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方泥炭沼泽土壤酶活性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及其意义

作 者: 贺灵
导 师: 向武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
专 业: 地球化学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碳循环 泥炭沼泽 酶活性 水热条件
分类号: S15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世界湿地面积约占陆地生态系统面积的5%,其中泥炭地(peatland)仅占1%,却拥有陆地生态系统近30%的碳储量,其总量与大气碳库相近,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库,也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北方泥炭沼泽中,由于其较低的环境温度和较低的pH,其有机碳分解较缓慢,碳输出速率小于碳积累速率。长期以来,这种不平衡导致北方泥炭沼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湿地中有机碳分解后主要以CO2、CH4的形式进入到大气中或以DOC的形式进入水生态系统。土壤酶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化合物(即广义上的有机碳)分解的重要功能性物质。酶活性高,则有机碳分解代谢速率加快,反之,若酶活性受到抑制,则有机碳分解速率降低。泥炭沼泽中酶活性变化受到环境因素制约,例如温度高低、水位变化,环境pH等都可以影响酶活性。酶活性的变化与碳循环密切相关。而其碳循环速率的微小波动可能造成大气CO2浓度的波动。因此,研究环境水热条件变化对其活性的影响意义重大。磷酸酶活性高低是衡量生态系统中P元素营养循环的重要指标;酚氧化酶与酚类化合物的分解关系密切,在分子氧存在下,能把酚类氧化成邻苯醌,或对一苯醌;β-葡萄糖苷酶能催化水解β-葡萄糖苷键,主要与纤维素分解有关。这几种酶与泥炭沼泽中有机碳分解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本文选取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两类典型的泥炭沼泽:苔草型泥炭沼泽(marsh)和森林泥炭藓型泥炭沼泽(swamp),对这三种酶开展了系统研究。2008年分四次前往该区采集泥炭样品,将样品带回实验室先进行不同温度和水位的培养。培养完成后分析测试样品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磷酸酶,酚氧化酶)、pH、样品含水率、样品有机质含量、样品水溶性酚类含量、泥炭土壤CO2呼吸通量等指标。探讨了酶活性对水位、温度条件变化的响应规律;环境pH值、样品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土壤CO2呼吸通量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温度变化对土壤CO2呼吸通量的影响等。以期探明水热条件变化对泥炭沼泽中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评估酶活性变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意义。研究表明,酶活性与沼泽类型关系密切。相同水热条件下,同种酶在不同类型的沼泽中,其活性值差异极大。另外,随着培养温度、水位条件变化,同种酶在不同泥炭沼泽中产生的响应也有较大差异。水位、温度对β-葡萄糖苷酶影响有限。仅8月份低水位条件苔草型泥炭沼泽中与培养温度表现出正相关关系。整体上,苔草型泥炭沼泽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比森林泥炭藓型泥炭沼泽中高。有机质含量和种类可能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深度有关,随着深度增加其活性不断降低。水位和温度对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有限。其活性与环境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关系密切,二者负相关。酚氧化酶活性与深度有关,苔草型泥炭沼泽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其活性不断降低;在森林泥炭藓型泥炭沼泽中,随着深度降低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磷酸酶活性受温度、水位影响较大。但中性磷酸酶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随机波动性明显。两类泥炭沼泽中均发现酸性磷酸酶与水位条件密切相关,培养水位越低,其活性值越高,二者显著相关。另外,在森林泥炭藓型泥炭沼泽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培养温度显著相关。随着季节的变化,泥炭沼泽中酶活性(中、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中、酸性磷酸酶在同一泥炭沼泽中,随时间变化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同条件下,酸性磷酸酶活性较中性磷酸酶活性高;不同的沼泽类型由于其各种理化条件的差异,使得酶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随着培养温度升高,两类泥炭沼泽中CO2释放通量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CO2释放通量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8月份泥炭藓泥炭沼泽中CO2释放通量约为苔草型泥炭沼泽中的2倍;10月份两类泥炭沼泽中CO2释放通量基本相当,说明沼泽类型对CO2释放通量的影响较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森林泥炭藓型泥炭沼泽,苔草型泥炭沼泽中酶活性高得多,然而其CO2释放通量反而比较低。这说明酶活性与CO2释放通量的正相关关系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成立。两种不同类型的泥炭沼泽中,由于其微环境的差异,可导致其酶活性和CO2释放通量的差异,由于泥炭沼泽中的碳循环机理异常复杂,,酶活性与CO2释放通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全文目录


作者简介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一章 绪论  11-15
  1.1 湿地土壤酶研究进展  11-14
  1.2 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14-15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5-26
  2.1 研究区概况  15-18
  2.2 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培养  18-20
  2.3 样品分析与测试  20-25
    2.3.1 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试  20-21
    2.3.2 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21-22
    2.3.3 磷酸酶(中性、酸性)活性测试  22-23
    2.3.4 CO_2释放通量测试  23-24
    2.3.5 水溶性酚类含量测试  24-25
    2.3.6 其他实验指标分析测试  25
  2.4 数据统计分析  25-26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26-46
  3.1 β-葡萄糖苷酶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  26-29
  3.2 酚氧化酶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  29-32
  3.3 磷酸酶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  32-37
    3.3.1 中性磷酸酶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  32-34
    3.3.2 酸性磷酸酶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  34-37
  3.4 泥炭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37-42
    3.4.1 土壤酶活性的时间变化规律  37-39
    3.4.2 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变化规律  39-42
  3.5 泥炭土壤CO_2释放通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42-44
  3.6 泥炭沼泽土壤中酶活性与CO_2释放通量的关系  44-46
第五章 结论  46-47
致谢  47-48
参考文献  48-50

相似论文

  1.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2.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3.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4.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5. 烤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S572
  6. 铁、锰等微量元素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7. 种养结合梨园果实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S661.2
  8. 地克珠利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影响,S858.31
  9. 丙酮酸、肌酸及丙酮酸肌酸对肉鸡氨基酸谱的影响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S831.5
  10. 捻转血矛线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克隆、表达、酶活性分析及重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S852.7
  11. 5株斜带石斑鱼肠道原籍菌的益生作用研究,S917.4
  12. 黄瓜土传枯萎病致病机制及其生物防治研究,S436.421
  13. 棉铃虫幼虫中肠脂筏理化性质研究及钙粘素免疫检测,S435.622.3
  14. 太原盆地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与CO2净交换的关系研究,S512.11
  15.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生化特性和分子标记及遗传模型分析,S634.3
  16. 重金属铅对家蚕的抗氧化和生殖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以及酶活性的影响,S884.9
  17. 黄粉虫酪氨酸羟化酶原核表达、活性测定及其在黑化过程中的作用,Q965
  18. 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中的应用,P736.21
  19. 猪粪蝇蛆堆肥对杭白菊土壤肥力性质提升及生化性质响应,S567.239
  20. 德保苏铁回归种群生态初探,Q948.1
  21. 作物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S216.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物学 > 土壤生物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