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碳氮比调节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及优化

作 者: 高磊
导 师: 马甡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水产养殖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碳源添加 零换水养殖 氮循环菌 水质 浮游动物 对虾生长 16S rDNA 细菌 芽孢杆菌 乳酸菌 弧菌 C/N 水体C/N 菌体C/N 产纤维素酶细菌 纤维素底物 微晶纤维素
分类号: S968.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现代化、工场化和集约化程度的发展,高密度的养殖模式使得养殖环境生态系统结构单一,抵抗能力薄弱,长期使用的药物也改变了对虾肠道菌群的正常组成,导致了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失调,同时使药物在养殖生物体内形成残留。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的碳氮比调节(C/N)和有益菌添加等技术已在对虾养殖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从根本上完善和优化了养殖微生态系统,改善了水质状况,还可以降低饵料成本,提高对虾养殖产量。但是C/N调节技术对养殖环境中特定细菌种群和浮游动物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同时有益菌添加技术也面临着有益菌不能长时间维持,很难形成优势菌种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C/N调节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中的作用,具体包括对水质因子、对虾产量、浮游动物、异养细菌和氮循环菌的影响;2.对虾养殖环境中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环境C/N的响应,以及有益菌对有害菌的抑制作用,3.如何利用产纤维素酶细菌对植物纤维素的分解作用来优化C/N调节技术,降低技术成本。作者期望通过本实验将C/N调节与有益菌添加两种手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来促进养殖环境中有益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有毒无机氮化合物的水平,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并可以形成大量生物絮团,为对虾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本实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碳源添加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本实验研究了在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系统中通过添加碳源对水质指标、对虾生长、浮游动物密度、环境C/N、水体和底质中的总菌和氮循环菌密度等的影响。将蔗糖作为碳源向养殖环境中进行添加,共分5个水平:理论碳源添加量((?)CH=0.465×feed×(42%/30%))的0%、25%、50%、75%和100%。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碳源,特别是75%和100%的理论碳源添加量可以在养殖后期有效的抑制氨氮(TAN)和亚硝氮(N02-N)在水体中的积累(P<0.05)。碳源添加对养殖水体中硝氮(N03-N)、叶绿素a、COD和BOD的浓度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碳源添加可以明显提高水体中的C/N和总菌的密度水平(P<0.05),但对于底质中的C/N和总菌密度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我们还发现通过添加碳源可以明显影响水体和底质中氮循环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密度。碳源添加还可以明显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P<0.0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75%的理论碳源添加量最适于对虾的生长,包括提高产量、成活率和降低饵料系数。因此,向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系统中添加碳源可以有效的改善水质,促进细菌和浮游动物生长,进而为对虾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2.对虾养殖环境中细菌在C/N限制条件下的筛选和鉴定本实验从我国北部沿海地下水养殖环境,中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多种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的水体和底质中富集分离出多种细菌,并利用化学方法进行了初步鉴定,共筛选出芽孢杆菌37株,乳酸菌42株,弧菌50株,亚硝酸细菌50株,硝酸细菌60株,反硝化细菌10株。