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

作 者: 郑剑虹
导 师: 黄希庭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自强 总体自强意识 社会取向自强意识 个人取向自强意识 动机强度 自立 自信 自尊
分类号: B8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405次
引 用: 2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强是个体不断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努力进取,克服困难的一种人格动力特质。迄今未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报道。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此种人格特质进行理论与实证探讨,对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研究、人格心理学的中国化、健全人格的养成以及公民道德建设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历史文献分析、传记内容分析、相关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对自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共包括11项研究。首先,纵向考察了从《周易》、儒家到近代的自强心理,调查了当代公众的自强观,分析了90名现当代中国学术界、文艺界和商界自强式人物的人格特征,剖析了自强特质的构念结构。其次,根据理论构念和前期研究,编制了自强意识问卷。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当代大学生的自强意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实验者在场的情况下,不同自强意识水平的大学生在完成困难性任务上的表现,和实验者不在场的情况下,个人成败经验对不同自强意识水平的大学生从事后续难度性作业的影响。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 自强是一个蕴涵丰富的中国文化历史内涵的本土概念,具有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具有传统性与时代性特征。 (2) 当代公众的自强观主要指持久的意志力,其心理结构涉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内容。自强既是一种综合性人格特征,又是一种动力特质。 (3) 意志品质是现当代自强式人物所共有的最重要的人格特征。某些人格博士学位论文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特征对某一行业领域的自强式人物特别重要,可以看出,这些人格特征是与其行业特点相吻合的。 (4)自强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包括总体自强意识和一般自强意识两个层次。前者包含总体肯定和总体否定两个维度,后者分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均由动机强度自立自信自尊四个维度构成。 (5)本研究编制的自强意识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三个分问卷:总体自强意识问卷、社会取向自强意识问卷和个人取向自强意识问卷。 (6)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取向自强意识显著地高于个人取向自强意识。不同学校类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强意识水平上差异显著。总体而言,重点大学的学生优于一般大学的学生,男生高于女生。 (7)父母抚养方式、家庭环境、成就动机与自强意识四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温暖型的父母抚养方式与自强意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惩罚严厉型、拒绝否认型和干涉保护型的父母抚养方式与自强意识之间则呈负相关。大学生的自强意识与亲密型、成功型、知识型和娱乐型的家庭环境之间存在显著或十分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矛盾型的家庭环境之间则存在负相关。 (8)成就动机、家庭环境和性别变量对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成就动机的预测力最好,其次为家庭环境,再次为性别。成就动机、家庭环境和父母抚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自强意识的三个因素,其中成就动机可对自强意识产生直接影响,父母抚养方式则产生间接影响,而家庭环境对自强意识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 (9)实验者在场的情况下,高低自强被试在完成困难性任务的坚持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独立性上差异显著,高自强被试的独立性显著高于低自强被试。实验者不在场的情况下,高低自强被试在成功和失败反馈后从事困难性任务的持久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高自强被试的坚持性显著地长于低自强被试。 (10)实验者在场的情况下,从完成难度性作业的平均持续时间来看,高社会取向自强意识的被试长于高个人取向自强意识的被试。实验者不在场的情况下,高个人取向自强意识的被试在成功和失败反馈后从事难度性任务的持久性上好于高社会取向自强意识的被试。博士学位论文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 (11)无论是高自强被试还是低自强被试,在获得成功反馈后完成难度性任务上的坚持性均比失败反馈来得长。但高自强被试在获得成功反馈后与在获得失败反馈后完成困难性任务的持久性上相差不大,而低自强被试在获得成功反馈后与在获得失败反馈后从事后续难度性作业的持久性上相差则较大。 (12)自强可能与个体的认知因素有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3
1 前言  13-15
2 文献综述与思考  15-48
  2.1 国内典籍文献对自强的论述与研究  15-22
    2.1.1 中国历史文献典籍对自强的论述  15-16
    2.1.2 其它学科对自强的研究  16-22
  2.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22-48
    2.2.1 自我的研究  22-29
    2.2.2 自我实现的研究  29-37
    2.2.3 成就动机的研究  37-43
    2.2.4 黄希庭教授及其学生对自立自信自尊的研究  43-48
3 中国历史上的自强心理研究  48-66
  3.1 《周易》的自强人格及其培养  48-56
    3.1.1 引言  48-49
