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六氯苯微型生物群落积累、毒性影响及微生物降解研究

作 者: 刘婷
导 师: 沈韫芬;陈朱蕾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六氯苯 微型生物群落 吸附 积累 毒性 厌氧降解菌 好氧降解菌
分类号: X17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C6Cl6,简称HCB)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关于POPs由食物链低营养水平向高营养水平传递,以及某些POPs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降解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对于HCB在食物链低营养水平的生物积累、生态毒性影响尚缺乏研究,而在HCB生物降解菌的群落分析方面也未见报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结合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原理研究”的工作,对HCB在食物链低营养水平层次的微型生物群落积累、毒性影响,HCB厌氧降解菌群以及HCB好氧降解菌群的筛选分离及群落构成进行了研究。方法:确立了HCB的GC-ECD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建立了不同浓度范围的HCB标准曲线;采用水中颗粒物分级方法研究溶解态HCB在水中颗粒物的吸附、传递情况。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Polyurethane Foam Units,简称PFU)法采集微型生物群落,用种类损伤法进行HCB急性毒性试验;同时结合PFU法监测污染水体中HCB的生物蓄积浓度,并用微型生物群落结构参数分析HCB的群落级毒性影响;驯化筛选HCB降解菌群,同时采用16S rDNA-RFLP方法分别对HCB厌氧降解菌群和好氧降解菌群的构成进行研究。结果:1) HCB对微型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吸附、传递过程。在6μg/L HCB影响下,群落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生物量减少。溶解态的HCB逐渐减少,并由较小粒径颗粒物向较大粒径颗粒物传递,最后大约75%的HCB都吸附在微型生物群落等颗粒物上。原生动物对浓度为50mg/L-5g/L的HCB不敏感,HCB对原生动物具有较低或低的急性毒性作用。2) HCB微型生物积累及长期毒性影响研究。长江某支流府河的枯水期和涨水期监测结果表明,河流枯水期的PFU挤出液中发现了浓度56.88-13.29μg/L的HCB,河流涨水期的PFU挤出液中发现了浓度0.82-10.25μg/L的HCB,并且HCB在PFU挤出液中的浓度与河水中浓度之比为9.66-18.64;在监测点采集鉴定出一百多种原生动物,分析了4种群落结构参数和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HCB的长期毒性影响表现在群落的种类数量、多样性的降低,异养性指数提高。3)从HCB污染底泥中筛选到能够降解HCB的厌氧混合菌群。在pH7.0,培养温度为30℃时,该菌群能在45天将浓度为1mg/L的HCB降解95%。菌群由5种不同的微生物组成,其中3种与Dysgonomonas菌属及Ideonella dechloratans菌一致性为99%。4)从HCB污染底泥中筛选得到HCB好氧降解菌群。该菌群在好氧条件下能够以HCB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当培养温度为30℃,pH为7.0时,该菌群能在18天内将无机盐培养基中浓度为4.5mg/L的HCB降解55%以上,降解速率达到137.5μg/(L·d)。降解菌群由9种不同的微生物组成,其中3种是主要的种类,它们分别与Diaphorobacter nitroreducens菌、Acinetobacter anitratus菌、Alcaligenes菌属和Azospirillum菌属一致性最高。结论:1)HCB在微型生物群落中由食物链低营养水平向高营养水平传递;HCB具有较低或低的急性毒性作用;在HCB的长期毒性影响下,微型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多样性会降低。2)首次在国内筛选分离得到HCB厌氧降解菌和好氧降解菌群;HCB厌氧降解菌主要由Dysgonomonas菌属及Ideonella dechloratans菌组成;HCB好氧降解菌主要由Diaphorobacter nitroreducens菌、Acinetobacter anitratus菌、Alcaligenes菌属和Azospirillum菌属组成。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1 绪论  12-33
  1.1 六氯苯的物理化学性质  12-13
  1.2 六氯苯的来源和污染现状  13-19
  1.3 六氯苯生物积累及生态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19-24
  1.4 六氯苯的生物降解  24-31
  1.5 本文工作  31-32
  1.6 本章小结  32-33
2 六氯苯的测定方法  33-37
  2.1 前言  33-34
  2.2 仪器与试剂  34
  2.3 六氯苯检测色谱条件的建立  34
  2.4 六氯苯标准曲线的建立  34-36
  2.5 本章小结  36-37
3 六氯苯微型生物群落吸附及其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37-47
  3.1 前言  37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7-41
  3.3 结果与讨论  41-46
  3.4 本章小结  46-47
4 六氯苯微型生物积累及长期生态毒性影响研究  47-64
  4.1 前言  47-48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48-55
  4.3 试验结果  55-59
  4.4 讨论  59-63
  4.5 本章小结  63-64
5 六氯苯厌氧微生物降解研究  64-74
  5.1 前言  64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4-67
  5.3 试验结果  67-71
  5.4 讨论  71-73
  5.5 本章小结  73-74
6 六氯苯好氧微生物降解研究  74-85
  6.1 前言  74
  6.2 试验材料和方法  74-78
  6.3 试验结果  78-83
  6.4 分析与讨论  83-84
  6.5 本章小结  84-85
7 全文总结  85-87
  7.1 主要研究结论  85-86
  7.2 本文的创新点及意义  86
  7.3 未来的研究方向  86-87
致谢  87-89
参考文献  89-106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6-108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目录)  108-109
附录3 原生动物种类名目  109-125
附录4 微生物16S rDNA 序列测序结果  125-133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3. 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TB332
  4. 不同原料烟熏液的制备、精制及灌肠液熏工艺的研究,TS251.65
  5.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6.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7. 松萝酸与依托红霉素致肝脏毒性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R965
  8.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9.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10.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11.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2.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13. 一种蛇毒组分对神经细胞的选择性毒性及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Q51
  14.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研究及在饮用水中除砷的应用,O614.811
  15.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16.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17. 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六价硒,X703
  18. 化学吸附法脱除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TE624.55
  19. 聚丙烯腈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342.31
  20.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21. 沸石填料水洗法提纯沼气工艺实验研究,TQ221.1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