刮目相看。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和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国际大型会议上,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广的所谓“普世价值”,在全球宣扬西方“普选”、“多党制”代表人类文明发展唯一方向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下不攻自破。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各项制度还有完善空间,离话语优势建立还有距离,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这时建立自己的话语优势,增强国家的核心软实力,促进制度认同尤为重要。同时,其他国家的制度完善也期待社会主义中国建立话语优势。本文力求通过制度下的绩效比较和分析政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话语优势。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前言  8-12
  一、选题依据  8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分析  8-10
    (一) 选题意义  8-9
    (二) 研究现状  9-10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0-11
    (一) 研究目标  10
    (二) 研究内容  10-11
    (三) 拟解决的问题  11
    (四) 创新点  11
  四、研究方法  11
  五、进度计划  11-12
第二章 话语优势提出的历史背景  12-14
第三章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的话语优势  14-23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话语优势  14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14-19
    (一) 政治制度  14-18
    (二) 经济制度  18-19
  三、西方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所存在的问题  19-23
    (一) 没有明确区分制度的形式和目标,对个别制度形式的作用过分夸大  20
    (二) 没有认识到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问题  20-21
    (三) 没有认识到多党制和私有制并不具有终极性  21-23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优势  23-3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23-2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制度的演变方向  25-32
    (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  25-26
    (二) 社会主义的兴起  26-3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2-39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32-3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34-37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37-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3
致谢  43

相似论文

  1.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D771.2
  2.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3.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4.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5.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6. 英美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R199
  7.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8.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招生制度研究(1977-2007),G657
  9.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D630
  10.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11.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12. 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创新,G647.38
  13.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研究,G647
  14. 加快构建我国石油储备法律体系,D922.67
  15. 罗尔斯良序社会的伦理基础,B82-05
  16.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57
  17. 当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研究,D61
  18. 加文·科琴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反思,B561.7
  19. 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X37
  20.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科学化研究,D64
  21.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