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伏气学说的源流及其理论的文献研究

作 者: 郝斌
导 师: 宋乃光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伏气 伏邪 免疫 文献研究 疑难性疾病
分类号: R2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8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十年来,防疫措施的改善使传染性热病的威胁得到控制,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改变。在饮食结构、各种污染和药物滥用等因素的影响下,临床慢性疑难性疾病不断增加,很多疾病表现出时发时止、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运用伏气学说解释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传变规律,并指导临床辨治,可以加深对这些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因此,深入、系统地整理和发掘古今伏气学说的有关文献,提升其理论,对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和推动科研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首先理出伏气学说的发展脉络,揭示了伏气学说的学术渊源和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演变,提出伏气学说的演变和我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特点密切相关。春秋战国至西汉为气候温暖时期,因此《黄帝内经》中的伏气是广义的,散见于温病、泄泻、痎疟、咳嗽等多种疾病,并未局限于伤寒。公元之初我国气候趋于寒冷,《伤寒论》虽论广义伤寒,却详于寒、略于温的事实和天气寒冷有直接的关系,伏寒化温说也因此占据了伏气温病发病的主导地位,伏气也成为阐释部分外感热病的专有名词。我国北方在公元后的长期历史中天气以偏于寒冷居多,伏寒化温说也自然占据了主流。清代1710-1850年间的100多年为相对温暖时期,狭义的伏寒化温说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被打破,春温、伏暑、晚发、温疟等多种疾病都纳入伏气致病的范畴,伏气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同时,清代以后人口大量南移、人口密度增加、生活习惯改变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伏气发病率的增加也有一定影响。本课题对历代著名伏气派医家有关伏气方面的理论阐述和运用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尤其对清代以来,以喻嘉言、柳宝诒、戴天章、张锡纯等为代表的伏气派医家的医论和医案进行了发掘和阐述,力求发前人所未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伏气是潜伏在人体内的,伺机而发的不正之气,伏气之发,未必皆从火化,但“静则内伏,动则外发”却是共同的规律,伏气潜伏和发病的关键是动静的变化。例如:属阴、不易动的邪气容易伏藏,如寒邪、湿邪;属阴、不易动的部位容易藏邪,如肝、肾、髓、脑、膈膜等处。伏气化火,邪盛气动则发;伏气不化火,正盛气动攻邪亦发。论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伏气及其潜伏、发病进行了阐释,认为产生伏气的关键是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伏气的实质主要是外来邪气(包括气候环境变化、病原微生物、各种污染等)侵犯人体,诱发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连锁性的免疫反应,使人体内产生的某处或多处的免疫物质堆积及其他病理改变,形成了局部潜伏性病灶。伏气产生的同时,可造成正气的消耗和损害。伏气的潜伏是人体免疫应答造成的局部病灶相对稳定,不扩大、不发作,相当于气机偏静不动的状态;伏气的发病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人体内正邪力量的对比发生转变,局部的免疫性病灶发生活动,引发连锁性免疫反应,病灶迅速扩大并扩散,出现各种症状,相当于气机活动甚至伏气化火的状态。论文指出,目前临床与伏气相关的慢性疑难性疾病明显增加,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天地大环境的变化,气候变暖和异常、各种化工污染骤增、各种电离辐射增加;二是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传播得到助长;三是人体内环境由于过逸、过食、耗伤、药误等因素造成正气虚损和内生痰湿瘀毒的积聚。这三个原因的综合影响,使人体受各种邪气侵袭并潜伏下来形成伏气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论文还指出,临床与伏气相关的慢性疑难性疾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时发时止、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二是与人体的免疫机制有密切相关性,多具有慢性感染病灶或因免疫反应产生的局部病变;三是伏气潜伏处的病灶须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四是发病时虽表现为或发热或不发热,但是一般初起发热即见里热,具有伏气化火和正虚的双重特点,这与传统医学中的伏气温病类似。论文明确指出伏气学说和其他辨治体系的区别和优势在于:一是当前临床上慢性疑难性疾病明显增加,伏气致病的因素日益突出;二是伏气学说特别重视伏气(潜在病灶)的辨识,对伏气的潜伏和发病有独到的认识角度,符合临床实际;三是因伏气导致的温热性疾病,辨证上以伏气化火、伏气潜伏处正虚明显为病机要点,治疗原则以清补、清透、升降气机、药到病所、给邪出路为要点,特别重视正邪的一体性,更适合用伏气学说进行辨治。论文还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慢性肝炎、艾滋病等为例,从伏气学说的角度对临床上具有伏气致病特点的一些时发时止、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慢性疑难性疾病进行了辨治和分析,力求对伏气学说作出更科学的阐释,从理法上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开拓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疗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文献综述:伏气学说的研究进展  10-19
前言  19-21
正文:伏气学说的源流及其理论的文献研究  21-65
  一 伏气学说的历史源流和演变  21-29
    1. 《黄帝内经》时期  21-22
    2. 《伤寒论》时期  22-23
    3. 魏晋至元明时期  23-24
    4. 清代至民国时期  24-27
    5. 新中国成立至今  27
    6. 伏气学说演变的原因分析  27-29
  二 伏气学说的理论研究  29-40
    1. 伏气的概念和内涵  29
    2. 邪气的种类  29-32
      2.1 正邪本一体,因状态而有差别  29-30
      2.2 外来邪气  30-31
      2.3 内生邪气  31-32
    3. 邪气潜伏的条件和部位  32-35
      3.1 邪气能否伏藏  32-34
      3.2 伏邪的性质和伏藏部位  34-35
      3.3 同气相求和虚处受邪规律  35
    4. 伏气发病的条件  35-36
    5. 当前伏气致病明显增加  36-39
      5.1 天地大环境的恶化使伏气增加  36-37
      5.2 病原微生物的变化使伏气增加  37
      5.3 人体内环境的变化使伏气增加  37-38
      5.4 药物的滥用使伏气增加  38-39
    6. 伏气的预防  39-40
  三 历代名家对伏气学说的阐述和运用  40-53
    1. 吴又可  40-41
    2. 喻昌  41-42
    3. 叶天士  42-43
    4. 王孟英  43-44
    5. 戴天章  44-46
    6. 柳宝诒  46-48
    7. 雷丰  48-49
    8. 张锡纯  49-51
    9. 蒲辅周  51-53
  四. 伏气学说对辨治临床相关疾病的启示  53-65
    1. 白血病的辨治  53-56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56-57
    3. 艾滋病  57-59
    4. 慢性感染性疾病  59-61
    5. 辨治原则总结  61-65
结语  65-66
主要参考文献  66-68
致谢  68-69
个人简历  69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3.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5. HSV-2gD模拟抗原表位P6、HBsAg、IL18重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R392
  6.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7.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8. HCV准种变异特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初步研究,R392.1
  9.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10.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1. 植物精油对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性能的影响,S828.5
  12. “和美酵素”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S828.9
  13.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14. 壬基酚与三丁基锡对罗氏沼虾免疫因子、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和性腺发育的影响,S945
  15. 维生素E和C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S963.1
  16. 添加钾离子对低盐度水体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S963
  17. 几种免疫增强剂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S963
  18. 免疫磁珠纯化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R373
  19. 棘胸蛙非特异性免疫在多种环境胁迫下的反应特征,Q958.1
  20.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21. 转attM基因彩色马蹄莲及AttM解酯酶抗体制备研究,S682.26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内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