    3.1.2 自强者的人格特征  49-52
    3.1.3 自强人格养成的途径与方法  52-54
    3.1.4 自强意识及其培养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心理原则  54-56
  3.2 儒家的自强人格及其培养  56-62
    3.2.1 自强者的人格或境界  56-59
    3.2.2 自强人格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59-62
    3.2.3 小结  62
  3.3 中国近代的自强心理及其特点  62-65
    3.3.1 近代自强是一种群体性自强  62-64
    3.3.2 近代自强是一种外压性自强和防御性自强  64
    3.3.3 近代自强与民族自尊、自信紧密关联  64-65
  3.4 本部分总结  65-66
4 当代公众自强意识的调查研究  66-77
  4.1 自强意识的调查研究(Ⅰ)  66-70
    4.1.1 引言  66
    4.1.2 方法  66-67
    4.1.3 结果  67-68
    4.1.4 讨论与分析  68-70
    4.1.5 结论  70
  4.2 自强意识的调查研究(Ⅱ)  70-76
    4.2.1 引言  70-71
    4.2.2 方法  71
    4.2.3 结果  71-74
    4.2.4 讨论与分析  74-76
    4.2.5 结论  76
  4.3 本部分总结  76-77
5 自强者人格特征的传记分析研究  77-88
  5.1 引言  77
  5.2 方法  77-78
  5.3 结果  78-83
  5.4 讨论与分析  83-87
  5.5 结论  87-88
6 自强的初步理论构想  88-92
  6.1 自强的概念  88-89
  6.2 自强的类型  89-90
  6.3 自强的结构  90-92
7 自强意识问卷的编制  92-106
  7.1 预试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92-100
    7.1.1 目的  92
    7.1.2 方法与程序  92-94
    7.1.3 结果与分析  94-99
    7.1.4 小结  99-100
  7.2 自强意识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100-105
    7.2.1 信度检验  100-101
    7.2.2 效度检验  101-102
    7.2.3 验证性因素分析  102-105
    7.2.4 小结  105
  7.3 本部分总结  105-106
8 大学生自强意识的特点及相关研究  106-123
  8.1 大学生自强意识特点研究  106-116
    8.1.1 目的  106
    8.1.2 方法与工具  106
    8.1.3 结果  106-113
    8.1.4 讨论与分析  113-115
    8.1.5 结论  115-116
  8.2 大学生自强意识与成就动机、父母抚养方式、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116-122
    8.2.1 目的  116
    8.2.2 方法与程序  116-117
    8.2.3 结果  117-120
    8.2.4 讨论与分析  120-122
    8.2.5 结论  122
  8.3 本部分总结  122-123
9 自强的实验研究  123-136
  9.1 实验1 不同自强意识水平的大学生在完成困难性任务上的表现  123-128
    9.1.1 目的  123
    9.1.2 方法与程序  123-124
    9.1.3 结果  124-126
    9.1.4 讨论与分析  126-127
    9.1.5 结论  127-128
  9.2 实验2 个人成败经验对不同自强意识水平大学生的影响  128-135
    9.2.1 目的  128
    9.2.2 方法与程序  128-129
    9.2.3 结果  129-133
    9.2.4 讨论与分析  133-134
    9.2.5 结论  134-135
  9.3 本部分总结  135-136
10 总的讨论与结论  136-145
  10.1 总讨论  136-141
  10.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课题  141-143
  10.3 总结论  143-145
参考文献  145-155
附录  155-162
后记  162

相似论文

  1.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2. 中小学教师课堂印象管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应用,G632.4
  3.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4. CUBS男子运动员特质自信心与投篮命中率相关研究,G841
  5. 自尊类型、自我框架对风险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B849
  6. 预测任务下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研究,B841
  7. 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B844.2
  8. 录音档案袋评价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G623.31
  9. 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B844.2
  10. 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B844.1
  11.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12. 自尊、攻击、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G78
  13.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虚拟社区使用偏好的调节作用,B841
  14. 关于《山月记》的“欠缺”问题,I313.074
  15. 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自信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F276.6;F224
  16. 4-6岁儿童元记忆监测的发展,B842.3
  17. 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心理中的认知失调研究,G206
  18. 面子威胁对消费者品牌标识偏好影响研究,F224
  19. 管理层自信程度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F224
  20. 丹道与生命哲学,B958
  21. 自我结构和自尊对大学生社会比较结果的影响,B8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