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套扎硬化夹心联合法与单纯套扎、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 者: 潘爱欢
导 师: 刘德良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消化内科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套扎治疗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 套扎硬化夹心联合法
分类号: R57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了解内镜下套扎硬化夹心联合法(EVL-EVS-EVL,简称夹心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能否获得优于单纯套扎(EVL)或单纯硬化剂注射治疗(EV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0年2月至2004年4月间接受内镜下夹心法、单纯套扎或单纯硬化治疗的145例肝硬化EV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EVL组39例,采用密集套扎法。EVS组17例,采用静脉内、静脉旁联合注射法。夹心法组89例,采用每条曲张静脉套扎2点,并与2点之间曲张静脉内注射1-3ml硬化剂,其中7例在首次内镜治疗中同时进行食管静脉造影检查术。每组间隔7-14天重复一次内镜下治疗,直至静脉曲张消除。比较三组之间急性活动性出血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除率、再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是否具有显著差别,并对夹心法硬化剂在曲张静脉内滞留的时间进行评价。结果:1.食管静脉造影检查显示,硬化剂在食管曲张静脉内滞留时间超过30分钟。2.夹心法组、EVL组、EVS组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成功率相似(100%比100%比100%)。3.夹心法组、EVL组、EVS组之间的静脉曲张消除率差异无显著性(96.6%比97.4%比94.1%);但夹心法组首次治疗后静脉曲张消除率显著高于EVL组与EVS组(70.8%比51.3%比36.3%),达到静脉曲张消除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EVL组与EVS组(18.2±6.0d比30.1±9.3d比38.6±12.6d),而EVL组与EVS组之间的首次治疗后消除率、达到消除所需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夹心法组达到消除所需治疗次数与EVL组相似,二者均明显少于EVS组(1.5±0.6比1.8±0.7比3.4±1.0)。4.夹心法组早发再出血率与EVL组相似,二者明显低于EVS组(5.6%比2.6%比23.5%);而迟发再出血率方面,夹心法组与EVS组相似,二者均显著低于EVL组(7.9%比0%比23.1%)。5.随访期内,夹心法组与EVS组的静脉曲张复发率相似,二者明显低于EVL组(2.2%比5.9%比23.1%)。6.夹心法组与EVL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二者均显著低于EVS组(12.4%比15.4%比41.2%)。7.夹心法组、EVL组、EVS组之间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3.4%比2.6%比5.9%)。结论:内镜下套扎硬化夹心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套扎与单纯硬化剂注射治疗。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第一章 引言  9-10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0-14
  2.1 临床资料  10-11
  2.2 材料  11
  2.3 方法  11-12
  2.4 统计学分析  12-14
第三章 结果  14-18
  3.1 夹心法组静脉曲张造影检查  14
  3.2 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效果  14-15
  3.3 静脉曲张消除情况  15-16
  3.4 再出血与再出血原因分析  16
  3.5 静脉曲张复发率  16
  3.6 并发症及预后  16-18
第四章 讨论  18-21
第五章 结论  21-22
参考文献  22-27
综述  27-42
  参考文献  35-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R575.2
  2.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R575.2
  3. 慢性肝衰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R575.3
  4.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5.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6. 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肝功能状态相关性探讨,R575.2
  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R575.2
  8. 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感染诱因及其部位分析,R575.2
  9. 大鼠肝再生与肝硬化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2
  10.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11. 应用FISH和LCSM技术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初步研究,R575.2
  12. MELD评分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评估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R575.2
  13.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575.5
  14. 血清胆碱酯酶、血小板、肝纤维化指标在HBV感染各阶段的临床意义,R575.2
  15. 内镜下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R575.2
  16.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R575.2
  17. 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腹水、尿钠及尿钾排出量的关系探讨,R575.2
  18. 西南地区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研究,R575.2
  19. UDCA(优思弗)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575.5
  20. 小鼠再生肝抗GalN/LPS联合诱导急性肝损伤的UCP2作用研究,R575.3
  21. 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反应及Cyclin D1、HGF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R57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 肝及胆疾病 > 肝硬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