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陆地棉×达尔文氏棉后代种质系产量、纤维品质和抗黄萎病特性研究

作 者: 刘军杰
导 师: 聂以春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陆地棉 达尔文氏棉 SSR标记 黄萎病 抗性鉴定 产量 品质 相关性 关联分析
分类号: S5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纤维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是育种家共同关注的,而用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来自陆地棉×达尔文棉远缘杂交后代所培育的106份种质系为实验材料,对其产量,纤维品质以及抗黄萎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及与抗病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分析,综合评价了参试材料的应用价值,筛选出一批优良的种质资源,取得的结果如下:1.产量构成因素:四个陆地棉亲本材料的产量较稳定,变异小,四个群体内不同种质系间的籽棉产量变异范围很广,最低与最高值相差2-3倍,衣分和单铃重较为稳定,变异系数分别只有0.08,0.13,结铃数对籽棉产量的贡献值最高,但其变异系数较大,达到了0.28,筛选出产量优良种质系HD601,HD622,HD624,HD636,HD648,HD649,HD669,HD690等8份。2.纤维品质:纤维品质各项指标较稳定,变异小,平均变异系数只有0.07,环境适应性强,都存在超亲株系,但超亲幅度较小,综合纤维品质各性状来看,HD699在UHM(30.9),MIC(4.8),STR(34.5)方面均比较优良,而且在环境间的稳定性也非常好。HD697,HD707,HD716在UHM和STR方面均比较突出,两个指标值均达到30以上,且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强。3.黄萎病抗性:在苗期和成株期,种质系的黄萎病病指均低于其对应回交陆地棉亲本,成株期病指差距变小,但变异系数较大,达到了0.45,亲本达尔文氏棉具有良好抗性,属于R抗病级。综合两年数据,HD662,HD673,HD680,HD701,HD713等5份材料两年抗性表现较好,病指较低,平均病指在30以下,属于优良耐病级别。4.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籽棉产量与衣分、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单株结铃数相关系数最大为0.768;衣分和单株结铃数呈显著正相关;单铃重同单株结铃数呈显著负相关。籽棉产量和纤维伸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3,衣分和上半部平均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结铃数和纤维断裂比呈显著负相关;籽棉产量同苗期病指和后期病指都呈负相关,病指越高,产量越低;衣分与病指呈负相关,但相关系数较小,受影响较小,单铃重同病指呈正相关,其中同后期病指呈显著相关,结铃数同病指呈负相关,且受黄萎病影响较大;除马克隆值外,纤维品质与病指呈负相关,成株期病指对纤维品质影响大于苗期,纤维长度受影响最大。5.抗病标记关联分析:共关联到109个/次达到显著水平的标记位点,属于55对引物,其中BNL系列引物14对,DPL系列引物9对,MUSS系列引物8对,TMB系列引物8对,HAU系列引物4对,JS系列引物3对,CIR系列引物2对,CML, MUCS, NAU系列引物各1对。其中与3次鉴定结果都显著相关联的标记有HAU59b, DPL62a,3次结果显示为增强抗性的正效应;与2次鉴定结果显著相关联的标记有16个,其中2次结果均显示为正效应和负效应的各有6个。6.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前5个主成分(品质因子,产量因子,病指因子等)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2.27%,其中主成分1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33.43%,属于关键因子,其次为主成分2,3,贡献率分别为18.13%和13.84,其余为主成分5,6,7。后6位的主成分贡献率不到17%,信息损失率较小。包括陆地棉亲本在内的110份材料基本可以分为4个类群。类群成员数分别为22,41,25,22。聚类结果主要作用是直观地表现了各材料的田间农艺性状状况。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2
1 前言  12-23
  1.1 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的意义  12-15
    1.1.1 棉属种的分类  12-13
    1.1.2 达尔文氏棉的研究与进展  13-14
    1.1.3 棉属种优异性状及利用  14-15
  1.2 棉花抗黄萎病研究  15-20
    1.2.1 棉花黄萎病发病特点及发生规律  15-16
    1.2.2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  16-18
    1.2.3 棉花黄萎病抗病遗传及育种进展  18-20
  1.3 分子标记抗病育种概述  20-21
  1.4 植物研究中的关联分析  21-22
    1.4.1 关联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  21
    1.4.2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新进展  21-22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22-23
2 材料与方法  23-28
  2.1 实验材料  23-24
  2.2 实验方法  24-28
    2.2.1 产量与纤维品质比较实验  24-25
    2.2.2 抗黄萎病性鉴定实验  25-27
    2.2.3 分子标记检测  27-28
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8-29
  3.1 农艺性状分析  28
  3.2 分子标记与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28
  3.3 种质系综合评价  28-29
4 结果与分析  29-48
  4.1 亲本及种质系农艺性状综合分析  29-38
    4.1.1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29-32
    4.1.2 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32-35
    4.1.3 不同种质系抗黄萎病特性分析  35-38
  4.2 产量、纤维品质与抗病性的相关性分析  38-40
    4.2.1 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  38-39
    4.2.2 产量性状与黄萎病指的相关  39-40
    4.2.3 纤维品质性状与黄萎病病指相关  40
  4.3 黄萎病抗性性状与分子标记关联分析  40-44
  4.4 种质系综合评价  44-48
    4.4.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4-45
    4.4.2 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45-47
    4.4.3 筛选优良种质系  47-48
5 讨论  48-51
  5.1 参试材料产量构成因素、纤维品质与黄萎病抗性  48-49
  5.2 参试材料农艺性状间相关性  49
  5.3 分子标记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关联  49-50
  5.4 参试材料的主要性状的聚类  50-51
参考文献  51-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2. 极化SAR图像超分辨算法的研究,TN957.52
  3. 个性化检索中相似用户群的获取与更新,TP391.3
  4.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5.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6.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7.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8.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9.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10.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11.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12. 米粉品质改良研究,TS213.3
  13.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分析,S541.9
  14.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15.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16.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17.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不同耐淹性材料的光合参数差异,S565.4
  18.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9.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20. 齿果酸模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特性评价,TS255.7
  21.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纤维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