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质证机制研究-由杭州“体彩杀人案”引出的思考

作 者: 李国伟
导 师: 陈航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刑事诉讼法
关键词: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 质证 机制 专家辅助人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是关系到被鉴定人定罪量刑问题的一种重要证据。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如何,须经法院审查和控辩双方的互相质证,这是一种正当而不可或缺的程序保障,有助于体现诉讼的公正性。然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却严重流于形式,这不仅无法保证案件裁决的公正性,更是严重威胁到我国刑事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本文通过回顾杭州“体彩杀人案”庭审阶段对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流于形式的质证环节,引发对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形式化质证问题的若干思索。相关法律与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司法精神病鉴定领域的专业屏障是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形式化质证问题的根源。本文在借鉴国外司法鉴定领域改革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思考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质证机制改革的进路,试图构建适应我国司法实践需要的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质证机制。主要思索了如何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人管理体制,如何健全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制度,如何构建“精神专家辅助人”制度,以及如何完善以鉴定结论庭前开示和庭审交叉询问为主要内容的质证程序等问题,并综合分析上述体制、制度和程序在我国司法体系中协调运作的可行性,以期对实现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有效质证有所裨益。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  7-8
第一章 案情简介  8-11
  1.1 案发经过  8
  1.2 司法精神病鉴定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8-9
  1.3 庭审及判决  9-10
  1.4 问题的提出  10-11
第二章 案件引发的思考一--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需要质证的原因分析  11-16
  2.1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预定证明力缺失  11
  2.2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特殊地位要求必须质证  11-13
    2.2.1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具有特殊重要性  11-12
    2.2.2 从犯罪构成理论看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具有特殊重要性  12-13
  2.3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特性导致的瑕疵可能性  13-14
    2.3.1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是主观判断与客观事实相结合的结论  13
    2.3.2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具有特殊的专业复杂性  13-14
  2.4 对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进行质证的理论基础  14-16
    2.4.1 刑事诉讼功利价值和独立价值的共同诉求  14
    2.4.2 司法权力专属  14-16
第三章 案件引发的思考二--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质证困境  16-19
  3.1 专业屏障造成的质证困难  16
  3.2 鉴定人资质要求不明导致的质证低效  16-17
  3.3 相对封闭的鉴定过程使得实质性质证难以实现  17-18
  3.4 庭审质证阶段法律与制度保障的缺失导致的形式化质证  18-19
第四章 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探索及启示  19-22
  4.1 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探索  19-21
    4.1.1 大陆法系国家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探索  19-20
    4.1.2 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的改革探索  20-21
  4.2 对我国构建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质证机制的启示  21-22
第五章 构建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质证机制的思考  22-35
  5.1 完善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行政机关管理体制  22-23
    5.1.1 建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22
    5.1.2 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人登记管理制度  22-23
  5.2 健全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制度  23-25
    5.2.1 明确鉴定人强制出庭接受质证义务及例外情况  23-24
    5.2.2 确定鉴定人拒绝出庭接受质证的法律责任  24
    5.2.3 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的经济补偿  24-25
    5.2.4 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的保护制度  25
  5.3 构建“精神专家辅助人”制度  25-30
    5.3.1 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分析  26-27
    5.3.2 精神专家辅助人制度设计  27-30
  5.4 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  30-33
    5.4.1 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的庭前开示程序  30-32
    5.4.2 重构鉴定结论质证阶段的特殊交叉询问程序  32-33
  5.5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质证机制运作的可行性分析  33-35
结语  35-36
参考文献  36-38
致谢  38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3.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5.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6.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7.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8.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9.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10.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11. 基于SOA的Portal定制系统的优化与实现,TP311.5
  12.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3.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4.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15.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16.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17.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状况研究,G522.3
  18. 低俗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与防御机制研究,G632.4
  19.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G645.1
  20. 基于HTTP代理的安全网关的分析和研究,TP393.08
  21. 我国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机制研究,G273.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