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作 者: 王祥兵
导 师: 刘家强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人口学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问题 社会管理 社会保障 社会支持 社会组织 社会融入 政策体系
分类号: D41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38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是城乡二元体制所导致的一种畸形社会体制问题。因农民工身份转变落后于职业转变,社会地位转变落后于经济地位转变,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从事非农产业,但他们仍然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受教育和培训权、社会管理参与权、社会资源享受权、社会保障权等,这种体制不利于我国城乡差距的缩小,不利于农民工身份的转换,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国家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和措施予以解决。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就成为当前最能率先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逐步解决农民工问题和完成农民工市民化的务实之策。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研究农民工问题,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农民工问题本质上是我国二元结构下相当长时期内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及社会管理创新能为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三是回答了当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决策提供极好的研究素材;四是为破解“农民工问题”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两项国家层面的政策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拓展了其理论内涵,丰富了其理论体系;五是扩展了社会学、人口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视野,夯实了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导论。本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要讨论的相关问题,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了论文的基本框架,总结了论文的创新及不足。第二章是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循着论文所要涉及的诸多方面展开文献述评及理论研究,并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社会制度、社会网络、社会认同、权益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根据对理论和文献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理论框架。此章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支撑。第三章是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现状的调查。本章基于对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现实,得出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规模庞大、身份特殊、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就业不稳定性与流动性强、权益受损明显、与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关系不太理想,但农民工追求平等就业、分配正义及合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愿望更加强烈、权益意识高涨、农民工自我追求升华,并据此得出了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相关启示。第四章是农民工社会管理:现状、问题与方向。本章基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与实践考察,分析了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和农民工在就业、权益维护,培训、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状况,明确了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点和方向。为后面章节进一步的阐述作出了铺垫。第五章是刘易斯转折点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本章从政府职能转变对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论及了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力格局变迁,分析了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阐述了政府在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具体作用。政府要围绕着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制度和方式展开各项工作,充分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与管理,更加注重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有效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第六章是社会组织、公众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本章从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角度出发,集中阐述了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社区建设对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社区建设在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并探索了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实现公众参与,促进社区建设与融合来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是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与工会作用。本章分析了工会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从任务、保障、和途径三个方面探索工会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机理,并通过对四川农民工参与工会总体状况及相关调查情况的总结,以及以四川为例的工会在农民工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实证分析,对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出了工会在农民工社会管理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的结论。第八章是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本章论述了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及政策设计的路径与总体框架,并在据此给出的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为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社会融入政策,实行充分保障农民工社会权益的公共服务全覆盖政策,构建农民工充分融入的多层次社会管理体系,建立服务参与式的社会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城市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体系等内容。以上八章是从四个环节来展开的,一是从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入手,围绕文献述评,得出论文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展开后面环节的内容。二是对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得出农民工问题及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与理论判断,这是论文研究的基础。三是紧紧围绕社会管理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展开研究,包括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工会作用、公共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从这几个方面得出当前加强和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若干结论、方向与政策启示,此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核心与关键。四是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进行研究,这是论文通过对前面部分章节的梳理、分析、研究后,最终的得出系统性的政策建议与报告,以期能推动农民工问题及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解决,此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也是论文的重点之所在。以上四个部分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一是选题较为新颖和实际,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管理作为党中央、国务院近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各界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管理作为其中一项关键和核心内容,不容忽视,本选题回应了国家政策层面的研究需要。二是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出发,分别从刘易斯转折点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组织、公众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工会作用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其理论推导较为严密,逻辑地位较为严谨。三是提出了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政策体系的概念,确立了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构架,把对这一领域的思考推向了更为宏观、更为具体的层面,从而有可能在国内较早建立起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某种理论与实践范式。四是运用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工社会管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使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并尝试用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野对农民工社会管理进行多维度的研究。论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论文的理论支撑与阐述不够。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人口学里诸多理论可能用来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相结合可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论文没能进一步地对此进行研究,使得论文的理论根基和厚度略显单薄。二是论文的计量方法使用不足。基于论文的系列调查数据,可采用社会学、经济学的诸多计量方法详细展开进行研究,但受制于方法的适用性,论文没能进一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得论文在计量方法运用上稍显不足。三是论文的政策梳理以及国内外对比研究不足。国外经历过二元经济转型和城市化阶段,他们在农民工社会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关于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的各类社会管理政策的梳理还需要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9
1. 导论  19-33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20-30
    1.1.1 农民工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管理创新  20-23
    1.1.2 农民工问题呼吁社会管理创新  23-27
    1.1.3 农民工市民化亟待社会管理创新破题  27-29
    1.1.4 加强与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29-30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0-31
    1.2.1 研究思路  30-31
    1.2.2 研究方法  31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31-33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3-57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33-41
