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
作 者: 王兰兰
导 师: 姚锡长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 根本方法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在广泛吸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论、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深刻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发展方法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为统筹兼顾思想的初步确立、丰富和发展、正式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党的十七大以决议的形式正式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继承和吸收了前三代党的领导人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并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地确定了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标志着统筹兼顾方法作为一个思想体系正式形成。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体现,与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三要素——发展、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并统一于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这足以体现统筹兼顾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具有丰富内涵的统筹兼顾思想,要求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统筹的现实问题,协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这就需要在实践中遵循一系列重要原则,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根据客观现实问题中复杂性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解决实现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全文目录
摘要 4-5Abstract 5-8引言 8-11一、中国共产党统筹兼顾思想的历史渊源 11-22 (一) 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统筹兼顾思想的初步形成 11-15 (二) 改革开放初期统筹兼顾思想的恢复和重大发展 15-17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统筹兼顾思想的提升与开拓 17-20 (四) 新世纪新阶段统筹兼顾思想的深化与升华 20-22二、统筹兼顾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 22-28 (一) 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兼顾的统一 22-24 (二) 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4-28三、统筹兼顾思想的丰富内涵 28-36 (一)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论的最新成就 28-30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指导原则 30-36四、贯彻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原则和对策 36-45 (一) 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存在的非统筹问题 36-38 (二) 贯彻统筹兼顾需要把握的原则 38-41 (三) 贯彻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对策 41-45结束语 45-46参考文献 46-49后记 49
|
相似论文
-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统筹解决我国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D616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会公平,D616
- 石家庄市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F205
-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D25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创新研究,F205
- 系统治理视阈下的村民自治研究,D422.6
-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D61
- 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看科学发展观,D61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G647.38
-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F426.2
-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F205
- 基于构建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服务型工商行政管理的构建研究,F20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