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翻译目的与策略

作 者: 高巍
导 师: 王恩冕
学 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归化、异化 功能主义 目的论 译出语、译入语 文本类型 翻译行为
分类号: H0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 Lawrence Venuti 1995 年首次提出 domestication 和 foreignization (本文暂译为“归化”和“异化”,两对概念的区别将在文章中展开)概念之后,翻译界对此两种翻译方法和策略的讨论就一直很热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些讨论促进了这一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分析,真知灼见层出不穷,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理论和实践进步和发展。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本文所指“功能主义”皆指翻译理论范畴内的)是上个世纪 70 和80 年代在德国兴起并迅速蓬勃发展、理论研究硕果累累的一个翻译理论学派。功能主义最核心的论点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目的论)。在功能主义者看来,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具体翻译原则,每一个翻译行为的具体目的决定了它将遵循的翻译原则和执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功能主义特别强调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主体的重要性。除了目的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还提出两组原则:译文内部通顺(忠于目的语读者)的原则,和译文与源文一致(忠于源语作者)的原则。本文拟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对小说《飘》(又译《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文译本的不同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进行讨论。通过宏观的概括和具体的剖析,本文作者将从翻译目的的角度分析两个译本采用不同策略的原因,并对此进行客观全面的评述。本文作者希望通过从功能主义这个角度对归化异化进行重新讨论和分析,使得译者对这三个概念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功能主义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并能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好地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本文首先介绍所应用的理论—归化异化和功能主义,这些理论的产生、发展、在国内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小说《飘》,小说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和影响。接着,介绍了两个中文译本的情况,包括译者,翻译背景和两个翻译的目的及特点。随后,对这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并利用理论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归化与异化的融合使用才会产生优秀译作。此外,中国翻译界现在的形势和未来的趋势是异化为主。

全文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8-14
  1.1 Theme of the Thesis  8-9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9-10
  1.3 Theories in the Thesis  10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10-12
    1.4.1 Conceptualization  11
    1.4.2 Close Reading  11
    1.4.3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11
    1.4.4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rough Lab and Internet Research  11-12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2-14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4-30
  2.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14-17
    2.1.1 Concepts  14-15
    2.1.2 Cultural Context  15-17
  2.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vs.Guihua and Yihua  17-19
    2.2.1 Guihua and Yihua in China  18
    2.2.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vs. Guihua and Yihua  18-19
  2.3 Free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19
  2.4 Functionalism  19-26
    2.4.1 A Text Typology for Translators  20-22
    2.4.2 Translational Action  22-23
    2.4.3 Skopos Theory  23-25
    2.4.4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25-26
  2.5 Summary of Theories  26-30
Chapter 3. Case Study  30-51
  3.1 Introduction to Gone with the Wind  30-34
    3.1.1 About the Story  30-31
    3.1.2 Significance of Gone with the Wind  31-34
  3.2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34-37
    3.2.1 《飘》by Fu Donghua  35-37
    3.2.2 《飘》by Dai Kan, Li Yeguang and Zhuang Yichuan  37
  3.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37-51
    3.3.1 Names of Persons and Places  38-41
    3.3.2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41-47
    3.3.3 Abridgement versus Integrity  47-51
Chapter 4. Conclusions  51-55
  4.1 Summary of the Case Analysis  51-52
  4.2 Trend of Foreignization in China  52-53
  4.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53-55
Bibliography  55-57

相似论文

  1.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研究,H319
  2. 目的论视角下河南自然景观景介的英译,H315.9
  3. 从功能主义视角看文化翻译策略,H315.9
  4.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H315.9
  5.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式菜名英译,H315.9
  6. 目的论视角下的《唐诗300首》诗名英译分析,H315.9
  7. 论习语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处理,H059
  8. 目的论视角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I046
  9. 译者主体性与关照读者接受之研究,H315.9
  10. 英语谚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H315.9
  11. 跨文化视角下《水浒传》中粗俗语的翻译研究,I046
  12. 从纽马克翻译理论角度研究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H315.9
  13.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H315.9
  14. 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软新闻英译杂合研究,H315.9
  15.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影视字幕汉译策略研究,H315.9
  16.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英语商务文本汉译策略研究,H315.9
  17. 化妆品广告汉译的目的和策略,H059
  18. 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H059
  19. 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H059
  20. 赖斯与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之对比研究,H059
  21.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H0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翻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