    2.1.1 关于农民工与农民工问题  33-34
    2.1.2 关于社会管理理论  34-36
    2.1.3 关于发展经济学理论  36-39
    2.1.4 关于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理论  39-41
  2.2 文献综述  41-52
    2.2.1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  41-43
    2.2.2 关于农民工制度层面的研究  43-46
    2.2.3 关于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研究  46-47
    2.2.4 关于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  47-50
    2.2.5 关于农民工收入权益保障的研究  50-51
    2.2.6 关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  51-52
  2.3 关于文献的简短评述  52-54
  2.4 论文的理论框架  54-57
3. 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现状的调查——以四川为例  57-72
  3.1 研究目的、宗旨与方法  57-60
    3.1.1 研究目的  57-58
    3.1.2 调查说明  58
    3.1.3 样本选取  58-59
    3.1.4 被调查农民工基本情况分析  59
    3.1.5 数据处理方法与内容  59-60
  3.2 农民工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的调查数据分析  60-67
    3.2.1 农民工就业与劳动保护状况  60-61
    3.2.2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  61-63
    3.2.3 农民工社会关系与社会融入状况  63-64
    3.2.4 农民工社会资本与社会支持状况  64-66
    3.2.5 农民工收入水平与自我认同状况  66-67
  3.3 对农民工问题及社会管理现状的基本判断与启示  67-70
    3.3.1 加快完善劳动法律体系  68
    3.3.2 政府加大各项法律的执法力度和市场监管  68-69
    3.3.3 完善社会保险功能  69
    3.3.4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会组织  69-70
    3.3.5 加强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入  70
  3.4 小结  70-72
4. 农民工社会管理:现状、问题与方向  72-91
  4.1 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与实践考察  72-75
  4.2 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状研究  75-78
  4.3 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困境  78-85
    4.3.1 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79-82
    4.3.2 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现实困境  82-85
  4.4 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点与发展方向判断  85-90
    4.4.1 促进沟通融合,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观念  85-86
    4.4.2 打破城乡分治格局,减少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歧视  86-87
    4.4.3 以人为本,实施农民工社会管理模式转型  87-88
    4.4.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88-89
    4.4.5 整合资源,建立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89-90
  4.5 小结  90-91
5. 刘易斯转折点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  91-108
  5.1 刘易斯转折点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对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91-95
    5.1.1 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有利于使农民工真正享受法律所赋予的平等权利  92-93
    5.1.2 加强农民工社会管理,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93-94
    5.1.3 加强农民工社会管理,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94-95
  5.2 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格局变迁  95-99
    5.2.1 我国劳动力市场格局的变迁  96-98
    5.2.2 劳动力市场变迁中的农民工问题  98-99
  5.3 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工社会管理  99-102
    5.3.1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及目标  99-100
    5.3.2 政府职能转变中需要加强社会管理  100
    5.3.3 农民工社会管理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100-102
  5.4 政府对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创新  102-107
    5.4.1 政府对农民工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  102-104
    5.4.2 政府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104-106
    5.4.3 政府对农民工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106-107
  5.5 小结  107-108
6. 社会组织、公众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  108-127
  6.1 社会组织、公众参与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108-111
    6.1.1 社会组织在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08-109
    6.1.2 公众参与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109-110
    6.1.3 社区建设对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0-111
  6.2 社会组织培育与农民工社会管理  111-117
    6.2.1 农民工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  111-112
    6.2.2 农民工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  112-113
    6.2.3 农民工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  113-114
    6.2.4 农民工社会组织在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中的困境  114-116
    6.2.5 培育农民工社会组织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16-117
  6.3 公众参与与农民工社会管理  117-121
    6.3.1 公众参与对农民工社会管理的作用途径  117-118
    6.3.2 农民工社会参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8-120
    6.3.3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农民工参与的策略选择  120-121
  6.4 社区建设与农民工社会管理  121-126
    6.4.1 社区建设对加强农民工社会管理的作用  122-123
    6.4.2 农民工社区生活基本状况  123
    6.4.3 农民工难以融入社区的原因  123-124
    6.4.4 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社区建设的对策  124-126
  6.5 小结  126-127
7. 工会作用与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  127-148
  7.1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意义  128-132
    7.1.1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有助于满足当前形势的客观需要  128-129
    7.1.2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有助于丰富和创新社会管理内容  129-130
    7.1.3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工会自身建设  130-131
    7.1.4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稳定  131-132
  7.2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机理分析:任务、途径和保障  132-139
    7.2.1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任务  132-134
    7.2.2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途径  134-136
    7.2.3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保障  136-139
  7.3 工会组织参与农民工社会管理的事实考察  139-146
    7.3.1 四川农民工参与工会的总体状况  139-141
    7.3.2 四川农民工参与工会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  141-143
    7.3.3 工会作用对农民工社会管理水平作用的实证分析  143-146
  7.4 小结  146-148
8. 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  148-159
  8.1 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148-150
    8.1.1 基本原则  148-149
    8.1.2 基本思路  149-150
  8.2 政策设计的路径选择与总体框架  150-155
    8.2.1 政策设计的路径选择  150-151
    8.2.2 政策设计的总体要求  151-154
    8.2.3 政策设计的总体框架  154-155
  8.3 农民工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  155-158
    8.3.1 实行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社会融入政策  155-156
    8.3.2 实行保障农民工社会权益的公共服务全覆盖政策  156
    8.3.3 构建农民工充分融入的多层次社会管理体系  156-157
    8.3.4 建立服务参与式的社会管理综合协调机制  157-158
    8.3.5 建立城市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体系  158
  8.4 小结  158-159
参考文献  159-171
附件:农民工调查问卷  171-185
后记  185-187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87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3.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4. 中越北部湾划界后广东省渔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F323.89
  5.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412.6
  6. 基督徒的社会支持:结构与测量,B84-05
  7.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8.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9.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0. 留守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B844.2
  11.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模式研究,D632.1
  13.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效果的研究,R473.73
  14.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632.1
  15.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16. 非政府组织社会救助管理研究,D632
  17. 上海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8.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19.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20.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21.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工人运动与组织 > 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 > 工会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