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冠心病A型行为应付方式、传统价值观念相关性研究

作 者: 樊晓莉
导 师: 邱鸿钟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冠心病 A型行为 应付方式 传统价值观念
分类号: R39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对我国高发的心身疾病冠心病的行为方式特点的研究已经从医学、社会文化学和心理学同时展开,全面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及作用机制已经非常必要。 本研究运用临床问卷调查法、晤谈法,对112例临床冠心病病人进行了行为特征、应付方式传统价值观念特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冠心病病人的行为与应付方式及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训练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冠心病行为特征的调查显示,冠心病人群中A型:B型为1.8:1,A型行为患者的初次发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B型行为患者,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人比B型行为特征的人具有更高和更早的冠心病患病倾向。此外,冠心病A型行为模式也存在着性别和劳动类型的差别,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同一种行为类型分布差异并不明显。 2.冠心病患者中不同行为类型者的应付方式组合的特点有显著的差异,A型行为患者的应付的6种应付方式的排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自责、幻想和退避,其中自责因子分明显偏高;B型行为患者的应付方式的排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退避、幻想和自责,其中自责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其他因子分。 两种行为模式患者的应付方式特点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使用问题应对方式和情绪应对方式的情况有所不同。在问题应对方面,对于A型和B型患者来说,在应激过程中都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问题应对方式,并未存在明显差异,面临问题时B型行为者与A型模式者同样表现出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采用各种求助手段来面对。在情绪应对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行为模式所选用的应对方式有着极大的差异。A型行为患者在应激过程中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自责情绪应对,而这种应对方式是敌意/愤怒这一A行为核心因子在情绪反应上的特征性表现。调查同时显示,与A型行为的自责应对方式特点完全不同的是B型行为的应对方式以退避(忍耐)为突出特点。解决问题、求助和忍耐相结合的灵活应对模式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面临的生活事件,同时又可以避免情绪反应过于剧烈。 3.对于A型行为、应对方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传统文化通过价值观念对个体行为、应对方式有潜在影响。调查结果显示B型行为者更注重家族主义、谦让守分、人际关系和团结和谐,而A型行为者则表现出更高的克难刻苦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的特点也与A型行为愤怒情绪的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亚洲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R541.4
  2.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降脂治疗及抗炎症反应中的疗效评价,R541.4
  3. 情绪调节方式对诱发情绪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研究,R544.1
  4.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CD34~+的相关性分析,R541.4
  5. 颈动脉多普勒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R541.4
  6. 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R473.5
  7. 2型糖尿病伴疑诊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分析,R587.1
  8.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糖盏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R541.4
  9. 社区医院冠心病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临床意义研究,R541.4
  10. 血浆HSP70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R541.4
  11. S100A1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表达及意义,R541.4
  12.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中间普氏菌与慢性牙周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R781.4
  13. 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及牙周致病菌在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相关性中研究,R781.4
  14. 心脑合病的危险因素及聚集的前瞻性研究,R743
  15. 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R614
  16.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脂联素、Apelin和内脂素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R587.1
  17. 冠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介入术后预后研究,R587.1
  18.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R581.2
  19. 对直接血压与间接血压差值影响因素的分析,R541.4
  20. 三维斑点追踪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R541.4
  21. 冠状动脉造影人群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心病风险关系的分析,R54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