我们进一步利用碳限制和氮限制两种环境进行细菌培养,筛选出对限定C/N条件响应较明显的菌株,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鉴定,最终共得到每种细菌各4株,鉴定芽孢杆菌、乳酸菌、弧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弧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杆菌属和交替假单胞菌属。本实验所筛选的多种菌株为下一步研究其对培养环境C/N的响应和今后进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3.水体C/N对细菌生长及拮抗作用的影响本实验将从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采集分离出的多株芽孢杆菌、乳酸菌、弧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不同水体C/N(2、5、10、15、20)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研究养殖环境营养水平下六种细菌的生长,以及芽孢杆菌、乳酸菌和弧菌的竞争水平及细菌菌体C/N的变化。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在水体C/N=15时生长水平最好(密度最高为6.7×107cells/ml),乳酸菌适宜在较高的水体C/N下生长(水体C/N=10、15、20;密度最高为2.6×107cells/ml),弧菌适宜在较低的水体C/N下生长(水体C/N=5、10;密度最高为5.1×107cells/ml),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对C/N的响应不明显,反硝化细菌在水体C/N=10的环境中生长较好(密度最高为2.6×107cells/ml).在芽孢杆菌与弧菌混合培养的实验中,当水体C/N=10、15与20时,培养24h时芽孢杆菌密度>2.5×107cells/ml,明显高于弧菌密度(P<0.05),且在培养基环境和模拟养殖环境中实验结果相似。在乳酸菌对弧菌的抑制实验中,当水体C/N=10与15时乳酸菌培养上清液对弧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达到较高水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2与3.1cm,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的菌体C/N均与水体C/N的变化成正相关,最低分别为5.41、3.92与5.44;最高分别为7.27、5.07与15.35。以上结果表明,较高的水体C/N适合芽孢杆菌(水体C/N=15)和乳酸菌(水体C/N=10)的生长,较低的水体C/N适合弧菌(水体C/N=5或10)的生长,并且当水体C/N较高时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可以明显抑制弧菌的生长,并且在模拟养殖环境中芽孢杆菌对弧菌的抑制作用与培养基环境相似。因此向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将水体的C/N提高至超过10的水平不仅可以促进芽孢杆菌、乳酸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快速生长,同时还可以起到有效抑制弧菌繁殖的作用。4.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其分解碳源能力的研究本实验从凡纳滨对虾的多种养殖环境(高密度高位池养殖池塘、添加甘蔗渣的高密度温棚养殖池塘、粗放式养殖池塘)、生态净水池以及排污池中富集分离出多株产纤维素酶细菌,并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全酶系和对纤维素具有较高分解能力的菌株GS-2。所筛选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刚果红染色透明圈直径及其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范围分别为12.3-41.7mm和2.8-15.6,FPA、CMCase和B-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范围分别为2.30-8.03、2.34-7.43和2.03-34.98U/ml;菌株GS-2的刚果红染色透明圈直径及其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分别为41.7mm和15.6,其FPA、CMCase和B-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分别为8.03,7.43和3.92U/ml,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确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菌株GS-2产酶最适的发酵液起始pH为8,最适温度为30℃,最适培养时间为30h,且适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产酶代谢,在厌氧条件下产酶效率较低。菌株GS-2对微晶纤维素(Avicel)的分解效率最高,在培养基环境下可达到21.24%,其次为稻草和稻壳,同时该菌的分解Avicel的产物可以显著提高环境的溶解态碳含量和水体C/N(217.33mg/1;59.27),并且能够明显促进芽孢杆菌菌株Z5的生长。因此通过向养殖环境中投放产纤维素酶细菌与适合的天然纤维素底物,不仅可以实现其对底物的不断分解,为养殖环境提供碳源,提高水体C/N,还可以促进芽孢杆菌的生长,改善养殖微生态环境。

