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伤伏邪的理论研究

作 者: 姜宜惠
导 师: 桑希生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内伤病 发病机制 伏邪 伏气 传变
分类号: R2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医伏邪理论是中医内伤病发生发展的精髓,据现有资料记载,对中医伏邪理论的研究尚需整理完善,为了透彻解析中医内伤病学的辨病辨证思路及发生发展规律,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并健全较为完整的中医伏邪理论,重新理清思路,以奠定坚实的有助于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石。本文的基本框架即是梳理历代文献,作以整理分析总结,根据对文献研究的要求和方法,加之逻辑学与诠释学的运用,从整体出发来研究中医伏邪理论,进行探讨,深入剖析。从基本概念研究到基本特征的诠释,以及中医伏邪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角度,挖掘伏邪理论本来固有的潜在涵义,从而形成中医伏邪理论的系统认识,对体现中医内伤病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研究思路基本概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伏邪的发生学研究对中医伏邪理论的渊源及发展状况做一整理、分析,系统理清史上对中医伏邪理论的认知情况,及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作出评价。2中医伏邪的特征从中医伏邪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伏邪的概念研究,及伏邪能够产生并存在的条件因素和伏留部位,而后重点探讨中医伏邪在中医内伤病中是如何起主导作用,如何发病的。笔者认为伏邪的产生与邪气性质、正气虚实和外界环境这三方面因素相关,它们相互作用、影响着,它们的虚实盛衰状态决定着伏邪能否伏留、能否发病。当然,伏邪的伏留部位亦受这三因素所影响。且伏留部位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条件因素的变化可伏于人体任何部位,即凡气血阴阳运行之处均可伏留。在这些因素基础上即有了伏邪的发病,而关于伏邪的发病机制问题,在史上概念模糊,涵义混乱,尚无确切表述。鉴于此,笔者试述伏邪的发病机制,认为伏邪的发病除了外在因素作用以外,其关键是内在的邪气性质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邪气并不是前面伏邪伏留条件中的邪气,而是伏邪伏在机体后内生的致病因素,即伏气。同时在这里提出了本气、化气、复气问题是导致伏邪从存在到发病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的致病因素,这三者的相互传移和变化决定伏邪的致病性质,因此又有了在伏邪发病过程中存在的传变问题。因此,伏邪的发病,其内在的根本因素是本气、化气、复气问题以及其中存在的传变规律。3理论与实际相融合阐述中医伏邪理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如何发生联系的,这也是本论文的目的之一。同时运用中医伏邪理论指导现代临床,对临床上具有伏邪发病特点的一些时发时止、反复发作的常见疾病进行分析讨论。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前言  9-11
1 中医伏邪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11-17
  1.1 伏邪理论的萌芽阶段  11-12
  1.2 伏邪理论的发展阶段  12-15
  1.3 伏邪理论的成熟阶段  15-17
2 中医伏邪的特征诠释  17-38
  2.1 中医伏邪的概念研究  17-20
    2.1.1 “伏”的含义  17-18
    2.1.2 “气”的含义  18
    2.1.3 “邪”的含义  18
    2.1.4 伏气与伏邪  18-20
  2.2 伏邪的伏留条件  20-25
    2.2.1 邪气性质  21-23
    2.2.2 正气虚实  23-24
    2.2.3 外界环境  24-25
  2.3 伏邪伏留部位  25-28
  2.4 伏邪的发病机制  28-38
    2.4.1 条件因素  29-30
    2.4.2 根本因素  30-32
    2.4.3 内伤伏邪的传变规律  32-38
3. 伏邪与疾病  38-43
  3.1 中医伏邪理论与疾病之间的理论基础  38-41
  3.2 中医伏邪理论的现代临床举例  41-43
    3.2.1 慢性病毒性肝炎  41-42
    3.2.2 系统性红斑狼疮  42
    3.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2-43
4 展望  43-4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个人简历  49
发表论文  49-50
详细摘要  50-51

相似论文

  1. 维生素A联合BCG早期干预对成年后SD哮喘大鼠肺部CD11C+和抗OVA-IgE的影响,R562.25
  2. Meige综合征临床分析及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研究,R746
  3. 海人酸致痫大鼠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变化,R742.1
  4. 缺血性心肌病证候要素提取与痰瘀伏邪相关性研究,R259
  5. 草鱼胆中毒大鼠急性肾损伤血清TNF-α动态水平研究,R595.4
  6. 小儿外感温热病手足太阴肺脾传变规律临床研究,R272
  7. 咽喉反流性疾病3例报道及文献综述,R766
  8. 登革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sVCAM-1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R512.8
  9. 小清营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及主要药效学研究,S853.7
  10. 头痛宁治疗风寒瘀阻型偏头痛临床研究,R277.7
  11. 丹黄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R259
  12. VEGF-A对大鼠视网膜表达TGF-β1及CTGF的影响的研究,R774.1
  1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含量的检测及意义,R446.6
  14. 膀胱害羞症在正常人群与术后人群中发病率及治愈率的差异,R694
  15. 从“伏气学说”理论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作用机制,R259
  16. 兔腹主动脉局部痉挛模型建立及发病机制的探讨,R543.5
  17. sCD40L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其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541.4
  18.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9.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其差异的探讨,R512.62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现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之体会,R54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病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