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江水系翘嘴鲌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 者: 黄小彧
导 师: 章群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翘嘴鲌 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分类号: S9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大水系,是鲤科鳊鲌亚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鱼,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还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能够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水利修建,酷鱼捕捞等人为影响,翘嘴鲌野生资源迅速枯竭,种群小型化及低龄化现象尤为严重,亟待开展翘嘴鲌种群保护工作,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翘嘴鲌遗传背景研究,难以为翘嘴鲌的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测定了长江水系14个群体162尾翘嘴鲌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分析了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与种群历史动态,旨在为保护长江水系翘嘴鲌种质资源的恢复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得到翘嘴鲌线粒体控制区936bp的序列,识别了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确定了保守功能单元(ETAS、 CSB-F、 CSB-E、 CSB-D、CSB1、CSB2和CSB3等)的一般形式,发现了ETAS序列中包含了核心序列TGCAT及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并且在终止序列区中还发现了4个TACAT的核心序列。中部存在poly(T)结构,大部分变异位点都在这个poly(T)结构的前面,而poly(T)结构后的序列就相对保守了很多。2、长江水系中的14群体整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86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30,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与低核苷酸多样性共存的现象,说明翘嘴鲌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中以合江最高(Hd=0.879,Pi=0.00534),云阳最低(Hd=0.377,Pi=0.00132)。3、长江水系的14个翘嘴鲌群体没有形成明显的谱系结构和地理结构。南充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存在着高度遗传分化(Fst:0.50761~0.74012,Nm:0.17557~0.48501),云阳群体与支流的3个群体(南充、十堰、剑河)间也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Fst=0.74012、0.31517、0.19235,Nm=0.175572、1.08645、2.09943),而其他群体间仅存在低度分化或无明显分化。对长江干流的上中下游、干流与支流、干流与湖泊、支流与湖泊进行AMOVA分子方差分析得知,大部分的分化存在于群体内部。4、通过Tajima’s D和Fu’Fs中性检测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合翘嘴鲌高单倍型多样性与低核苷酸多样性共存的特征,表明翘嘴鲌种群可能经历了近期的种群扩张,扩张时间距今3万~4万年间,为更新世晚期。5、长江下游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普遍较高,且遗传距离及遗传分化值均较小,可以视为一个大的保护管理单位。合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池州,需要优先保护。另外南充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最大,而云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且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可通过特殊方式进行单独保护。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前言  9-28
  1.1 翘嘴鲌的研究概述  10-15
    1.1.1 翘嘴鲌的生物学研究  10-12
    1.1.2 翘嘴鲌的生态学研究  12-13
    1.1.3 翘嘴鲌的人工养殖研究  13-14
    1.1.4 翘嘴鲌的系统发育研究  14-15
  1.2 鱼类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15-21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15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20
    1.2.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20-21
  1.3 鱼类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的简介  21-25
    1.3.1 鱼类线粒体的一般结构  22
    1.3.2 鱼类线粒体DNA的一般特征  22-23
    1.3.3 线粒体分子标记在鱼类遗传学中的应用  23
    1.3.4 鱼类线粒体控制区介绍  23-25
  1.4 翘嘴鲌遗传多样性的现状  25-26
    1.4.1 翘嘴鲌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25
    1.4.2 目前翘嘴鲌遗传多样性研究概括  25-26
  1.5 长江水系简介  26-27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7-28
2 材料和方法  28-35
  2.1 实验材料  28-29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9-31
    2.2.1 实验仪器  29-30
    2.2.2 实验试剂  30-31
  2.3 试验方法  31-35
    2.3.1 翘嘴鲌DNA的提取及检测  31-32
    2.3.2 PCR扩增  32-33
    2.3.3 序列测定  33
    2.3.4 数据处理  33-35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54
  3.1 翘嘴鲌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分析  35-38
    3.1.1 翘嘴鲌线粒体控制区的组成  35
    3.1.2 翘嘴鲌线粒体控制区的结构  35-38
  3.2 翘嘴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38-42
    3.2.1 翘嘴鲌的单倍型分布情况  38-40
    3.2.2 翘嘴鲌的遗传多样性  40-42
  3.3 翘嘴鲌群体的遗传结构  42-47
    3.3.1 遗传距离  42-43
    3.3.2 翘嘴鲌系统发育树  43-46
    3.3.3 翘嘴鲌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  46-47
  3.4 翘嘴鲌的种群动态  47-50
    3.4.1 中性检测  47-49
    3.4.2 歧点分布  49
    3.4.3 翘嘴鲌单倍型间的网状支系分布  49-50
  3.5 分子变异分析  50-54
4 讨论  54-59
  4.1 翘嘴鲌的群体遗传结构  54-55
    4.1.1 长江上、中、下游干流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54
    4.1.2 长江干流与支流的遗传分化  54-55
    4.1.3 长江干流与湖泊之间的遗传分化  55
    4.1.4 长江支流与湖泊之间的遗传分化  55
  4.2 翘嘴鲌的遗传多样性  55-57
  4.3 翘嘴鲌种群历史动态  57-58
  4.4 翘嘴鲌遗传多样性的管理保护  58-59
5 小结  59-61
参考文献  61-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2-73
致谢  73-74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3.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4.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5.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6.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7.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8.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9.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0.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11.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2. 我国栽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青籽粒性状QTL的关联定位,S565.1
  13. 菊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S682.11
  14.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661.2
  15. 新疆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R394
  16. 罗非鱼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S917.4
  17. 大豆种质资源种子β-伴大豆球蛋白性状的遗传多样性,S565.1
  18.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S917.4
  19.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农地流转的管理,F301
  20. 转高分子麦谷蛋白基因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S512.1
  21.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核基因微卫星标记的杂色山雀遗传多样性研究,Q95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