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

作 者: 谢礼圣
导 师: 田海平
学 校: 东南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麦金太尔 道德 合理性 传统 叙事 相对主义
分类号: B82-0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7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西方伦理学中,道德探究始终是一项理性的事业。一部西方伦理学史,可以看作是伦理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而不断演变发展的道德哲学史。为柏拉图主义、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所代表的西方传统伦理理性主义的困境使得道德合理性问题在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突显出来。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伦理学家们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麦金太尔对道德合理性问题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语境中展开的。麦金太尔所试图给出的是一种无相对主义的历史主义和非基础主义。在他看来,人们能够接受人类经验的历史性,能够在有限的视角和特定的境遇限制中生活,同时仍然坚持道德的合理性和客观性。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的形成是以其对当代西方的道德危机和道德理论危机的深刻剖析为前提和基础的。按照麦金太尔的观点,启蒙运动以降的一系列道德理论都没有能够确立道德的有效性,都经不起理性的质疑和诘难,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徒劳无功的。启蒙谋划的失败就是现代西方道德文化中情感主义泛滥和随之而来的现代道德危机的根源。而启蒙谋划之所以会失败就在于它造就了现代性,使人从道德传统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个人”。现代性的弊端使得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和指摘层出不穷,从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这个技术统治时代使人类面临着道德虚无主义幽灵的困扰。在麦金太尔看来,人类只可能有两种选择:要么返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要么接受后现代主义的道德虚无主义。因此,他认为重构道德合理性的唯一途径就是复活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麦金太尔向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回归是基于其坚定的历史主义和社群主义立场。他认为人包括其道德总是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境况的产物。在麦金太尔看来,德性完全占据了道德的中心位置。他的德性伦理学就是其对道德合理性原则的重构。麦金太尔试图通过历史叙事把人的生活描述为一个统一体,也就是追寻善的统一过程。麦金太尔指出,在这一叙事背景下,德性通过实践和内在善物获得了界定。然而,这样建构的道德合理性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相对主义的危险。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传统在道德合理性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按照麦金太尔的观点,历史中兴起的实践和叙事为实践推理提供了标准。实践是社会确立的人类合作形式,叙事是社群或共同体用以理解和解释实践的故事和理论。实践和叙事帮助我们识别我们所追求的目的并且能够使我们确定达到这些目的的途径。实践和叙事都是在历史兴起并且随特定共同体的经验发展。诉诸历史来为道德标准奠定基础,实际上也就是诉诸传统来为道德合理性辩护,也就是给出道德的合理性证明。麦金太尔认为,唯有通过对历史和传统的连续性解释方式,我们才能够阐明道德,从而求得对现代道德困境的合理解释。所以,麦金太尔反对基础主义证明方法,他论证道德合理性的方法是叙事。麦金太尔的叙事是历史叙事或传统叙事,这种叙事在目的论的架构内向我们描绘了西方道德传统的更替过程,并且试图表明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摒弃是现代道德危机的根本原因。麦金太尔进而主张,唯有借助传统进行道德探究才能够证明道德的合理性。因此,麦金太尔坚持认为,道德合理性本质上是传统的合理性,并且一种传统能够表明自身优于另一种传统,所以传统的合理性并不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的结论。然而分析表明,麦金太尔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塘,尽管他拒绝承认其失败。麦金太尔最终以人类的依赖性作为其德性论的基础也表明了传统的合理性未能有效地拒斥相对主义。麦金太尔的道德合理性思想暗示,历史与道德真理始终处在一种紧张关系之中。历史叙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7
  第一节 国内麦金太尔伦理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10-12
  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12-17
第一章 西方伦理理性主义与道德合理性问题的突显  17-35
  第一节 西方伦理理性主义的道德界说及其困境  17-25
    一 柏拉图的道德理想主义  17-20
    二 康德的绝对命令  20-23
    三 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  23-25
  第二节 道德非理性主义与道德合理性问题  25-29
    一 休谟的“是与应该的二分”  25-27
    二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挑战  27-29
  第三节 当代西方合理性理论的主要流派简述  29-35
    一 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理论  30-31
    二 马克斯·韦伯: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  31-32
    三 普特南:科学合理性思想  32-35
第二章 当代的道德危机与麦金太尔的反思  35-53
  第一节 当代的道德状况分析  35-42
    一 西方道德论争的三个显著特征  35-38
    二 西方道德文化的情感主义特征  38-39
    三 道德危机的根源:启蒙谋划的失败  39-42
  第二节 启蒙谋划与现代性  42-47
    一 启蒙运动的起源与嬗变  42-43
    二 道德传统的丧失与“个人”的诞生  43-45
    三 现代道德的个人主义本质  45-47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道德信念  47-53
    一 形上世界崩溃后的技术统治与道德虚无主义的幽灵  47-50
    二 亚里士多德主义还是尼采主义  50-53
第三章 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学——道德合理性原则的重构  53-88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  53-59
    一 形而上学的生物学目的论  53-55
    二 德性与城邦  55-56
    三 德性与社会生活  56-59
  第二节 德性的本质  59-70
    一 德性概念的历史  59-62
    二 德性概念的分歧及其整合途径  62-67
    三 麦金太尔的德性定义  67-70
  第三节 实践与德性  70-75
    一 实践、技艺和社会机构  70-71
    二 德性与实践的善物  71-72
    三 德性定义的局限与亚里士多德传统  72-75
  第四节 叙事、人类生活和传统  75-79
    一 背景条件、可理解性与叙事  75-77
    二 个人生活的统一性与追寻叙事  77-78
    三 个人生活、实践与传统  78-79
  第五节 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  79-88
    一 德性与规则  80-81
    二 古代伦理学与现代道德  81-85
    三 正当与善  85-88
第四章 传统与道德合理性  88-115
  第一节 道德的合理性证明  88-94
    一 理性与合理性  89-91
    二 基础主义的证明观念  91-93
    三 叙事与道德论证  93-94
  第二节 传统建构的和建构传统的合理性  94-108
    一 影响西方历史的四大传统  95-98
    二 道德探究、合理性与传统  98-102
    三 道德合理性与相对主义  102-108
  第三节 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计划与传统建构  108-115
    一 三种道德探究计划的起源与理论实质  108-111
    二 合理性与传统建构  111-115
第五章 麦金太尔的理论结局及其启示  115-130
  第一节 依赖性的理性动物  115-120
    一 依赖性与德性  115-117
    二 共同体与德性  117-118
    三 传统的合理性与依赖性  118-120
  第二节 历史与道德真理  120-130
    一 真理、相对性与相对主义  120-124
    二 叙事与历史  124-126
    三 情境化与普适价值  126-130
结束语 人的命运与道德生活  130-133
主要参考文献  133-137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译著  137-138
后记  138

相似论文

  1.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4. 探析中国网络广告联盟的发展,G206
  5.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6.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7.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8.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9.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10.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11. 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G40
  12. 基于脚本的中学英语叙事文体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G633.41
  13. 云南石林撒尼人传统服饰现状研究,K892.23
  14.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15.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16. 南通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TS941.2
  17. 论家具中的折叠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TS664.01
  18. 环境史视野下的传统农田水利建设研究,S274
  19. 人IVF周期中短时受精方法及其临床结果的研究,R714.8
  20.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21.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B82-05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