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内切葡聚糖酶芽孢杆菌C-36筛选及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作 者: 高凤菊
导 师: 陈惠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分类号: Q939.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1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从废泥浆中经反复筛选及刚果红鉴定,获得一株高活力产内切葡聚糖酶芽孢杆菌。经研究发现,在培养20h后,显微镜下,经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细胞杆状,细胞大小(2.2~3.0)um×(0.8~0.9)um,有芽孢,中生或近中央生,芽孢大小(1.1~1.4)um×(0.8~0.9)um,卵圆形或柱形,孢囊不膨大。细胞成对或成链,具圆端,运动性较强。将此菌株C-36与枯草芽孢杆菌标准菌株ZW-1进行了参比试验,初步鉴定该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在CMC-Na平板上菌落呈乳白色,粘稠厚重,湿润光亮,生长迅速,24h可见明显透明圈。生长条件的测定显示该菌生长pH范围较宽,在pH7.0生长最好,在pH8.0~9.0的碱性条件下长势较好。摇瓶发酵粗酶液的性质测定表明,该菌所产生的内切酶在pH6.8左右酶活最高,酶活力为79.2U/mL。在pH9.0时仍能保持最高酶活力的65%以上。酶反应的适宜温度为50℃,适宜中性至碱性。 根据国际基因库(GenBank)中注册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设计了引物,通过对内切葡聚糖酶基因PCR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获得了一条长约1.5kb的特异性PCR扩增条带,并对其进行了菌落PCR鉴定。然后将PCR扩增片断克隆到pMD18-T质粒中,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片断的克隆质粒,并转化到JM109株大肠杆菌载体中,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菌株。克隆质粒中外源片断的DNA序列测定表明,该片断含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完整序列,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全长1500bp,编码499个氨基酸。将B.subtilis C-36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登陆,登陆号为DQ782954。枯草芽孢杆菌C-36与其他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号为:Z29076.1,X04689.1,AY044252.1,X67044.1,AY766381.1)的同源性高达90%~93%,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号为:CAA82317,CAA97610,AAK94871,AAZ22322,AAN07019)同源性高达90%~98%。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生物软件对本基因进行信号肽序列、N-端糖基化位点、密码子的偏爱性等分析,并对其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进行了预测。

全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3-4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0
  1 引言  10-18
    1.1 纤维素  10-11
    1.2 纤维素酶产生微生物  11-13
      1.2.1 纤维降解细菌  12
      1.2.2 纤维降解真菌  12-13
    1.3 纤维素酶系的组成分类  13
    1.4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13-15
      1.4.1 催化结构域  13-14
      1.4.2 结合结构域  14
      1.4.3 连接桥  14
      1.4.4 真菌和细菌产生纤维素酶分子的主要差异  14-15
    1.5 产纤维素酶微生物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15
    1.6 内切葡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5-17
    1.7 纤维素酶的应用  17-18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20
第二章 产内切葡聚糖酶芽孢杆菌C-36筛选及鉴定  20-32
  1 引言  20
  2 材料与方法  20-26
    2.1 材料  20-22
      2.1.1 样品的采集  20
      2.1.2 枯草芽孢杆菌标准菌种  20
      2.1.3 试剂  20-21
      2.1.4 主要实验设备  21
      2.1.5 培养基  21-22
    2.2 方法  22-26
      2.2.1 初筛  22
      2.2.2 刚果红染色鉴定法  22
      2.2.3 摇瓶复筛  22
      2.2.4 酶活力的测定  22-23
      2.2.5 菌株最适生长pH的测定  23
      2.2.6 菌株鉴定方法  23-26
  3 结果  26-30
    3.1 菌株的分离、初筛  26
    3.2 产内切葡聚糖酶细菌的鉴定  26-27
    3.3 摇瓶复筛  27-28
    3.4 C-36菌株最适生长pH的测定  28
    3.5 菌株的鉴定  28-30
      3.5.1 个体形态特征  28
      3.5.2 群体形态特征  28
      3.5.3 生理生化特征  28-30
  4 讨论  30-31
    4.1 关于菌种筛选  30
    4.2 关于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30
    4.2 关于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30-31
  结论  31-32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C-36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32-59
  1 引言  32
  2 材料与方法  32-39
    2.1 材料  32-35
      2.1.1 菌种与质粒  32-33
      2.1.2 培养基  33
      2.1.3 试剂  33
      2.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33-35
      2.1.5 主要实验设备  35
    2.2 方法  35-39
      2.2.1 枯草芽孢杆菌C-36的DNA提取  35
      2.2.2 枯草芽孢杆菌内切纤维素酶基因的PCR扩增  35-36
      2.2.3 枯草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6-38
      2.2.4 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38
      2.2.5 克隆片段的DNA序列测定及分析  38-39
      2.2.6 枯草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39
  3 结果  39-57
    3.1 枯草芽孢杆菌DNA提取  39
    3.2 纤维素酶基因PCR扩增结果  39-40
    3.3 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40-41
      3.3.1 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  40
      3.3.2 阳性克隆菌株的鉴定  40-41
    3.4 克隆片段的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41-49
      3.4.1 枯草芽孢杆菌C-36与其他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序列比较  41-47
      3.4.2 枯草芽孢杆菌C-36与其他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比较  47-49
    3.5 枯草芽孢杆菌C-36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9-57
      3.5.1 枯草芽孢杆菌C-36菌株内切葡聚糖酶的信号肽切割位点分析  49-51
      3.5.2 枯草芽孢杆菌C-6菌株内切葡聚糖酶成熟蛋白序列的糖基化分析  51-52
      3.5.3 枯草芽孢杆菌C-36株内切葡聚糖酶成熟蛋白编码区的密码子使用频率统计  52-54
      3.3.4 枯草芽孢杆菌C-36株内切葡聚糖酶成熟蛋白的氨基酸分析  54-55
      3.5.5 枯草芽孢杆菌C-36株内切葡聚糖酶成熟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55-56
      3.5.6 枯草芽孢杆菌C-36株内切葡聚糖酶成熟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分析  56-57
  4 讨论  57-58
    4.1 关于枯草芽孢杆菌细胞总DNA提取  57
    4.2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PCR扩增  57-58
    4.3 关于菌落PCR  58
    4.4 关于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结构  58
  结论  58-59
参考文献  59-64
致谢  64-65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5

相似论文

  1.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2.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3.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5.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6.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7. 企鹅珍珠贝Cd-M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初步研制,X835
  8.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9. 条纹斑竹鲨和鲫鱼BAFF基因的克隆和性质分析,S917.4
  10.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1.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12.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13. 红笛鲷清道夫受体B型Ⅰ类和抗冻蛋白Ⅱ型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定量分析,S917.4
  14.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5.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16. Thermobifida Halotolerans YIM 90462~T木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以及酶学特性研究,Q78
  17.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18. 害虫捕食性天敌拟环纹豹蛛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毒理学特性研究,S476.2
  19.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20.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21.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X17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应用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