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灵菇栽培基础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

作 者: 周长青
导 师: 王秀峰;李玉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蔬菜学
关键词: 白灵菇 生长 发育 菌丝后熟 低温催蕾 发育生理 营养生理
分类号: S6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6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利用人工气候箱并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天山二号’白灵菇为材料进行了母种培养阶段和栽培期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优化试验;研究了白灵菇在棉籽壳培养基中降解和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规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低变温促进原基分化的生理机制以及不同条件培养基对于实体蛋白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和蔗糖;最佳N源是酵母膏和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C/N是10:1-40:1;适宜N%为0.15%-0.27%。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酵母膏5g、MgSO40.5g、KH2PO42g。适于作原种培养基的主料为高粱粒、玉米粒和棉籽壳。适于作生产种培养基的主料是棉籽壳。料袋栽培条件的最优组合是养菌温度24℃-26℃,培养基含水量65%,pH值5.5-7.5。菌丝是否经过后熟对出菇率和生物转化率影响极大,超过20天后熟时间的影响则不再明显。白灵菇菌丝后熟的最佳条件是后熟温度25℃、后熟时间40天或后熟温度30℃、后熟时间20至30天。出菇率高低受低温刺激天数和温差的双重影响。反复变温出菇的整齐度好于单向变温。适宜白灵菇原基分化的温度是4℃~10℃,适宜处理时间是9~12天。培养料C/N和N%均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现蕾时间和生物学效率有影响。适宜C/N为28:1-43:1,适宜N%为1.2%-1.8%,最佳为1.6%-1.8%。培养料主料的种类明显影响白灵菇的生长发育,以棉籽壳为主料菌丝长速快、现蕾早、生物学效率高。菌丝接受低温刺激能降低纤维素、半纤维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提高淀粉酶、漆酶、中性蛋白酶、糖原降解酶活性。低温能引起菌丝内的糖原降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菌丝后熟过程伴随着菌丝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后熟完成后蛋白质含量增加180%,多糖增加52.4%,可溶性总糖增加55.6%。胞外酶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菌丝生长阶段较低,原基形成后活性急剧增加,子实体采收后活性开始下降。漆酶和淀粉酶在整个菌丝生长阶段保持相对稳定,且在菌丝生长初期表现出比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更高的酶活性,二者的活性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子实体采收后进一步下降。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在菌丝生长阶段表现比较稳定的活性,子实体生长阶段活性明显增强,整个生长阶段酸性蛋白酶的活性明显高于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培养料C/N和N浓度均对胞外酶活性产生影响。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均有较高酶活性的C/N范围是28:1-54:1,N%范围是1.4%-1.6%。白灵菇在整个生长期内以降解木质纤维素为主,生殖生长阶段更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碳源,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和菌丝后熟阶段被利用。在整个生长期内,纤维素降解40.24%,半纤维素降解32.06%,木质素降解34.61%,木质纤维素总降解35.52%。并且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降解速率在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较低,生殖生长阶段明显加快。在不同生长阶段木质纤维素的各成分被优先利用的次序存在差异,前35天优先利用木质素,且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平衡利用,后熟期间优先利用纤维素,原基分化期优先利用半纤维素,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9-11
英文摘要  11-14
前言  14-1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5-27
  1 食用菌研究进展  15-20
    1.1 菌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5-16
    1.2 引育种工作  16
    1.3 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  16-17
    1.4 食用菌酶学研究  17-20
  2 白灵菇研究  20-27
    2.1 “白灵菇”商品名的由来和亲本追溯  20
    2.2 白灵菇的分类学研究  20-21
    2.3 生物学特性  21-22
    2.4 白灵菇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22
    2.5 栽培技术研究  22-25
    2.6 白灵菇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5
    2.7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25-27
第二章 白灵菇菌种培养条件研究  27-39
  1 材料与方法  27-30
    1.1 材料  27
    1.2 方法  27-30
  2 结果与分析  30-38
    2.1 不同碳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0-31
    2.2 不同氮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1-32
    2.3 不同N浓度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2-33
    2.4 不同C/N比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3-34
    2.5 不同培养温度、PH值、C/N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4-35
    2.6 母种培养基不同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5-36
    2.7 原种培养基优选结果  36-37
    2.8 生产种培养基优选结果  37-38
  3 小结  38-39
第三章 白灵菇栽培条件研究  39-53
  1 材料与方法  39-41
    1.1 材料  39
    1.2 方法  39-41
  2 结果与分析  41-52
    2.1 低变温条件对原基分化的影响  41-42
    2.2 菌丝后熟条件对出菇率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42-44
    2.3 培养温度、栽培料含水量、PH值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44-45
    2.4 培养料不同N%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45-48
    2.5 培养基不同C/N比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48-50
    2.6 培养基不同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50-52
  3 小结  52-53
第四章 白灵菇栽培生理研究  53-88
  1 材料与方法  53-59
    1.1 材料  53
    1.2 方法  53-59
  2 结果与分析  59-85
    2.1 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的规律  59-62
    2.2 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木质纤维素的消耗利用规律  62-66
    2.3 催蕾过程中温度条件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66-70
    2.4 催蕾过程中温度条件对基菌混合物中内含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70-74
    2.5 白灵菇菌丝在后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74-75
    2.6 不同C/N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75-77
    2.7 不同N%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77-79
    2.8 培养基不同主辅料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79-85
  3 小结  85-88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88-94
  1. 讨论  88-92
    1.1 白灵菇适宜C/N和N%的特点  88
    1.2 母种培养基碳源的选择  88
    1.3 培养料理化性质与菌丝生长的关系  88
    1.4 培养条件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影响的非对等性原因分析  88
    1.5 白灵菇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和对木质素的优先利用与其它组分利用的关系  88-89
    1.6 木质纤维素降解和胞外木质素酶活性的关系  89
    1.7 低温刺激诱发原基分化的生理机制分析  89-90
    1.8 菌丝后熟影响出菇的原因分析  90
    1.9 低温影响糖原分解酶活性的机制分析  90-91
    1.10 低温催蕾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变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与原基形成的关系  91
    1.11 漆酶、淀粉酶活性变化与原基分化的关系  91
    1.12 不同阶段培养基条件的变化与胞外酶活性的关系  91-92
    1.13 酶活性变化与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92
  2. 结论  92-94
参考文献  94-99
致谢  99-100
附图  100-102

相似论文

  1. Let-7 microRNA在小鼠胎肺发育时期的表达检测及其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Q78
  2. FGF8在人和小鼠牙齿中亚型分析及其对牙齿发育的影响,Q954.48
  3. 经典Wnt信号关键基因在人早期牙齿发育中的表达检测,R78
  4.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5. 牡蛎壳海卤缓释氮肥对辣椒和香菜生长影响的研究,S145.6
  6.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7.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8.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9.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10. 调环酸钙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合成,TQ452
  11.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12.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13. 氮肥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S541.9
  14. 水氮耦合对宜宾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S572
  15.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16.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7. 两种规格马氏珠母贝育珠期的生长、消化酶活力及珍珠囊发育的比较,S917.4
  18.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19.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20. 粳稻穗角性状的遗传分离分析和QTL定位及关联分析,S511.22
  21.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菌类(食用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