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控制技术

作 者: 王领全
导 师: 季民;李成江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大生活用海水 污染物 微生物 异味 水质 防生物附着
分类号: P74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是根据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工程的实际需要,研究了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控制技术。选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研究了其投量与BOD5、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为:二氧化氯对海水中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较次氯酸钠高,3.0 mg/L的次氯酸钠对海水中大肠菌群的去除率为97.89%,而相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对海水中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则高达99.94%。对海水中细菌总数及BOD5的去除率也是二氧化氯较次氯酸钠高,5.0 mg/L的二氧化氯对海水中细菌总数、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9.96%、74.5%,出水中残余细菌数及BOD5分别为470个/L、0.79 mg/L;而相同浓度的次氯酸钠对细菌总数及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9.92%、72.9%,出水中残余细菌数、BOD5分别为1000个/L、0.84mg/L。当取水水质较好时,只需采用加消毒剂工艺就能杀灭海水中的生物,而保证管网末端余氯浓度≥0.2 mg/L,就可抑制藻类等的生长繁殖,并可保证管道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如果取水海域的海水水质较差,那么要进行曝气,以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通过对海水供水系统中溶解氧的现场实测发现,在管道运行中,海水中的溶解氧会逐渐降低,尤其是从取水泵后到厂区使用前这一段,由于管道较长,使得封闭时间也相应较长,外界充氧能力大大降低,海水中的生物消耗氧的速度相对升高,导致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明显降低。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发现:沿海污损生物的分布受季节、温度、盐度和水流畅通程度的影响;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海洋生物附着措施,大生活用海水也应采用此法防止生物附着;为了有效防止海生物附着,海水中的有效余氯浓度不应低于0.5mg/L。对于连续加氯方式,初始投加量应控制在1.5~2.0mg/L,并确保海水的余氯浓度为0.5~1.0mg/L;对于间歇投加方式,应密切监视余氯,当其不足时应及时投加,每次加入量为2~4mg/L,加氯时间为20min。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大生活用海水的发展与问题  7-14
  1.1 采用大生活用海水的重要意义  7-8
  1.2 大生活用海水利用现状  8-12
  1.3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2-14
第二章 海水有机污染物微生物的去除技术研究  14-33
  2.1 海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海洋微生物对水质的的影响  14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7
  2.3 海水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去除技术的研究内容  17
  2.4 海水有机物和微生物去除的氧化消毒杀菌试验研究  17-31
  2.5 本章小结  31-33
第三章 海水供水系统中溶解氧浓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33-41
  3.1 研究溶解氧浓度变化规律的意义  33
  3.2 实际海水供水系统与测点的选择  33-35
  3.3 供水系统中溶解氧浓度的检测结果及变化规律分析  35-37
  3.4 海水供水系统产生厌氧环境后的对策  37
  3.5 大生活用海水的水质标准建议  37-40
  3.6 本章小结  40-41
第四章 防生物附着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41-56
  4.1 我国不同海域水中污损生物的种类及污损特征  41-45
  4.2 主要防生物附着技术的比较  45-55
  4.3 本章小结  55-56
第五章 结论  56-57
参考文献  57-60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60-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燃煤飞灰化学团聚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X513
  2. 固定床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X701.3
  3.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4.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5.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试剂盒的研制,S154.3
  6. 大螟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发育特性及防治药剂研究,S435.112.1
  7. 低蛋白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饲养环境的影响,S828.5
  8. 冷却分割猪肉中腐败微生物分离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R446.5
  9.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0.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11.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12.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13.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14.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15. 芘降解菌株SE12的分离和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X172
  16. 氰氟草酯降解菌分离鉴定、降解特性的研究及氰氟草酯水解酶基因(chbH)的克隆和表达,X172
  17. 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分析及其减菌剂的研究,TS251.1
  18. 用于净化城市河涌污染水体的小型岸基构造湿地技术研究,X703
  19.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研究,X321
  20.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21. 复合微生物菌剂三阶段接种及牛粪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研究,S141.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资源与开发 > 海水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 海水综合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