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ISSR分子标记和trnQ-rps16序列的赖草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作 者: 郭国业
导 师: 杨瑞武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赖草属 分子标记 叶绿体基因 系统发育关系 遗传多样性 ISSR trnQ-rps16
分类号: Q9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赖草属Leymus Hochst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eeae Dumortier的一个重要多年生属,全世界有约32个种和19个亚种,多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的高山,南美也有少量分布。该属植物中的多数物种为草原和草甸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种类是优良的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赖草为中旱生植物,适应幅度相当广泛,从暖温带、中温带的森林草原到干旱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以至在4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都有分布。多数赖草属物种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抗寒、耐旱等生境适应性,以及抗病、抗虫、穗大、粒多和高光效等优良性状,成为麦类作物和牧草遗传改良、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然而,有关赖草属的系统地位与物种界限、种间亲缘关系、NsXm基因组组成和来源等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研究利用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分子标记和叶绿体trnQ-rpsl6基因序列对赖草属植物和新麦草属(Ns)、拟鹅观草属(St)、冰草属(P)、澳冰草属(W)、大麦属(H)和偃麦草属(Ee)等近缘二倍体属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重建和网状进化分析,探讨赖草属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其与近缘二倍体属物种的系统关系、Ns基因组的供体来源和Xm基因组的起源。主要的结果如下:1.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赖草属植物22个种、2个亚种,共41份材料和拟鹅观草属、新麦草属、澳冰草属、偃麦草属和大麦属5个近缘二倍体属6个物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数据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S值)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①筛选的2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76条清晰度高、重复性强的多态性条带,其中368(97.87%)条具有多态性,表明ISSR标记在赖草属和近缘属物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②Nei’s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图显示,赖草属和近缘二倍体物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赖草属种间遗传多样性较种内丰富。③来自北美的L. hybrid、L. triticoides、L. ambiguous、L. salinus、L. innovatus和L. cinereus与来自中亚的赖草聚在一起,表明北美赖草与中亚的部分赖草关系接近,推测其祖先物种可能来自于中亚。④L. duthiei与赖草属物种聚为一支,表明其与赖草属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L.duthiei组合到赖草属中。⑤Psathyrostachys fragilis与40个赖草属植物聚在第一支中,表明赖草属植物与新麦草属亲缘关系密切,支持赖草属植物的Ns基因组来源于新麦草属oAustralopyrum retrofractum与部分赖草属植物聚在同一亚支,推测W基因组可能参与了部分赖草属物种的起源。2.对25个种共36份赖草属植物和新麦草属(Ns)、拟鹅观草属(St)、冰草属(P)、澳冰草属(W)、大麦属(H)和偃麦草属(Ee)6个小麦族单染色体组的11份近缘二倍体属植物的叶绿体trnQ-rpsl6基因序列重建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状进化结构,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和基因谱系分析。邻接法系统发育分析和网状进化分析支持三个主要的分化支:Ns, St和Xm。序列多样性和谱系分析表明:①主要来自中亚地区和地理学邻近地区的赖草属植物聚在一起,亲缘关系密切,部分青藏高原赖草属植物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表明青藏高原赖草进化较为明显。②多数北美赖草和欧亚赖草形成独立分支,显示北美赖草和欧亚赖草在地理谱系进化较为明显;部分北美赖草与中亚赖草关系较近,表明赖草属物种在地理进化过程中的连续性。③多数欧亚赖草和新麦草属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Psathyrostachys juncea可能作为多倍体欧亚赖草属的Ns基因组的主要供体,同时可能存在不同的新麦草属植物参与了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的形成。④Xm基因组与Pseudoroegneria的St基因组,Lophopyrum的Ee基因组,Australopyrum的W基因组和Agropyron的P基因组关系较近,推测可能来源于St、Ee、W和P基因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文献综述  11-20
  1.1 赖草属的分类历史  11-12
  1.2 赖草属的形态特征  12
  1.3 赖草属的地理分布  12-13
  1.4 赖草属的系统分类与研究进展  13-16
    1.4.1 形态学研究  13-14
    1.4.2 核型研究  14
    1.4.3 基因组组成研究  14-15
    1.4.4 分子系统学研究  15-16
  1.5 本研究的方法  16-19
    1.5.1 ISSR分子标记  17-18
    1.5.2 叶绿体trnQ-rps16基因  18-19
  1.6 立题依据  19-20
2 材料与方法  20-28
  2.1 实验材料  20
  2.2 实验方法  20-27
    2.2.1 总DNA提取  20-24
    2.2.2 ISSR分子标记  24-25
      2.2.2.1 ISSR引物筛选  24
      2.2.2.2 PCR扩增  24
      2.2.2.3 扩增产物检测  24-25
    2.2.3 叶绿体trnQ-rps16序列  25-27
      2.2.3.1 PCR扩增  25
      2.2.3.2 PCR扩增产物回收与纯化  25-27
      2.2.3.3 PCR纯化产物测序  27
  2.3 数据分析  27-28
    2.3.1 ISSR数据分析  27
    2.3.2 trnQ-rps16数据分析  27-28
3 结果与分析  28-39
  3.1 ISSR分析  28-34
    3.1.1 ISSR多态性  28-29
    3.1.2 遗传多样性和UPGMA聚类分析  29-33
    3.1.3 主成分(PCA)分析  33-34
  3.2 trnQ-rps16分析  34-39
    3.2.1 trnQ-rps16序列分析  34-36
    3.2.2 系统发育分析  36-37
    3.2.3 网状支系分析  37-39
4 讨论  39-45
  4.1 ISSR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39-40
  4.2 trnQ-rps16基因多样性和系统分析的有效性  40-41
  4.3 赖草属与新麦草属植物关系  41-42
  4.4 赖草属的Xm基因组来源  42-43
  4.5 赖草属种间关系分析  43-45
参考文献  45-53
致谢  53-5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4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竹黄及其分离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567.39
  3.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4.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5.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6.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7.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8.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9. 黄瓜渐渗系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S436.421
  10.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11.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2. 涉及大赖草7Lr染色体的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S512.1
  13. 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分子标记定位,S512.1
  14. 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小片段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S512.1
  15. 荆州黑麦6R染色体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S512.1
  16. 苏麦3号矮秆密穗突变体NAUH164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S512.1
  17. 菊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S682.11
  18. 甘肃桃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分子标记,S662.1
  19. 苏麦3号矮秆密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定位,S512.1
  20.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生化特性和分子标记及遗传模型分析,S634.3
  21. 罗非鱼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S917.4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