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银行业“营改增”的制度设计及社会影响

作 者: 徐从力
导 师: 费茂清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税务
关键词: 银行业 营业税 增值税 改革
分类号: F812.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12年1月1日,上海的“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营改增”改革的序幕已经被正式拉开。这是自94税改以来,我国财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按照改革的日程表,乐观预计到2015年底就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消灭”营业税,打通全行业的增值税链条。但是,“营改增”仍然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会阻碍我们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银行业“营改增”后的增值税制度设计,这在国际、国内理论界也属难题,尚无万全的解决方案。甚至就因为这样的原因,银行业“营改增”的必要性也遭到了质疑。笔者从此入手,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此外,文中还对银行业“营改增”之后的社会影响也进行了评估和分析,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为我们制度设计提供必要的反馈,还能够为置身改革影响范围中的群体,无论是纳税人、征管方……提出应对变革的方法和建议,这无疑也能为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积极的帮助。本文总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前言,包括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国外银行业税制的现状,主要谈到了营业税和增值税两个税种,并结合现状对我国银行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做出了论证,结论肯定了其必要性;第三章先是分析了我国当前“营改增”试点的现状,然后将改革趋势的现实性和理论分析的科学性结合,为银行业“营改增”提出了最可能的制度设计方案,具体到了计税依据和税率,该部分的实证研究改进了以往一些模型的不足,是本文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所在;第四章基于前面的研究成果,对银行业“营改增”的社会影响从纳税人、国地税机构、中央地方财权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对策和建议;第五章总结部分是对全文的简要回顾,及对未来我国税制更深层次改革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我国银行业的“营改增”是必要的,文中划分的四种银行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作为“显性收费项目”按照一般增值税处理办法计征;“隐性收费项目”中的“投资收益”免征增值税,而“净利息收入”将存贷净利差作为增值额简易计征增值税;税率方面的最佳选择是6%。如此改革后,银行业税负基本持平,往后将更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营改增”的税减效应会更多惠及到其下游行业和消费者;中短期内国、地税局不存在因“营改增”而合并的趋势,地税局要继续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同时为地方税系寻找新的主体税种,房产税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中央、地方会重新划分增值税分享比例,按宏观调控需要,具体比例会稍向中央倾斜,介于“五五分成”或“六四分成”之间。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17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0-12
  1.2 文献综述  12-15
    1.2.1 银行业的税制选择  12-13
    1.2.2 税收与银行的关系  13-14
    1.2.3 税收与政府的关系  14-15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5-17
2. 银行业税制的现状  17-27
  2.1 银行业的营业税  17-22
  2.2 银行业的增值税  22-24
  2.3 我国“营改增”必要性论证  24-27
3. 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预测  27-37
  3.1 我国“营改增”现状  27-29
  3.2 具体制度设计的可能及建议  29-37
    3.2.1 银行业税负的改革走向  29-31
    3.2.2 计税依据的设计  31-33
    3.2.3 税率的设计  33-37
4. 银行业“营改增”的社会影响  37-46
  4.1 对纳税人的影响  37-40
    4.1.1 制度改变带来的影响  37-38
    4.1.2 税负改变带来的影响  38-40
  4.2 对国、地税机构的影响  40-43
  4.3 对中央、地方财权的影响  43-46
5. 总结和建议  46-48
参考文献  48-50
后记  50-52
致谢  52-5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3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3.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4.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5.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6.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7.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8.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0. 南京市浦口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F326.2
  11. 广东2010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对农村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反拨效应,G634.41
  12.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13.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14. 云南省开展电矿结合研究,F426.61
  15.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6. 南京市街道办事处改革趋势研究,D630
  17. 基于衔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G633.3
  18.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19. 南京市药房托管运行问题研究,R95
  20. 县域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索,D630
  21. 地方政府治理进程中的警务机制改革研究,D631.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财政收入、支出 > 税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