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竹黄及其分离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 者: 范英
导 师: 陈双林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竹黄 ISSR ITS 多样性
分类号: S567.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 Henn.)是我国一种稀有的寄生性药用真菌,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随着竹黄中具有光敏活性的竹红菌素(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的发现,竹黄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为了了解竹黄地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江苏、安徽和浙江3省的8个居群共107个竹黄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本研究首先探讨了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模板DNA等5个因素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相结合建立并优化了竹黄ISSR-PCR反应体系。采用优化好的体系,对来自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8个自然居群共107个竹黄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11条引物共检测出24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40个,占99.59%,居群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64.21%,其中以浙江天目山为最高(74.27%),江苏宜兴为最低(45.2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分别为0.3314和0.4996,表明竹黄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居群Nei’s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314,居群内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表明,居群间变异占39.96%,居群内变异占60.04%,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8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1115~0.2453之间,平均为0.1766。居群间的基因流Nm=1.0086,说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UPGMA聚类分析以及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上距离较近的居群多聚在一起,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说明各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着密切关系。为了鉴定竹黄子实体的相关菌,本研究从江苏宜兴、安徽广德以及浙江的安吉和丽水采集的竹黄子实体上分离纯化得到了36株真菌,对它们进行ITS-rDNA序列的系统学分析,利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分别对这36株菌的ITS序列和其它15条来自GenBank的相关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真菌中29株属于子囊菌,3株属于担子菌,4株属于半知菌。子囊菌中包括粪壳菌目(Sordarial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和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以及梨孢假壳科(Apiosporaceae),其中又以格孢腔菌目和梨孢假壳科成员为优势菌群,其次为肉座菌目和粪壳菌目。
|
全文目录
摘要 3-5Abstract 5-7目录 7-9第一章 绪论 9-21 1 药用真菌竹黄的研究进展 9-14 1.1 竹黄的分布与寄主 9-10 1.2 竹黄的子座特征与显微结构 10-12 1.3 竹黄的分类学地位 12-13 1.4 竹黄发育的生态条件 13-14 2 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 14-19 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5 2.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15-16 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16 2.4 简单重复序列 16-17 2.5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 17-18 2.6 内转录间隔区 18-19 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9-21第二章 药用真菌竹黄的ISS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1-34 1 材料与方法 21-25 1.1 供试材料 21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22 1.3 实验方法 22-25 2 结果与分析 25-31 2.1 基因组DNA提取 25 2.2 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25-31 2.3 引物筛选 31 3 讨论与小结 31-34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1-32 3.2 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32-34第三章 不同地区药用真菌竹黄遗传多样性分析 34-51 1 材料与方法 34-39 1.1 材料来源 34-36 1.2 实验方法 36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6-39 2 结果与分析 39-47 2.1 ISSR的扩增多态性 39-40 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40-47 3 讨论与小结 47-51 3.1 竹黄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47-48 3.2 竹黄居群的遗传结构与分化 48-50 3.3 竹黄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 50-51第四章 分离自不同地区竹黄分离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51-61 1 材料与方法 51-53 1.1 供试材料 51 1.2 主要仪器 51 1.3 主要试剂 51-52 1.4 主要培养基 52 1.5 实验方法 52-53 2 结果与分析 53-58 3 讨论与小结 58-61参考文献 61-69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9-70致谢 70
|
相似论文
- 紫金山树木菌根多样性的调查分析,S718.81
-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优势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X172
-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 福建兴化湾西岸越冬水鸟多样性与生境选择研究,Q958
-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 诱变选育棉籽粕高效脱毒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筛选研究,S816.6
-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 浙江西苕溪流域城镇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X826
-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菌类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