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子商务发展与就业变化关系的研究

作 者: 郝倩倩
导 师: 李洪心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电子商务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技术革命 就业 产业结构 老工业基地
分类号: F24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6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子商务作为当今社会经济的核心,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还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其中,首当其冲便是就业。就业是立国之本,安民之策。在科技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跃然于人们眼前,那便是失业。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增加就业,便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结构性失业。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革命,对就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来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在比较、对比分析了电子商务与技术革命、中外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所带来影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辽宁省电子商务环境下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以大连市、阜新市为例,对比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并在结尾提出了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从电子商务与以往技术革命的异同入手,在文章第二章中比较分析了其发展历程的相似性及电子商务内容的独特性。第三章分别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了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同时还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电子商务环境下产业、就业结构的演进。第四章以辽宁省为例,采用典型调查、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电子商务对就业的影响。之后,在分别介绍大连市与阜新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数据对比分析了两市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差别,通过实例阐述了发展电子商务以及与此相关的各行业和领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缓解老工业基地就业压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第五章,从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电子商务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大人力资源培养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发展电子商务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供参考。最后,文章就所论述的内容作出总结,并提出了今后仍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电子商务与技术革命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并结合辽宁省的实例,深刻分析研究了作为新兴技术革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产业、就业结构产生了怎样影响,从而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举措。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3
  1.1 问题的提出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1.2.1 国外学者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概述  9-10
    1.2.2 国内学者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概述  10-11
  1.3 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11-13
2 电子商务及其与技术革命的比较  13-21
  2.1 技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13-14
  2.2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4-18
    2.2.1 世界范围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5-16
    2.2.2 中国B2B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6-18
  2.3 电子商务与以往技术革命的异同  18-21
    2.3.1 发展历程的相似性  18-19
    2.3.2 商务模式的独特性  19-21
3 电子商务对就业的影响  21-34
  3.1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21-24
    3.1.1 从历史角度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21-23
    3.1.2 信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的国际经验  23-24
  3.2 电子商务对就业的影响  24-34
    3.2.1 电子商务、通货膨胀与就业  24-26
    3.2.2 电子商务、产业结构与就业  26-34
4 以辽宁省为例研究电子商务对就业的影响  34-47
  4.1 辽宁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4-36
  4.2 辽宁省劳动力就业现状  36-40
    4.2.1 劳动力供大于求  36-37
    4.2.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换滞后  37-40
  4.3 电子商务发展对就业影响的城市间差别  40-47
    4.3.1 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40-42
    4.3.2 阜新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42-44
    4.3.3 大连市、阜新市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的比较  44-47
5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47-55
  5.1 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48-49
  5.2 加大投入力度,以信息技术进步带动就业能力提高  49-50
  5.3 优化产业结构,以区域优势产业带动就业结构优化  50-51
  5.4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和人才流入  51-53
  5.5 加大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重视高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53-55
6 结论与展望  55-57
  6.1 主要结论  55-56
  6.2 仍需探讨的问题  56-57
参考文献  57-59
后记  59-60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2. 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研究,G647.38
  3. 农村失地妇女的就业状况研究,F249.2
  4.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5. 农科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服务需求与高校就业服务优化,G647.38
  6. 发展服务外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探析,G647.38
  7. 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07.4
  8. 服装网络营销顾客忠诚度的实证研究,F274
  9. 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G40-057
  1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G633.3
  11. 广西师范生就业力发展现状及改进研究,G657.38
  12. 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创新,G647.38
  1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探究,G647.38
  14. 项目课程视角: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对策研究,G717.38
  15. 佳木斯地区多维度农民工就业管理体系研究,F249.2
  16. 体验式就业教育,G647.38
  17.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责任研究,G647.38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G647.38
  19.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研究,G812.7
  20. 欧盟国家化解社会矛盾对我国的启示,D75
  21. 太原市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分析,D66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劳动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