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汉语用语序比较研究与翻译

作 者: 安登贤
导 师: 陈舒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语用语序 主题化 左移位 倒装 分裂句 主题意义 对比 翻译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7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语序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是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各种语序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认为英汉两种语言,都可从语用层面研究语序。语用语序在句子中不仅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而且还涉及说话人的主观选择,信息重点的转移等。同一语义内容用句法语序还是语用语序表达,其功能和主题意义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英汉互译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这种意义以及传达这种意义的语用语序结构,以便在翻译中获得对应信息并忠实于原文。英汉语用语序的结构很多,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以下四种结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传达特定主题意义时的异同点:1)主题化结构(topicalization)。英语是典型的SVO语言,从相对意义上来说,英语语序中较晚出现的成分都可以出现在主题位置上,形成主题化结构,以凸显说话人的视点,参与者的兴趣中心,上下文已知信息未知信息的区分等。汉语是偏重主题的语言,主题化前置在汉语中引起的语序变化更为常见。因此,在实际翻译中,同序转换的情况较多,但由于两种语言中具体的表现形式并不完全相同,部分结构仍需进行语序调整,原语语序所体现的主题意义一般可借助词汇手段加以体现。2)左移位结构(left-dislocation)。左移位结构是指句中一个带有名词核心成分的句子成分被移至句首,原来的位置通过一个代词成分标出。左移位往往具有标示主题,为说话人表露情感提供澄清和强调的意义。在英汉互译时,我们应尽量保持原语语序结构,将原语语序结构所传达的特定主题意义在译文中通过对应结构体现出来。3)倒装结构(inversion)。英语语言中,倒装结构非常普遍,既有结构性倒装又有功能性倒装。功能性倒装突出句子的主题,更强调了句尾成分,是典型的语用语序。汉语语言中,倒装结构较少,且多为功能性倒装。因此,翻译中结构重组和语序调整的情况较多。4)分裂句(clefts)。英语分裂句是一种起强调作用的特殊语用语序结构,通常可分为It-clefts和Wh-clefts两种。从传达主题意义的角度来看,英语分裂句能明确的区分新旧信息,同时含有强调意义。It-clefts和Wh-clefts中被强调的成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强调的句子成分也有所不同。汉语语言中,“是”字结构十分自由,用得相当广泛,常常被看作是汉语的分裂句。在实际翻译中,对应转换较为常见,但有时为更好的传达原文的主题意义,汉语中的“是”字结构也可转换为英语的倒装句或用词汇手段强调的句子。本论文共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探讨了英汉语用语序研究的可行性及本文研究的范围,随后对语用语序、主题意义、主题化、左移位、倒装和分裂句这六个重要术语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文献回顾,从三个方面回顾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研究。本章首先总结了英语语序研究的特点及还需解决的问题,然后综述了语序在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最后回顾了英汉语序比较研究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对这些相关理论的回顾与分析不仅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更进一步肯定了语用语序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四、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比较分析了语用语序较为典型的四种结构模式:主题化结构,左移位结构,倒装结构和分裂句。探讨了这四种结构在英汉语言中各自的特点及其所要传达的特定主题意义,并着重分析了跨语言研究中,这些结构的异同点及其对具体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后一章为结论,总结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在进一步重申语用语序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对翻译实践起重要指导作用的同时,指出了论文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总之,英汉语用语序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语用层面语序结构的共性和个性,显示了语用语序研究对翻译实践潜在的指导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语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更有助于翻译活动的促进和译文质量的提高。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6-7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4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4-22
  1.1 Introduction  14-16
  1.2 Definition of terms  16-18
    1.2.1 Pragmatic word order  16
    1.2.2 Thematic meaning  16-17
    1.2.3 Topicalization  17
    1.2.4 Left-dislocation  17
    1.2.5 Inversion  17-18
    1.2.6 Clefts  18
  1.3 Clarification of some confusing relations  18-20
    1.3.1 Semantic word order,Syntactic word order and Pragmatic word order  18-19
    1.3.2 Non-canonical word order and Pragmatic word order  19-20
  1.4 Methodology  20
  1.5 Aims of the present studies  20-22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2-30
  2.1 Word order studies in the West  22-25
  2.2 Word order studies in China  25-27
  2.3 Word order studies in contrast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ranslation  27-29
  2.4 Summary  29-30
Chapter 3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opicalization and translation  30-46
  3.1 Thematic meaning and translation  30-32
  3.2 Thematic meanings of topicalization  32-34
  3.3 Topicalization in English  34-37
    3.3.1 NP topicalization  34-35
    3.3.2 PP topicalization  35-36
    3.3.3 AdjP topicalization  36-37
    3.3.4 VP topicalization  37
  3.4 Topicalization in Chinese  37-41
    3.4.1 NP topicalization  39-40
    3.4.2 PP topicalzation  40
    3.4.3 VP topicalzation  40
    3.4.4 Clause topicalization  40-41
  3.5 A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realization of thematic meanings in mutual renderings  41-46
Chapter 4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left-dislocation and translation  46-53
  4.1 Thematic meanings of left-dislocation  46
  4.2 Left-dislocation in English  46-48
  4.3 Left-dislocation in Chinese  48-50
  4.4 A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realization of thematic meanings in mutual renderings  50-53
Chapter 5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inversion and translation  53-62
  5.1 Thematic meanings of inversion  53
  5.2 Inversion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53-56
  5.3 Inversion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56-57
  5.4 A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realization of thematic meanings in mutual rendering  57-62
Chapter 6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clefts and translation  62-68
  6.1 Thematic meanings of the cleft sentences  62-63
  6.2 Cleft sentences in English  63-64
  6.3 Cleft sentences in Chinese  64-65
  6.4 A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realization of thematic meanings in mutual renderings  65-68
Chapter 7 Conclusion  68-72
Bibliography  72-77

相似论文

  1.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2.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3. 面向统计机器翻译的解码算法的研究,TP391.2
  4.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5. 吐蕃止贡赞普和朗达玛灭教之比较,K28
  6.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7.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8.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9.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O631.3
  10. 靖边气田上古储层评价,P618.13
  11. Miccoli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653
  12. 英汉翻译中逻辑问题的研究,B812
  13. 华蘅芳的科技观研究,N09
  14. 哈拉哈塘凹陷海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P618.13
  15. 无对比剂的二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排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对比研究,R816.2
  16. 城乡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R737.33
  17. 《人民日报》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报道比较,G212
  18. 对女子竞技体操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的研究,G832
  19. 中西部农民媒介素养研究,G206
  20.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21. 藏汉思维方式与翻译研究,H21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