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作 者: 单玮
导 师: 曹慧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培养基类型 微生物多样性 可培养性 培养时间
分类号: S15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不足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使得自然界的微生物中99%以上的微生物还难以利用纯培养技术获得分离和培养。然而,获得纯培养菌株是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微生物的可培养性,开发利用这99%的未培养微生物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热点。本实验采用四种不同类型的培养基(LB培养基、土颗粒LB培养基、WSA培养基、土颗粒WSA培养基)对水田、林地、菜地3种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培养并分时段计数。以培养获得的纯培养细菌菌体为模板进行细菌16S rDNA的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HhaⅠ和Rsa I酶切PCR产物,对酶切图谱进行分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类型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获得更多细菌培养数量,更多细菌多样性的培养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延长培养时间可以增加平板培养的细菌数量,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培养基而言,延长培养时间可增加平板培养细菌数量的效果却有所差异。在菜地土壤样品中,LB培养基在培养144小时后相比较培养48小时后细菌数量增加了1.46倍,而同样的时间内,土颗粒LB培养基细菌数量增加了2.78倍,WSA培养基细菌数量增加了6.33倍,土颗粒WSA培养基增加了8.69倍。另外两种土壤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即:LB培养基上细菌菌落出现早,但是增长慢,96小时后增长趋势几乎停止;土颗粒WSA培养基则是增长最快的,培养96小时后仍然有大量新的菌落出现。第二,降低培养基营养,可以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本实验中所使用的3种土壤样品经过4种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菌,经PCR-RFLP分析计算得出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Margalef指数。发现低营养成分培养基培养获得的细菌多样性较高。第三,以土颗粒水代替常规去离子水配制的培养基在培养土壤细菌中,不但可以获得更多的细菌培养数量,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细菌培养类型。以菜地土壤为例,利用土颗粒LB培养基培养144h后,共获得8.23×107个CFU,是LB培养基的2.46倍;利用土颗粒WSA培养基培养144h后,共获得6.01×107个CFU,是WSA培养基的2.11倍。比较LB培养基和土颗粒LB培养基,WSA和土颗粒WSA培养基分离培养的菜地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可以发现,其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Margalef指数都是土颗粒水配制成的培养基较高,而常规培养基较低。这一点,从不同培养基的细菌种系型丰度趋势线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通过实验结果计算了三种土壤样品的Jaccard指数。结果发现,菜地土壤样品四种培养基之间的Jaccard指数为24.31%,林地土壤样品为12.500%,水稻田样品仅为9.14%。Jaccard指数越小则细菌群落相似性越小,表明只有极少数的土壤细菌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绝大部分可培养的细菌需要适宜的培养基类型,因此,在培养分离环境微生物方面,培养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0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10-11前言 11-12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38 一、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23 1、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内容 12-13 2、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3 3、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13-15 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22 5、总结 22-23 二、未培养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23-31 1、未培养微生物的概念 23-24 2、未培养微生物可培养性低的原因 24-26 3、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意义 26 4、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 26-29 5、总结 29-31 参考文献 31-38第二章 不同培养基类型对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38-46 1、材料与方法 38-40 1.1 土壤样品 38-39 1.2 培养基 39 1.3 实验方法 39-40 2、结果与分析 40-43 2.1 三种土壤样品的三大微生物数量 40 2.2 利用四种培养基培养三种类型土壤中细菌的数量 40-43 3、讨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6第三章 不同培养基类型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6-62 1、材料与方法 46-50 1.1 土壤样品 46 1.2 培养基与试剂 46 1.3 实验方法 46-50 2、结果与分析 50-59 2.1 三种土壤样品细菌16SrDNA的扩增及PCR-RFLP分析 50-52 2.2 不同培养基类型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52-56 2.3 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56-59 3、讨论 59-60 参考文献 60-62全文总结 62-64创新之处 64-66附录 66-68致谢 68
|
相似论文
-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 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微生物碳素循环相关基因多样性研究,S154.3
- 竹炭对梨园土壤碳—氮—磷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X172
- 云南省传统发酵豆豉中微生物所分泌蛋白酶的研究,TQ925
- 棉秆预处理及沼气发酵系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S216.4
- 生物有机肥和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效应研究,S435.62
- 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S154.36
- 稻田氮素流失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S154.3
- 堆肥生境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和酶系的初步研究,Q935
- 三角褐指藻的油脂积累影响因素研究,TE667
- 利用农业副产品发酵坚强芽孢杆菌及其用于加强生物絮团培养的研究,S917.1
- 人工植物群落对富磷背景裸露坡地水土流失控制的影响,S157
- 铜尾矿不同氧化层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S154.3
-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S154.3
- 聚丙烯隔离膜加工成型的研究,TQ325.14
- 施氮肥对新疆荒漠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S812
- 四川几种主要竹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S714
- 环境条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作用的影响,S154.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物学 > 土壤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