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淡水蛭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裂解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 者: 彭宗辉
导 师: 蔡俊鹏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蛭弧菌 分离纯化 16S rRNA和16S-23S rRNA ITS 裂解谱 超微结构 作用机制
分类号: R3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蛭弧菌作为一种依靠裂解宿主菌使自身得以繁殖的寄生微生物,它可以裂解大多数科、属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尤其是对病原弧菌具有良好的裂解作用。本实验采用DNB双层平板法以Escherichia coli DH5α作为宿主菌从湖南省东江水域采集到淡水水样中筛选得到6株菌株(分别命名为HNAL,HNAS,HNBL,HNBS,HNCL和HNCS)。通过观测6株菌在DNB双层平板上形成的噬菌斑的形状,同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形态,并对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最后进行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 ITS扩增鉴定、测序和系统进化学分析,可以鉴定这6株菌为蛭弧菌,同时经系统进化学分析认为菌株HNAL,HNAS,HNBL和HNBS属于蛭弧菌的一个新种(Bdellovibrio sp.nov)。我们系统研究了6株蛭弧菌对能导致水产养殖病害的30株致病或潜在致病菌的裂解谱。此外,我们首次以湖南淡水蛭弧菌(HNAS)为研究对象,先在电镜下初步观察蛭弧菌与大肠杆菌的作用方式,之后利用超薄切片技术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初步研究淡水蛭弧菌作用大肠杆菌的裂解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6株淡水蛭弧菌对30株致病或潜在致病菌具有较好的裂解能力,HNAL,HNAS,HNBL,HNBS,HNCL和HNCS的裂解率分别为70%、73.3%、66.7%、66.7%、50%和60%,如果考虑不同蛭弧菌株间的协同作用,它们的裂解率则达93.3%;通过负染法对菌体染色,在电镜下观察到蛭弧菌HNAS以机械钻孔的形式侵染大肠杆菌;同时通过电镜观察比较,确定蛭弧菌与大肠杆菌最适浓度比为1:1;在电镜下观察蛭弧菌作用大肠杆菌过程的超微结构,根据所观测到电镜图可进一步确认该株淡水蛭弧菌是以机械钻孔的方式对宿主菌进行裂解的,同时观察到了蛭弧菌附着、侵染、蛭质体和释放的阶段。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25
  1.1 弧菌性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现状  12-17
    1.1.1 弧菌性食源性疾病概况  12
    1.1.2 致病性弧菌的预防、检测与消除技术进展  12-15
    1.1.3 蛭弧菌的潜在应用  15-17
  1.2 蛭弧菌简介  17-21
    1.2.1 蛭弧菌的形态及其分类  18
    1.2.2 蛭弧菌的分布  18-19
    1.2.3 蛭弧菌的生理特征  19-20
    1.2.4 蛭弧菌的基因组特性  20-21
  1.3 蛭弧菌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21-23
    1.3.1 蛭弧菌裂解宿主机理  21-22
    1.3.2 蛭弧菌裂解宿主机制研究  22-23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3-25
第二章 蛭弧菌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25-33
  2.1 引言  25
  2.2 材料与仪器  25-28
    2.2.1 实验材料  25-26
    2.2.2 试剂  26
    2.2.3 培养基  26-27
    2.2.4 溶液  27
    2.2.5 仪器和设备  27-28
  2.3 实验方法  28-29
    2.3.1 宿主菌的培养  28
    2.3.2 样品预处理  28
    2.3.3 蛭弧菌的分离  28
    2.3.4 蛭弧菌的纯化  28-29
    2.3.5 蛭弧菌的初步鉴定  29
  2.4 结果与分析  29-32
    2.4.1 蛭弧菌分离、纯化结果与分析  29-30
    2.4.2 蛭弧菌电镜观测结果  30-32
  2.5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蛭弧菌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33-44
  3.1 引言  33
  3.2 材料与仪器  33-36
    3.2.1 实验材料  33-34
    3.2.2 试剂  34
    3.2.3 培养基  34-35
    3.2.4 溶液  35-36
    3.2.5 仪器和设备  36
  3.3 实验方法  36-39
    3.3.1 蛭弧菌的 16S rRNA 基因和 16S-23S rRNA ITS 扩增鉴定  36-38
    3.3.2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8-39
  3.4 结果与分析  39-43
    3.4.1 蛭弧菌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分析  39-41
    3.4.2 蛭弧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  41-43
  3.5 本章小结  43-44
第四章 蛭弧菌的裂解谱  44-52
  4.1 引言  44
  4.2 材料与设备  44-46
    4.2.1 材料  44-45
    4.2.2 试剂  45
    4.2.3 培养基  45
    4.2.4 溶液  45-46
    4.2.5 仪器和设备  46
  4.3 实验方法  46-47
    4.3.1 宿主菌的培养  46
    4.3.2 蛭弧菌的培养  46-47
    4.3.3 蛭弧菌和宿主菌数量的测定  47
    4.3.4 蛭弧菌对宿主菌的裂解能力检测  47
  4.4 结果与讨论  47-51
    4.4.1 蛭弧菌的裂解谱  47-49
    4.4.2 蛭弧菌裂解能力分析  49-51
  4.5 本章小结  51-52
第五章 蛭弧菌作用大肠杆菌机制的初步研究  52-63
  5.1 引言  52-53
  5.2 材料与设备  53-55
    5.2.1 材料  53
    5.2.2 试剂  53-54
    5.2.3 培养基  54
    5.2.4 溶液  54
    5.2.5 仪器和设备  54-55
  5.3 实验方法  55-58
    5.3.1 宿主菌和蛭弧菌的培养  55
    5.3.2 TEM 观察蛭弧菌生长周期及裂解大肠杆菌  55
    5.3.3 蛭弧菌作用大肠杆菌超薄切片的形态学观察  55-58
  5.4 结果与讨论  58-62
    5.4.1 TEM 观察蛭弧菌裂解阴细菌及部分生长周期结果  58-59
    5.4.2 蛭弧菌裂解大肠杆菌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  59-62
  5.5 本章小结  62-63
结论与展望  63-65
  结论  63-64
  展望  64-65
参考文献  65-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3-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3.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4.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5.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6.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7.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8.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9.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0.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11. 树鼩和猕猴精子冷冻保存工艺的创建和优化的研究,S865.1
  12. 斑马鱼肠道微细结构及肠粘膜屏障的研究,Q95-33
  13.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4.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15. 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29
  16.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TS221
  17.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18.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19. 洋葱假单胞菌S31脂肪酶的分离提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TS201.25
  20. 四川会理烤烟叶片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特性研究,S572
  21. 海蓬子脂溶性成分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R28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