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

作 者: 武琳娜
导 师: 吴艳霞
学 校: 西安理工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共生模式 区域
分类号: F4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着资源和环境的牺牲,如何在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寻找到平衡的路径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经济的发展中,各国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作为循环经济中观层面上面的实践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我国的工业园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自身的工业园生态化发展途径具有现实意义。论文首先系统整理了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产业共生理论、关键种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然后,通过对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发展生态工业园势在必行,分析得出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多由政府引导推动,并非企业之间自发形成;政府在初期推动和协调企业间关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对生态工业园认识深度不足、相应政府职能不完善、技术水平制约、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发展中还存在着污染问题较重、园区发展定位不明确、土地利用低效、整体发展不足等问题。对此,在分析了自主共生、产业共生和改造重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由生物学引入企业发展领域的Logistic模型,提出通过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关键种产业的重要作用,实现区域共生的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和市场要注意阶段主导力量的转换。以改造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聚集区或工业园形成生态工业链网为操作方式,构建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集成,整体进行规划控制发展生态工业园。最后,以渭北产业聚集区为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约束和产业现状,以装备制造业为关键种产业,分析了共生模式,设计了生态工业链网,并且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4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7-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8-11
    1.2.1 国外研究进展  8-10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0-11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1-13
    1.3.1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1-12
    1.3.2 研究方法  12-13
  1.4 论文框架  13-14
2 理论综述  14-29
  2.1 循环经济理论  14-18
    2.1.1 循环经济内涵和原则  14-16
    2.1.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6-18
  2.2 生态工业学理论  18-20
  2.3 产业共生理论  20-23
    2.3.1 共生和共生系统的含义  20-21
    2.3.2 工业共生机理  21-23
  2.4 关键种理论  23-26
    2.4.1 关键种的概念  23-24
    2.4.2 确定关键种的方法  24-26
  2.5 区域合作理论  26-29
    2.5.1 资源和区位禀赋静态不可逆性  26
    2.5.2 回流效应与扩散效应  26-27
    2.5.3 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合作  27-29
3 生态工业园实践研究  29-45
  3.1 生态工业园内涵及特征  29-31
    3.1.1 生态工业园内涵  29-30
    3.1.2 生态工业园主要特征  30-31
  3.2 生态工业园的国内外实践  31-35
    3.2.1 国外生态工业园建设状况  31-32
    3.2.2 国内生态工业园建设状况  32-35
  3.3 影响因素分析  35-40
  3.4 生态工业园共性分析  40-41
    3.4.1 成功经验  40-41
    3.4.2 问题与风险  41
  3.5 我国生态工业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41-45
    3.5.1 存在问题  41-42
    3.5.2 主观方面的原因  42-43
    3.5.3 客观方面的原因  43-45
4 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45-55
  4.1 自主共生型发展模式  45-47
  4.2 产业共生型发展模式  47-48
  4.3 改造重构型发展模式  48-51
  4.4 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51-53
  4.5 小结  53-55
5 生态工业园共生模式构建  55-81
  5.1 区域合作的必然性  55-56
  5.2 共生模型  56-66
    5.2.1 共生关系分析  56-60
    5.2.2 企业成长的罗吉斯缔(Logistic)模型  60-62
    5.2.3 网络生态系统附生模型  62-64
    5.2.4 网络生态系统共生模型  64-65
    5.2.5 模型的局限性  65-66
  5.3 关键种产业的确定  66-70
    5.3.1 关键种产业的主要特点  66-67
    5.3.2 关键种产业的选择方法  67-70
    5.3.3 关键种产业的作用  70
    5.3.4 关键产业与辅助产业的关系  70
  5.4 生态共生关系(链)  70-77
  5.5 区域共生的阶段性分析  77-81
    5.5.1 政府推动阶段  77-79
    5.5.2 市场配置阶段  79-81
6 实证研究——渭北产业聚集区  81-98
  6.1 域合作的必然性分析  81-83
  6.2 关键种的确定  83-88
    6.2.1 聚集区发展的背景分析  83-86
    6.2.2 关键种——装备制造业  86-88
  6.3 共生模型分析  88-90
  6.4 园区主要工业共生链网  90-94
    6.4.1 汽车生态工业链  90-92
    6.4.2 氯碱生态工业链  92-93
    6.4.3 甲醇生态工业链  93-94
    6.4.4 园区生态工业网  94
  6.5 政府协调政策建议  94-98
    6.5.1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95
    6.5.2 发挥地区优势  95-96
    6.5.3 设立区域管理机构  96-98
7 结论  98-99
致谢  99-100
参考文献  100-104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和所获奖励  104

相似论文

  1.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2.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用户关注概念区域发现,TP391.41
  3. 家庭清扫机器人路径覆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42
  4. 湛江市对虾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F326.4
  5.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6.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研究,G617
  7.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8.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9.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0.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1.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S572
  12. 中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研究,G521
  1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G644
  14. 中国区域性网上社区的舆情研究,G206
  15. 井下机车区域定位检测系统的设计,TD524.3
  16. 日本区域环境外交研究,X321
  17. 青岛市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研究,X51
  18. 嘌呤导引钯催化C6-芳基嘌呤(核苷)的芳基化反应,O643.32
  19. 曹庄煤矿多区域通风优化研究,TD724
  20. 基于三螺旋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研究,F224
  21.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地方工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