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 者: 张玉玲
导 师: 吴宜进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湖北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生态不安全指数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X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叙述了湖北省自然资源和经济概况,并提出耕地资源减少、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水质下降、旱涝灾害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定量分析湖北省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首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方法,列表分析湖北省近十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得出,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提供者是森林、草地和农田。其中森林和草地的服务价值逐渐提高,而农田的服务价值却在降低,但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在波动中上升的。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3年波动不稳定有下降趋势,但是在2003年之后又逐渐抬升。湖北省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在波动中上升的,2001年之前以下滑为主,但是波动幅度比较小;2001年之后以上升为主,上抬幅度较大,2003年又出现一次大幅度下跌。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湖北省近十年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盈余(赤字)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出湖北省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在2001年出现一个低谷值为1.42977,其后几年生态足迹稳步上升;湖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在波动中上升,其中2002年出现一个最低值,这与湖北省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湖北省生态盈余强度虽然还处于负值,但是其数值是在波动中上升的。总体上来看生态盈余强度从1997年的-2.128653上升到2005的-1.501804,2001年生态盈余强度达到最大值-1.23286。湖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Ulanowicz发展能力)随着时间的变化,在1999年——2002年之间出现一个低谷期,但是其总体趋势逐渐增强。生态不安全指数计算来源于生态安全的分析,生态不安全度越高说明区域生态环境破坏越严重,越不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出湖北省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表现为旱涝灾害严重,工、农业生产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投入强度及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等方面。综合各评价指标,湖北省2005年生态不安全度达到0.27367,属于较不安全状态。湖北省近十年生态不安全度在波动中下降,均处于较不安全状态。2002年以前曲线波动幅度大,1998年出现回升现象随后又逐年下降;2002年之后曲线波动幅度变小,且逐年下降。虽然2005年湖北省生态不安全度仍然高为0.27367,但是与1997年的0.421478相比降低了0.140478。生态不安全度的下降表示湖北省生态系统安全度的上升,由此也可以证明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但是仍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以上分析,文章主要从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主要包括工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二:社会可持续发展措施,主要包括人口可持续发展、消费可持续发展。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社区可持续发展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2
引言  12-14
1 湖北省概况  14-23
  1.1 自然资源  14-16
    1.1.1 水资源  14
    1.1.2 矿产资源  14-15
    1.1.3 森林资源  15
    1.1.4 野生动植物资源  15-16
    1.1.5 土地资源  16
  1.2 经济概况  16-18
    1.2.1 工业发展  17
    1.2.2 农业发展  17-18
    1.2.3 旅游发展  18
  1.3 湖北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8-23
    1.3.1 耕地资源减少与土壤质量下降  18
    1.3.2 水资源质量下降  18-19
    1.3.3 森林生态功能受到破坏  19
    1.3.4 土流失严重  19-20
    1.3.5 大气污染  20
    1.3.6 旱涝灾害严重  20-22
    1.3.7 农村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  22
    1.3.8 生物入侵  22-23
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3-27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意义  23
  2.2 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23-27
    2.2.1 模型简介  23-24
    2.2.2 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24-27
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27-37
  3.1 生态足迹模型介绍  27-28
    3.1.1 生态足迹计算  27
    3.1.2 生态承载力计算  27-28
    3.1.3 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28
  3.2 湖北省生态足迹计算  28-30
    3.2.1 生物资源帐户计算  28
    3.2.2 能源帐户计算  28-30
    3.2.3 进出口贸易调整  30
  3.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30-37
    3.3.1 湖北省与世界、全国平均值相比较  31
    3.3.2 湖北省人均生态赤字近十年比较  31-32
    3.3.3 湖北省生态足迹盈余强度计算  32-33
    3.3.4 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计算  33-37
4 基于生态不安全指数分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37-42
  4.1 生态安全的内涵  37
  4.2 湖北省生态不安全指数计算  37-40
    4.2.1 不安全指数值计算  37-38
    4.2.2 标准值的确定及结果分析  38-40
  4.3 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与生态不安全指数综合对比分析  40-42
    4.3.1 研究区域对比分析  40
    4.3.2 预测研究对比分析  40-41
    4.3.3 综合评价效果对比分析  41-42
5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42-55
  5.1 可持续发展简介  42-45
    5.1.1 传统发展观  42-43
    5.1.2 新发展观  43
    5.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3-44
    5.1.4 可持续发展内容  44-45
  5.2 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建议  45-49
    5.2.1 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6-47
    5.2.2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7-48
    5.2.3 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8-49
    5.2.4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多元化  49
  5.3 湖北省社会可持续建议  49-53
    5.3.1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49-51
    5.3.2 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51
    5.3.3 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51-52
    5.3.4 消除贫困、共同富裕,走可持续道路  52-53
  5.4 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  53-55
    5.4.1 开展植树造林  53
    5.4.2 退耕还湖  53
    5.4.3 防止与治理水土流失  53
    5.4.4 有效防治早涝灾害  53-54
    5.4.5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与保护  54-55
6 总结  55-56
参考文献  56-60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60-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4.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5.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6.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7.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研究,X826
  8.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9.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10.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1.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3.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4.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5.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16.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17.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18.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9.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2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21.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环境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