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党实现科学领导的理论基础

作 者: 宋庆盈
导 师: 张觉力
学 校: 渤海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科学领导 科学发展 理论基础
分类号: A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自己的最高理想。因此,党为了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实现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作为自己实现科学领导与决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它集中蕴含在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指出发展就是事物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灭亡;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就人类社会而言则表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从经济关系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只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适合经过了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生产力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够发展生产力。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具体实践的科学理论,指导践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可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我们党的全部学说都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社会发展规律是检验我们党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我们党改革的理论依据。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是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进程理论为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它具有其创新理论,这一理论为党不断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总之,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都在于党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作为党实现科学领导的理论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4
引言  14-19
  (一) 选题依据  14-15
  (二) 选题意义  15
  (三) 研究综述  15-17
    1. 国外研究现状  15-16
    2. 国内研究现状  16-17
  (四) 研究方法  17
    1. 文献研究法  17
    2. 历史分析法  17
    3.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7
  (五) 研究目的  17-18
  (六) 创新之处  18-19
    1. 从内容上看,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  18
    2. 从结构上看,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18
    3. 从价值上看,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  18-19
一、 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为我们党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9-27
  (一) 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最大贡献  19-21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形成的过程  19-20
    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要观点概述  20
    3. 马克思、恩格斯所述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20-21
  (二) 我们党的全部科学学说都源于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21-24
    1. 我们党按着社会发展规律来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  21-22
    2.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引领社会进步使党立于不败之地  22-23
    3. 党的科学学说都是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实践与总结  23-24
  (三) 社会发展规律是检验我们党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  24-27
    1. 党的决策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哲学论证  24-25
    2. 党的决策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对照才能纠正错误  25
    3. 党的决策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与时俱进  25-27
二、 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我们党提供了改革的理论依据  27-35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27-29
    1.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动力源泉的经典论述  27-28
    2. 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取决于生产力提高的程度  28
    3. 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使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28-29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是我们党改革的前提  29-31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斗争  29-30
    2. 正确认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30-31
    3.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是改革的前提  31
  (三) 改革是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1-35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论述  31-32
    2. 党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实践探索  32-33
    3. 我国新时期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是对改革成功的证明  33-35
三、 社会发展主体理论为我们党阐明了发展力量的源泉  35-43
  (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  35-38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论述  35-36
    2. 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36-37
    3. 充分发挥历史创造者的作用要求党处理好群众与领袖的关系  37-38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唯一宗旨  38-40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38-39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目标决定的  39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领导决定的  39-40
  (三) 相信和依靠群众是党的事业胜利的保障  40-43
    1.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40-41
    2. 群众路线是党总结出的根本的工作路线  41-42
    3. 人民群众拥护是党进行决策的价值取向  42-43
四、 社会发展进程理论为我们党指明了勇往直前的方向  43-51
  (一) 社会发展进程表现为一般与特殊的统一  43-45
    1. 社会发展进程表现为一般与特殊两种现象  43-44
    2. 社会发展进程一般与特殊原理的哲学论证  44-45
    3. 社会发展进程一般与特殊原理是党选择前进路径的理论依据  45
  (二) 我们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路径选择  45-48
    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对党选择前进路径的重要启示  45-46
    2. 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探索前进路径付出的沉重代价  46-47
    3. 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探索前进路径取得的成功经验  47-48
  (三) 党在我国所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路径选择  48-51
    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有关论述  48-49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实际  49-50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党科学决策的依据  50-51
五、 社会发展创新理论为我们党不断理论创新提出要求  51-59
  (一) 社会发展创新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地位  51-54
    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创新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51-52
    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创新思想的基本内涵  52-53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创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53-54
  (二) 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坚持的发展原则  54-56
    1. 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  54
    2. 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党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法宝  54-55
    3. 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结  55-56
  (三) 只有坚持社会发展创新理论我们党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56-59
    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创新理论与党的奋斗目标的辩证关系  56
    2. 社会发展创新理论为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提供方法论  56-57
    3. 社会发展创新理论是党在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的保障  57-59
结语  59-60
参考文献  60-63
致谢  63-64
作者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64-65

相似论文

  1.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2.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5. 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39.2
  6. 我国碳减排服务外包理论与对策探索,X321
  7.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8.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9.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B038
  10.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11.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12.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TP18
  13.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14.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15.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研究,G647.38
  16. 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材演变分析与发展的研究,G82
  17.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922.6
  18. 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变”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之影响研究,G122
  19.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20.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21.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