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杂合抗生素生技霉素和桔青霉68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作 者: 姜威
导 师: 金文藻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关键词: 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抗生素 化学位移 结构鉴定 活性代谢产物 灰黄霉素 红霉素 桔青霉 附图
分类号: R9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1999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技霉素(Shengjimycin)是由本所王以光教授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4″-O-异戊酰转移酶基因克隆到螺旋霉素产生菌中而获得的杂合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阴性菌及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体内活性优于临床上常用的红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目前,生技霉素正在申报国家一类新药,其临床前药理实验已基本完成,正准备进入一期临床研究阶段。为符合新药申报的有关规定,本课题组开展了对生技霉素组分的化学研究工作,本论文第一部分针对生技霉素的部分小组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 生技霉素粗品HPLC分析表明,生技霉素中的主要组分为4″-O-异戊酰螺旋霉素Ⅰ、Ⅱ和Ⅲ。其总含量已达55%,另有4″-O-乙酰、丙酰和丁酰等酰化螺旋霉素,4″-O-酰化螺旋霉素的总含量约为90%左右。此外还有少量未酰化的螺旋霉素和其它杂质。 采用连续逆流分配法,碱性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中压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并以薄层层析和HPLC作为检测手段,从生技霉素粗品中分离得到了五个小组分A0,B0,B2,B3和C2。其含量分别为0.5%,1.5%,3.3%,6.2%和2.6%,其中B2为B和B两个异构体的混合物。经过UV,IR,SI-MS,FAB-MS,GC-MS,1H-NMR,13C-NMR,1H-1H COSY等光谱分析,确定了生技霉素A0为普拉特霉素A1,B。为4″-O-(3-甲基-2-丁烯酰)螺旋霉素Ⅱ,B为4″-O-丁酰螺旋霉素Ⅱ,B为4-O-异丁酰螺旋霉素Ⅱ,B3为4″-O-丙酰螺旋霉素Ⅲ,C2为4軸-O-丙酰螺旋霉素Ⅱ。其中B0(即4-O-(3-甲基-2-丁烯酰)螺旋霉素Ⅱ)和B(即4″-O-异丁酰螺旋霉素Ⅱ)为两个新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 本实验工作为生技霉素的新药报批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数据。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生技霉素小组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5-49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7
  一、前言  7-10
  二、实验部分  10-15
    (一) 实验材料和仪器  10
    (二) 实验方法  10-15
      1.提取工艺  10
      2.组分分析  10-13
      3.分离流程  13-15
  三、结构鉴定  15-43
    (一) 理化性质  15-18
    (二) 结构鉴定  18-43
      1.生技霉素C_2的结构鉴定  18-22
      2.生技霉素B_3的结构鉴定  22-24
      3.生技霉素B_(2α),B_(2β)的结构鉴定  24-26
      4.生技霉素B_0的结构鉴定  26-28
      5.生技霉素A_0的结构鉴定  28-43
  四、讨论  43-45
  五、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49
第二部分 桔青霉68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49-79
  中文摘要  49-50
  英文摘要  50-51
  一、前言  51-53
  二、实验部分  53-57
    (一) 实验材料和仪器  53-54
    (二) 实验方法  54-57
      1.发酵  54
      2.活性检测  54
      3.提取分离流程  54-57
  三、结构鉴定  57-70
    (一) 理化性质  57-58
    (二) 结构鉴定  58-70
      1.68A的结构鉴定  58-61
      2.68B的结构鉴定  61-63
      3.68C的结构鉴定  63-67
      4.68D的结构鉴定  67-70
  四、活性测定  70-71
  五、讨论  71-74
  六、结论  74-75
  参考文献  75-79
致谢  79-80
综述: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研究进展  80-96
附光谱图  96-133

相似论文

  1. 灰黄霉素产生菌FS80的诱变与选育研究,TQ927
  2. 松萝酸与依托红霉素致肝脏毒性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R965
  3.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4.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5.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6.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7.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8.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9. 防治土传辣椒青枯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0. 绿益康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S828.5
  11. 枯草芽孢杆菌fmbJ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TQ920.6
  12. 樟树叶多酚提取纯化及结构鉴定,TQ914.1
  13. 海南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TQ927
  14. 软枣猕猴桃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R284
  15.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根除及耐药关系的探讨,R57
  16. 急性药物性内耳损伤中CaV1.3钙通道及三种细胞凋亡因子的检测及变化,R764
  17. 修复植物海州香薷和东南景天代谢的提取分离和鉴定,X173
  18. 抗生素对土壤生物化学特征的影响效应,X131.3
  19. 典型工业污染土壤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修复技术研究,X53
  20. 福州市皱纹盘鲍养殖病害调查研究,S944
  21.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及免疫学致病机制研究,R56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物基础科学 > 药物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