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及政策措施的调查研究

作 者: 许菲斐
导 师: 王中越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相关人群 认知 态度 行为 干预措施
分类号: R1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高发区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下文称HIV/AIDS)、一般人群(HIV阴性人群)、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四种人群进行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政策四方面的调查,分析其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政策知晓现状特点,并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的宣传防控建议,为政府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艾滋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等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综合信息调查问卷》,在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进行实地调研,共调查有效问卷832份,其中HIV/AIDS308份,一般人群241份,医务人员205份,管理人员76份,根据四类人群的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政策知晓现状的特点,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防控建议。结果1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特点1.1HIV/AIDS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被调查HIV/AIDS感染时间和感染途径集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高,个别问题知晓率低;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知晓率低;对艾滋病治疗方面的知晓率高;知识获得渠道和治疗渠道较单一;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受文化程度和知识获取途径的影响;个体水平上的羞辱和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子女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对艾滋病政策的知晓率低。1.2一般人群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高,个别问题知晓率低;对艾滋病预防方法认识不足;对艾滋病治疗方法知晓率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受知识获取途径的影响;对待HIV/AIDS的态度积极;对艾滋病政策的知晓率低。1.3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被调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文化程度和职称为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参加艾滋病知识培训比例高;对待HIV/AIDS的态度积极;工作内容缺乏对HIV/AIDS的心理护理;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1.4管理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被调查管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率高,但对个别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参加艾滋病知识培训比例高;对我国艾滋病疫情形势认识不足;对HIV/AIDS歧视现象存在;对艾滋病政策了解、学习不够。2艾滋病防控政策建议针对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情况,继续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教育;针对HIV/AIDS和一般人群,尤其是患者配偶继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防止艾滋病的性传播;全面开展母婴阻断工作,防止艾滋病母婴传播;鼓励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以便早期发现HIV/AIDS病人;重视对HIV/AIDS心理层面的关怀救助;加大艾滋病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有关医疗卫生机构改善艾滋病防治基础设施,改善防治工作条件,开展艾滋病防治人员培训,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和利用乡村基层医生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在HIV/AIDS的防控过程中,要强化医生的宣传教育意识,采用医生宣传为主,板报图书、知识讲座等多种途径相配合的宣传方式。结论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的HIV/AIDS患者、一般人群、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是艾滋病防控四个重要环节,其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各具特点,需根据课题的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为做好本地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奠定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22
  1 研究背景  12-18
    1.1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12-13
    1.2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13-15
    1.3 河南省艾滋病流行现状  15-16
    1.4 艾滋病相关人群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  16-18
  2 研究目的  18
  3 研究意义  18-19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9-22
    4.1 研究思路  20
    4.2 研究方法  20-22
第二章 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的相关文献研究  22-31
  1 艾滋病相关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特点的文献研究  22-25
    1.1 HIV/AIDS的特点  22-23
    1.2 一般人群(艾滋病高发区HIV阴性人群)的特点  23
    1.3 医护人员的特点  23-24
    1.4 管理人员的特点  24-25
  2 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文献研究  25-28
    2.1 广泛的健康教育  25
    2.2 同伴教育  25-26
    2.3 推广合理正确使用安全套  26
    2.4 艾滋病防治与性病门诊相结合  26-27
    2.5 切断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  27
    2.6 社区干预  27-28
    2.7 政策干预  28
  3 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相关理论研究  28-31
    3.1 知信行理论  28-29
    3.2 社会认知理论  29
    3.3 行为转变理论  29-31
第三章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现况调查  31-55
  1 研究对象  31
    1.1 纳入标准  31
    1.2 排除标准  31
    1.3 调查时间和地区  31
  2 样本量  31
  3 调查内容(详见附件调查问卷)  31-32
    3.1 一般信息  31
    3.2 认知信息  31
    3.3 态度信息  31
    3.4 行为信息  31
    3.5 政策信息  31-32
  4 调查方法  32
    4.1 制定调查问卷  32
    4.2 质量控制  32
  5 统计分析  32-33
  6 结果  33-55
    6.1 HIV/AIDS的调查结果  33-37
    6.2 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  37-40
    6.3 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  40-46
    6.4 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  46-49
    6.5 HIV/AIDS与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49-52
    6.6 医务人员与管理人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52-55
第四章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55-65
  1 HIV/AIDS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55-57
    1.1 HIV/AIDS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分析  55-56
    1.2 针对HIV/AIDS的防控政策建议  56-57
  2 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57-59
    2.1 一般人群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及分析  57-58
    2.2 针对一般人群的防控政策建议  58-59
  3 HIV/AIDS与一般人群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59-60
  4 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60-62
    4.1 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及分析  60-61
    4.2 针对医务人员的防控政策建议  61-62
  5 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政策建议  62-64
    5.1 管理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及分析  62-63
    5.2 针对管理人员的防控政策建议  63-64
  6 医务人员与管理人员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64-65
第五章 结论  65-71
  1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65
    1.1 HIV/AIDS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65
    1.2 一般人群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65
    1.3 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65
    1.4 管理人员的认知、态度、行为特点  65
  2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防控的政策建议  65-68
    2.1 继续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  65
    2.2 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  65-66
    2.3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教育  66
    2.4 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66
    2.5 深入落实切断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  66
    2.6 加强HIV/AIDS患者配偶的管理  66-67
    2.7 鼓励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  67
    2.8 重视对HIV/AIDS心理层面的关怀救助  67
    2.9 加大艾滋病财政投入力度  67
    2.10 充分发挥和利用乡村基层医生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67-68
  3 本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控政策的启示  68-70
    3.1 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  68
    3.2 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  68-69
    3.3 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69
    3.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防冶工作经费  69-70
  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70-71
参考文献  71-76
附录  76-10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5-106
致谢  106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3.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4.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5.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6. 英语专业学生的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理解成绩的相关研究,H319
  7.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频谱感知技术仿真分析,TN911.23
  8.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9.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10. 风险视角下新浪微博融资行为研究,F49
  11. 基于汉语听觉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R318.0
  12.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侵权行为研究,G812
  13.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14. 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G633.98
  15.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6.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7. 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G623.31
  18.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9. 中学教师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G443
  20.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21.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卫生宣传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