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种黄鳝RAPD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 者: 贺顺连
导 师: 肖克宇;郭照良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养殖
关键词: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山黄鳝 穴黄鳝 黄鳝
分类号: S9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鳝属(Monopterus)中产自缅甸的山黄鳝(M.cuchia),印度尼两亚的穴黄鳝(M.fossorius),及中国的黄鳝(M.albus),共12个个体基因组DNA的遗传标记进行分析。先用12个个体的混合DNA对OPA、OPB和OPD三个系列4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有35个引物获得了扩增谱带,30个引物获得了重复性良好的谱带。本试验选用筛选出的30个引物分别对三种黄鳝的12个个体核DNA进行PCR扩增,其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共获得315个扩增片段,长度为250~5417bp,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每个引物在种间均能扩增出DNA多态性片段,每条扩增条带含有2~16个大小不等的片段。30个引物均可将1种、2种甚至3种黄鳝分别区别开来。检出三种黄鳝特异性片段87个,其中M.cuchia有25个,M.fossorius有33个,M.albus有29个。 从所检测到的位点中,三种黄鳝种群间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80.32%,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575;种群内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在M.albus中为33.53%、0.0801;在M.cuchia中为48.61%、0.0645,在M.fossorius中为44.88%、0.1380。结果表明,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种群间的遗传变异高于种群内的。 通过DPS2003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计算显示:M.cuchia个体间遗传距离(D)最小为0.4505、最大为0.8356,平均为0.5842:M.fossorius个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1400、最大为0.9048,平均为0.5250;M.albus个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2500、最大为0.7647,平均为0.5293。M.albus与M.fossorius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7415;M.cuchia与M.fossorius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7035:M.cuchia与M.albus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6860。根据遗传距离指数,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三种黄鳝亲缘关系聚类图。图中所示三种黄鳝中M.cuchia与M.albus亲缘关系最近,M.fossorius与其余两种相对要远。

全文目录


前言  10-23
  1 同工酶与蛋白质电泳分析  11-12
  2 DNA遗传标记  12-15
    2.1 RFLP标记  12
    2.2 ALFP标记  12-13
    2.3 DNA指纹  13
      2.3.1 小卫星DNA  13
      2.3.2 微卫星DNA  13
    2.4 mtDNA标记  13-14
    2.5 DNA-PCR  14
    2.6 SNP标记  14-15
      2.6.1 物理差异的方法  14
      2.6.2 化学修饰和杂合双链DNA切割的方法  14
      2.6.3 蛋白结合与双链杂合DNA的切割的方法  14
      2.6.4 DNA测序的方法  14-15
    2.7 RAPD标记  15
  3 RAPD技术鱼类种质资源上的应用  15-22
    3.1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的原理  15
    3.2 RAPD技术的优点  15-16
    3.3 RAPD技术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6-22
      3.3.1 渔业管理  16-17
      3.3.2 DNA多态性的检测及物种、品种的分类与鉴定  17-19
      3.3.3 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  19-20
      3.3.4 RAPD技术在水产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0-22
        3.3.4.1 RAPD技术可用来研究子代的遗传结构  20
        3.3.4.2 遗传图谱的构建  20-21
        3.3.4.3 RAPD标记辅助育种  21-22
        3.3.4.4 监测遗传渐渗,维持物种遗传多样性  22
        3.3.4.5 识别同一物种的性别差异  22
      3.3.5 濒色、危物种的保护  22
  4 本项研究目的  22-23
试验研究  23-61
  1 材料和方法  23-28
    1.1 试验材料与来源  23
    1.2 血样的采集  23
    1.3 所用仪器和设备  23-24
    1.4 主要的试剂和酶  24
    1.5 随机引物  24
    1.6 缓冲液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24-25
    1.7 试验方法  25-27
      1.7.1 DNA的提取  25-26
      1.7.2 黄鳝血液DNA的检测  26
        1.7.2.1 DNA浓度与纯度的检测  26
        1.7.2.2 DNA是否降解的检测  26
      1.7.3 PCR 扩增与操作程序  26-27
        1.7.3.1 PCR反应的总体积  26
        1.7.3.2 反应的程序  26-27
      1.7.4 引物的稀释与筛选  27
      1.7.5 RAPD扩增  27
    1.8 分析方法  27-28
      1.8.1 扩增带多态性的确定  27
      1.8.2 随机扩增DNA片段大小的计算  27
      1.8.3 多态位点数  27
      1.8.4 三种黄鳝遗传距离和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  27-28
  2 结果  28-45
    2.1 三种黄鳝形态特征比较  28
    2.2 黄鳝血液DNA的含量与纯度  28-29
    2.3 筛选的引物  29
    2.4 三种黄鳝群体内和间的遗传变异及聚类分析  29-45
      2.4.1 RAPD扩增结果  29
      2.4.2 三种黄鳝的遗传多样性  29
      2.4.3 三种黄鳝的种群内和种群间的聚类分析  29-45
  3 分析与讨论  45-53
    3.1 关于取材样品的问题  45-46
      3.1.1 关于取材样品的代表性  45-46
      3.1.2 RAPD分析的取样数量问题  46
      3.1.3 RAPD分析的取样成分问题  46
    3.2 关于RAPD标记的应用  46-48
    3.3 关于RAPD标记的适用性  48
    3.4 关于三种黄鳝的亲缘关系问题  48-49
    3.5 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49-51
      3.5.1 DNA的质量要求及影响制备因素  49-50
      3.5.2 DNA片段电泳迁移率及主要影响因素  50
        3.5.2.1 琼脂糖浓度  50
        3.5.2.2 DNA分子量  50
        3.5.2.3 电压  50
        3.5.2.4 其它因素  50
      3.5.3 影响随机扩增多态DNA的因素  50-51
        3.5.3.1 引物数量的确定  50-51
        3.5.3.2 反应条件控制  51
    3.6 RAPD标记的应用前景  51-53
      3.6.1 RAPD标记辅助选择  51-52
      3.6.2 RAPD标记应用于黄鳝多样性的保护  52-53
  4 结论  53-54
    4.1 所选的随机引物基本能满足三种黄鳝RAPD遗传分析  53
    4.2 确立了PARD指纹图谱的扩增程序  53
    4.3 三种黄鳝种群间和种群内DNA具有高度多态性  53
    4.4 RPAD技术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相吻合  53-54
  5 参考文献  54-60
  6 致谢  60-61
作者简历  61-62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3.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4.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5.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6.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7.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8.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9.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0.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1. 我国栽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青籽粒性状QTL的关联定位,S565.1
  12. 菊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S682.11
  13.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661.2
  14. 新疆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R394
  15. 中国野生秋子梨群体特征及遗传多样性评价,S661.2
  16. 12个STR基因座在四个品种犬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S829.2
  17. 荞麦种质CHS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S517
  18. 杂草稻ORFs区域遗传多样性及籼粳血缘分化,S511
  19. 罗非鱼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S917.4
  20.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蜡梅遗传多样性研究,S685.99
  21. 山西省华北落叶松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S791.2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