全文目录


摘要  5-9
Abstract  9-17
前言  17-18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8-54
  1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进展  18-25
    1.1 对虾养殖现状  18-19
    1.2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19-24
    1.3 对虾健康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24-25
  2 C/N调节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5-29
    2.1 向养殖水体碳源添加,改善养殖水质  26-27
    2.2 向养殖饵料中碳源添加,降低饵料蛋白含量  27
    2.3 碳源添加培育生物絮团,改善养殖微生态系统  27-29
    2.4 将C/N调节与其它技术相结合  29
  3 细菌对环境C/N响应的研究进展  29-35
    3.1 细菌利用氮源的途径  29-31
    3.2 C/N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1-33
    3.3 C/N对细菌功能和代谢的影响  33-35
  4 产纤维素酶细菌降解植物纤维研究进展  35-38
    4.1 植物纤维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35-37
    4.2 植物纤维素利用途径  37-38
    4.3 植物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  38
  5 本文研究思路与目的  38-40
  参考文献  40-54
第二章 碳源添加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  54-88
  第一节 碳源添加对水质和对虾生长的影响  54-70
    1 前言  54-55
    2 材料与方法  55-57
      2.1 实验设计  55-56
      2.2 水质分析与测定  56
      2.3 浮游动物密度测定  56
      2.4 数据分析  56-57
    3 实验结果  57-63
      3.1 碳源添加对水质的影响  57-61
      3.2 碳源添加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61-62
      3.3 碳源添加对对虾生长的影响  62-63
    4 讨论  63-65
    5 结论  65-67
    参考文献  67-70
  第二节 碳源添加对养殖环境细菌的影响  70-88
    1 前言  70-71
    2 材料与方法  71-73
      2.1 实验设计  71
      2.2 水体和底质C/N的测定  71
      2.3 水体和底质中总菌密度的测定  71-72
      2.4 水体和底质中氮循环菌密度的测定  72-73
      2.5 数据分析  73
    3 实验结果  73-83
      3.1 C/N调节对水体和底质C/N的影响  73-75
      3.2 C/N调节对水体细菌的影响  75-80
      3.4 C/N调节对底质细菌的影响  80-83
    4 讨论  83-84
    5 结论  84-85
    参考文献  85-88
第三章 对虾养殖环境中细菌在碳氮比限制条件下的的筛选及其鉴定  88-110
  1 前言  88-89
  2 材料与方法  89-93
    2.1 材料  89-91
    2.2 实验方法  91-93
  3 实验结果  93-106
  4 讨论  106-107
  参考文献  107-110
第四章 水体碳氮比对细菌生长及拮抗作用的影响  110-135
  1 前言  110-111
  2 材料与方法  111-114
    2.1 实验材料  111
    2.2 实验方法  111-114
  3 实验结果  114-127
    3.1 水体C/N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114-122
    3.2 水体C/N对芽孢杆菌弧菌竞争水平的影响  122-125
    3.3 水体C/N对乳酸菌抑制弧菌水平的影响  125-126
    3.4 水体C/N对细菌菌体C/N的影响  126-127
  4 讨论  127-130
  5 结论  130-131
  参考文献  131-135
第五章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其分解碳源能力的研究  135-156
  1 前言  135-136
  2 材料与方法  136-140
    2.1 材料  136-137
    2.2 方法  137-140
  3 实验结果  140-149
    3.1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140-143
    3.2 不同培养条件对CMCase活力的影响  143-147
    3.3 菌株GS-2对不同底物的分解能力  147-148
    3.4 GS-2菌株分解产物分析及其对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148-149
  4 讨论  149-153
  参考文献  153-156
总结  156-157
致谢  157-158
个人简历  158
发表的学术论文  158

相似论文

  1. 稻草纤维素降解及微晶纤维素的制备研究,TQ352
  2. 离子液体中纤维素催化水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TQ251.11
  3.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O633.14
  4. MCC/PHBV复合材料结晶形态及动力学研究,TB33
  5. 麦草纤维低污染制备合成革用微晶纤维素工艺研究,TQ352
  6. 纤维素催化加氢的研究,TQ352.1
  7.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填料的合成、评价及简单的化学模拟,O657.7
  8. 纳米微晶纤维素补强天然橡胶的研究,TQ330.15
  9. TEMPO-NaClO-NaBr选择性氧化微晶纤维素C6位伯羟基的研究,O636.11
  10.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纤维素功能化中的应用,O636.11
  11. 纳米纤维素/聚氨酯复合防毡缩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TS195.2
  12. 近临界水中蔗渣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工艺及性质研究,TQ352
  13. 纤维素/C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14. 聚乙烯亚胺/纤维素的合成及对脲酸和胆红素的吸附研究,R318.0
  15. 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的合成及对尿素、砷(Ⅲ)的双机制吸附研究,TQ424.3
  16. 两种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及其电场取向行为的研究,TB383.1
  17. 药用辅料在制剂中的应用,R94
  18. 纤维素在近临界水中催化水解反应及动力学研究,TQ352.1
  19. 纤维素在高温高压溶剂中的降解研究,TQ352.1
  20. 拟青霉菌sp.229中人参皂苷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R284
  21. 乙二撑二甲酰胺塑化热塑性淀粉性能研究,TQ3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技术 >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 甲壳类养殖 > 虾的养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